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2020年10月30日,我们怀揣着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执著的研究热情相聚薛集小学,参加老河口市教研室举办的小学数学名师讲堂暨联片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市实验小学和薛集中心学校联合承办,各乡镇中心学校、市直小学数学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代表70余人参加了活动。</p> <p> 老师们早早来到会场签到……</p> <p> 上午9时,活动在小汉口名师、实验小学学科主任涂香华热情洋溢的主持下拉开帷幕……</p> 同课异构 <p> 薛集小学刘红波老师和隆中名师、实验小学王春林老师依次展示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给与会教师呈现了两节风格各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堂。两位老师都注重引导学生经历“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的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理解“1:4”上精准发力,注重采用直观手段促进学生理解,鼓励学生说理,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了常态教学范本。</p> <p> 在磨课团队的指导下,刘红波老师采用“535”高效课堂模式,学习目标准确,自学指导简洁、具体、操作性强,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消毒水导入新知,激起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自主探究、汇报展示、比较辨析、总结方法,整节课结构合理,板书精致且重点突出。</p> <p> 隆中名师实验小学王春林老师利用实小学生开展“三个一”教育活动,做家务劳动导入新课。通过 “实物操作—直观图示—线段图”逐步抽象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为学生自主解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王老师对学生展示出的不同解答方法进行对比辨析,既有助于学生把握按比分配问题结构,又利于知识的前后勾连,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最后通过介绍“你知道吗?”渗透了数学文化。</p> <p> 王春林老师善于启发激励,在此记录王老师的课堂金句,愿给更多的小数同行以启示:“会做还要会说”“回答得问题多,收获才多”“你写得漂亮,说得也漂亮”“善于联想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你笑得真灿烂,一定收获满满”…… </p> 共研共进 <p>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似平常的课堂,展示的是两位老师的专业积淀,饱含着学校磨课团队的集体智慧。几经打磨,几番修改,为的是给与会老师们展示朴实、厚实、可复制、可借鉴的示范课例。磨课团队带着对数学教学的敬畏,辛勤的付出;两位做课教师带着已知和未知,在打磨和展示中静静地蜕变。</p> <p> 说课环节,两位老师反思教学亮点和不足,就主要环节设计阐明了设计意图,提出了重建设想。王春林老师还对自己课堂上使用希沃软件进行学生作品投影的技术作了演示介绍。</p> <p>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课堂,不同的思考,参会教师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p> <p> 隆中名师、市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周燕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引领了大家的思考方向。</p> <p> 周老师认为,两位做课老师把常态课上出了优质课赛讲的味道,都呈现了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以这两节课为例,要求老师们在白板普及的今天,要重视传承好优良教学传统。鼓励老师们制作简单教具;养成随手画草图的习惯促进数学理解;突出知识的前后联系;每个大环节后注意小结;重视板书设计。</p> 专题讲座 <p>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下午,应薛集中心学校要求,湖北省特级教师、第八小学刘运金老师做指定专题讲座《习惯——通往未来的桥梁》。刘老师总结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主要培养的“认真倾听、认真计算、多元表征……”六种数学学习习惯,重点就如何培养给出了指导策略。</p> <p> 培训中,刘老师让与会教师介绍自己的成功实践,谈自己的思考,老师们参与培训的热情高涨,不少老师表示听了讲座,对于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有了新的认识和启发,今后一定会在教学中践行。</p> <p> 为激发青年教师成长热情,活动特别安排了袁冲小学李珍老师作为优秀青年教师代表为三位做课老师颁发活动证书。</p> <p>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我市小学数学名师团队成员深度参与教研、成长之路有迹可循,他们既是我市教研活动的骨干力量,也是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榜样,一天的活动,参会教师走进朴实、厚重的名师课堂,面对面地聆听、交流、研讨,活动引领了我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给出了常态教学的范式。既发挥了名师的专业辐射、引领作用,又加强了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了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研究氛围,必将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向好改变。</p> <p><br></p><p><br></p><p><br></p><p>审核:周燕</p><p>制作:涂香华 王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