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韵飘香,瓷入课堂”——记黄泥头小学地方教材展示课

余敏

<p>  景德镇是闻名世界的千年瓷都,素以“汇天下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而著称。郭沫若诗曰:“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以瓷业主撑一城,历千年而不衰,引举世之瞩目。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感受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品味陶瓷的魅力,黄泥头小学举办以“陶韵飘香,瓷入课堂”为主题的地方教材展示课。</p> 古窑探密 <p>  碎石成泥,火烧出泥的韧性;欲成大器,瓷铸就千年的文化。穿越时空李婷老师的《丽阳葫芦窑和龙窑的遗址》带我们来到壮观的龙窑,领略了古朴的葫芦窑。生在成型,活在烧成。陶瓷是火的艺术,土的传奇。天时地利,方可窑变成器;窑火淬炼,终于出色光彩。</p> 匠人精神 <p>  “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写到。</p><p> 选矿、碎石、配料、装磨......每道工序背后凝聚的是制瓷人默默的付出和精益求精的追求。“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对景德镇制瓷人最好的褒奖。第二堂课我们跟随张璐老师的《那些年的工匠们》感悟美瓷背后的故事。</p> 青花之美 <p>  蓝与白的交汇,泥土与清水的凝合,釉料与烈火的升华,清新淡雅色泽莹润的青花瓷孕育而生。毛笔在瓶口上走出笔锋的浓淡,瓶身的釉料染成浓艳的牡丹,宁静高远的泼墨山水绘在瓶腹,娟花的香炉升起的檀香白烟萦绕瓶底。熊逸群老师的《青花瓷》领我们走进一场视觉的盛宴,由各具特色的器型到应接不暇的花色图案,让我们深深折服在青花之美。</p> 陶艺实践 <p>  陶艺是用陶泥演绎自己的情感,故事或审美哲学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机器低鸣带动转盘飞速的旋转,双手微微施力,盘上的固体便会根据你的想法而改变。再运用一些小技巧,和时间的烤制,一个专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便水到渠成。</p><p> 王丹老师的一堂《手工拉出来的瓷胚》让孩子们撸起袖子,摩拳擦掌。一个个都成了老道精湛的拉坯匠人,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作品。</p> <p>  多年来,黄泥头小学一直在结合本土文化,发挥地域优势,寻求学科特色上努力探索。景德镇作为“瓷都”,陶瓷是每个景德镇人的骄傲和文化积淀,开展陶艺教学活动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引领和辐射作用。</p><p>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老师们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自身不断的学习和反思。通过本次的学习交流, 老师们不仅感悟到陶瓷所蕴含的魅力,更深刻的感受到它的愉悦性和创造性。制瓷作为一项实践性极强的传统工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其传承下去。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以学习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黄泥头小学的老师们一定在地方教材探索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p>

景德镇

老师

陶艺

黄泥

陶瓷

制瓷

文化

小学

教材

龙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