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他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其画作特色在于特殊的象征式装饰花纹,并在画作中大量使用性爱主题。克里姆特画作的另一特色是画中主角大部分都是女性身体,主题则为大胆表现情欲为特征,因其独特的绘画题材,也被后人称为“情色画家”。但他把情欲画出了美。</p> <p><b>《寓言》</b>(1883年)克里姆特早期的作品基本上采用传统的表现方法,作品可被归类为学院派,以创作室内壁画和为大型建筑天花板作画,严谨的造型和浓厚的色彩为其作品特征。1880年,克里姆特荣获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颁发的黄金勋章,彰表他为维也纳宫廷剧院的壁画所做的贡献。克里姆特也成了慕尼黑大学与维也纳大学的荣誉会员。</p><p><br></p> <p><b>《哲学》(1894年)</b></p><p>1894年,克里姆特为维也纳大学大厅的天花板创作了三幅画为:《哲学》、《医学》与《法学》,其激进的主题与取材遭到众多的批判,被评为「色情」。克里姆特舍弃了传统的寓言与象征手法,而使用了更公然表达性欲的新颖表达方式,因此招来了更多纷扰。公众的抗议从四面八方而来--政治、美学与宗教。因此,克里姆特的三幅画并没有被放上大厅的天花板。这也是克里姆特最后一次为大型公共建筑物绘画。1945年5月,克里姆特的三幅画被德国党卫队销毁。</p> <b>《医学》(1894年)</b> <b>《法学》(1894年)</b> <p><b>《帕拉斯·雅典娜》(1898年)</b></p><p> 1897年,克里姆特等人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他该派的代表人并为该派的期刊《圣春》的总裁。在成立分离派之后,他在绘画的创作上进行了新的探索,追求装饰性和象征性相结合的表现风格。分离派的象征是雅典娜,代表著智慧、技艺、战争的希腊女神。1898年克里姆特在创作《帕拉斯·雅典娜》时,首次使用金箔,使画的金灿夺目。</p> <p>1899年克里姆特创作《裸体真相》(Nuda Verita),更进一步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毫无掩饰的裸体红发女人手握着真理之镜,上方引用了席勒风格的字体,写着:「如果你不能以你的成就与艺术满足所有人,那么满足少数人吧。满足全部便坏。」</p> <p>克里姆特为创作《裸体真相》所画的长头发女孩的草图。</p> <p>1902年,克里姆特为第十四届维也纳分离派展览完成了《贝多芬横饰带》,展览主题是对作曲家的褒扬。他用色彩斑斓的颜料直接在长34米的墙壁上作画,堪称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最美妙的诠释。横饰带只为展览而作,在展览结束后虽画作被保留了,但直到1986年前才开始公开展出。</p> <p>《贝多芬音乐厅饰带——敌对势力》画面上的怪物绿色的眼睛,巨大的翅膀,还有两条蛇形的尾巴。它是一只愤怒的猿猴怪,正龇牙咧嘴虎视眈眈地看着人类。他的三个女儿有着缠绕着蛇的头发、邪恶而犀利的眼神和人类的身体。她们的名字分别叫恐惧、疾病和死亡。她们喜欢隐藏和埋伏在人类的周围,蓄势待发。</p> 《贝多芬音乐厅饰带——敌对势力》(局部)怪兽的三个蛇发女儿。 <p>克里姆特作品对于女性妙姿的曲线描绘中,用黄金渲染的性爱并渗透着颓废气息,好似在那充满情色炫色的幻觉中,放射出一道道色彩斑斓的光环。</p> <p>《贝多芬音乐厅饰带——人类的痛苦·装备精良的骑士·善和野心》:痛苦的女人,痛苦的夫妇。他们代表着人类,瘦骨嶙峋,十分无助。你看他们又饿又冷,穷得连衣服都穿不起了正伸出双手向骑士祈求帮助。在这位骄傲伟大的骑士身后,站立着两个守护女神,一位高傲冷酷,一位面带怜悯,仿佛在告诫骑士人类需要能力者的庇护,只有拥有了怜悯之心和恻隐之心,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王者!</p> <p> 《贝多芬音乐厅饰带——赞美的喜悦》历经磨难之后的人类在神灵和骑士的帮助下,终于获得了自由,此刻贝多芬的《欢乐颂》响起,丈夫拥抱着他的妻子,人们欢欣鼓舞,一派和谐喜悦。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就连空气都是温暖而快乐的。人们吟唱祈祷,但愿人类从此远离战争,幸福安康,世界在金色的阳光笼罩下,弥漫着幸福的气息。</p> 1890—1891年克里姆特为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创作了十三副壁画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壁画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壁画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壁画 <p><b>《吻》</b>创作于1907年,克里姆特的代表作,描绘的是一对情侣在悬崖边亲吻的场景。金色背景,象征情人间的融为一体。亲昵的举动,代表着美好的热恋。这幅画给人的第一感觉,绝对是幸福的。