<p>又是一年九月天,河南开封菊花展已经开幕,各种颜色的菊花在深秋开的格外灿烂。</p> <p>菊花秀美多姿,却不以姿色取媚于人,而以素雅坚贞博得人们的称赞。人们爱它清秀不俗的外表,更爱它凌霜傲雪的风骨,千百年来,菊花成为高洁隐逸、顽强不屈精神的象征,它以其独特的风姿神韵活跃在文人墨士的诗词中。</p><p>早在战国时代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汉朝时,菊花被当作滋补的药品,菊花酿成的酒被称为长寿酒;不仅如此,菊花苗还可入菜,因此,最初菊花是以食用和药用为人们所青睐的。到了晋朝时,陶渊明爱菊成癖,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广为流传,至此,菊花便有了“花中隐士”的美名。</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陶渊明是菊花的知己,他赋予菊花敢于直面风霜的坚定不移的品格。</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陶渊明爱菊,与前人不同之处在于,他不单看到菊花的药用价值,还注意到了菊花的审美价值,并赋予其人格的意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他也借歌咏菊花的精神来表达自己芳洁贞秀的品格与节操。他一直把宁折不弯、不畏艰难的松菊精神铭刻于心,尽管热切希望建功立业,但他决不同流合污,不为五斗米折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当他辞官返乡时,希望看到的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因此,晋代最爱菊花、最懂菊花的人,非陶渊明莫属。</p><p><br></p> <p>《重阳席上赋白菊》:白居易</p><p>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p><p>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p><p>“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黄灿灿的花海中,偏有一丛白菊独自屹立着,显得格格不入,又让人觉得惊喜,甚至亲切。因为“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它好似一个参与了少年歌舞会的白发老人,他与“少年”们一起载歌载舞,活力四射。后两句,由花联想到人,比喻自然贴切,富有情趣。白居易却将其刻画成一个活力四射的“老顽童”形象,角度新颖,观点独特,让人耳目一新。体现了晚年白居易对生活有着无穷的热情。</p> <p>青天河景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距博爱县西北37公里,天井关、大泉湖、三姑泉、观音峡、佛耳峡、靳家岭、月山寺等七大游览区。</p> <p>湖内行船荡舟,舟移景异,船在画中走,人在画中游。如游漓江,似进三峡。</p> <p>恰逢遇上重阳节,青天河景区人头攒动,好不热闹。作为有名的赏红目的地,靳家岭的红叶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秋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景象。小鸟因为有了秋天,在蓝天上飞得更高了;鱼儿因为有了秋天,在水里游得更欢了;蝴蝶因为有了秋天,在花丛中跳起优美的舞蹈;人们因为有了秋天,才能体会到丰收的喜悦。</span></p> <p>在索道上看红叶又是一种不同的体验,随着缆车缓缓上行,眼前的红叶面积越来越大、越来越艳,极目远眺,还能将整个青天河景区的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