可事实上,这幅看似全然的情色场景,却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该画成功地将强烈的情欲转化成歌颂神圣的爱情,故成为大受欢迎的作品,更为克里姆特带来了正面评价与成功,并被认为是其创作巅峰的金色时期。克里姆特在这时期的作品的创作上常使用金箔,夺目的金色首次出现在《帕拉斯·雅典娜》(1898)与《茱蒂丝一号》(1901)。</p> 《吻》的画面被韵律感十足的曲线缠绕着,被斑斓的色彩点缀着。平面的图形和符号交织而构成了新奇的画面,画以带着浓郁的伤感基调,使用了日本浮世绘的重彩与线描,散发出浓郁的东方装饰风味。<div> 《吻》的画面以金色为主色调。克林姆特擅用金银箔纸作为人物服饰的底色,令画面璀璨夺目。画面中的女人那浅棕色的长发上布满了浪漫的小花,与男人拥有的乌黑短发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以柔和的暖色调作为基础色,再用大面积平涂的色彩做块面,人物概括的外形与金属工艺相结合,营造出金碧辉煌的效果,这属于他金色时期的作品。后期克林姆特的油画作品受到了中国山水画的影响,在运笔中减弱了工艺性,加强了绘画性,把中国美术的用色融入绘画中,取得了非凡的效果。</div> <p><b>《吻》</b>(局部)画面怀中女子时,就能看出些许端倪。她脸上没有那种完全沉醉于恋爱中的妩媚,只见她紧闭双唇,脸露羞涩,搭在男人颈上的右手几近握拳,似乎是在拒绝男子的吻。</p> <p><b>《吻》(局部)</b>这幅画其实也是画家与自己最爱的情人艾米丽的写照。他们虽未结婚,艾米丽不想去束缚一位画家的自由,没有祈求让男人娶了自己,而在画家心中这爱情似乎也是危险的。尽管全世界都被这一吻而倾倒,这段未果的恋情实在令人惋惜。而此画所表达的是炽烈的爱情,还是某种哀愁与感伤,后人一直对此争论不休,但能确定的是,画中光怪陆离的美,让人不管怎样看都能得到一种新鲜而典雅的艺术享受。</p> <p><b>《吻》</b>(局部)这幅画其实也是画家与自己最爱的情人艾米丽的写照。他们一生都未结婚,艾米丽不想去束缚一位画家的自由,没有祈求让男人娶了自己,而在胆怯的画家心中,这迷人的爱情似乎也是危险的。尽管全世界都为这一吻而倾倒,但克里姆特却至死未向他一生挚爱求婚,这段未果的恋情虽然令人惋惜。但关于这幅画,到底表达的是炽烈的爱情,还是某种哀愁与感伤,后人一直对此争论不休,但能确定的是,画中光怪陆离的美,让人不管怎样看都能得到一种新鲜而典雅的艺术享受。</p> <p><b>《吻》</b>(局部)画面中更匪夷所思的是,金色的植物缠绕着女人腿部,紧绷的双脚延伸至悬崖边,这一细节给画面增添了一丝紧张和破灭感。那些艳丽的花朵密集在一起,却如金色的岩石,有人以为这是象征爱情的坚不可摧,但有人以为正好相反,象征貌如磐石的爱情乃是朝开暮谢的花朵,转瞬即会消逝。</p> <p><b>《朱迪思一号》(1901年)</b> 该画是克里姆特表现赤裸裸的性的欲望的一幅代表作。它以圣经《旧约》中的传说人物朱迪思,修利亚城一位美貌的寡妇,公元3世纪时,亚述王国的大将霍洛芬斯围攻修利亚城,朱迪思为挽救城市,潜入敌营以美貌接近霍洛芬斯,将其刺死后挟其首级进城,以解修利亚城之围。克里姆特没去描绘她的英雄行为,而突出了她的淫荡和残忍。</p> <p><b>《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 </b>克里姆特在金色时期所创的巅峰作品除《吻》以外,最著名是《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又名《阿黛尔1号》(1907)。被誉为“奥地利的蒙娜丽莎”,画中的女人是克里姆特笔下最贵的一位女人,也是迄今绘画界最昂贵的女人!这幅华丽的肖像,于2006年6月以拍价1.35亿美元被私人收藏。</p><p> 画中女人是维也纳富商布洛赫•鲍尔的爱妻阿黛尔画像,画面中的她庄严端坐,红唇极富美感,露肩的金色长裙,使她愈发仪态优雅、风姿绰约。她的眼神十分迷离,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掩饰一只残疾的手指。沥粉和金箔的加入使画面熠熠生辉,完全掩盖了她身体的缺陷。在画家立体的写实下,女人眉弯如墨、眼影疏淡、红唇微张的模样富于美感,袒露的肩、胸部皮肤白皙丰满,显得十分撩人。</p><p><br></p>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的照片与画 <p><b>《处女》</b>在古典主义绘画中,艺术家描绘女性身体多是为了彰显人体之美,而在现代主义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更多的是将绘画上升到对人性与生活的思考。克里姆特所创作的裸女传达出的则是赤裸裸的情色,并渗透着浓厚的性爱意味。</p><p> 画面中几个处女相偎在一起的情景,画家以单线平涂,加重东方式的平涂原色与图案装饰意味。人物互相重叠、凝聚,裸露的躯体部分显得饱满而蓬勃,喻示了生命的本质。应该说,这幅作品的色彩是明快、强烈,富于激情,但是人物的表情却显得困惑与默然。这是画家要表现的是处女时期青年女子的焦虑与身心的疲惫,也表现了生命过程的必然心态。</p> <p><b>《金鱼》 </b>克里姆特画笔下的有个女人给人印象很深刻。她就是《金鱼》里的那位,画中女子怪僻而且颇为性感的挑逗表情,实在叫人玩味儿。红发女郎眼波流转,带着笑意的红唇使她的脸愈发蛊惑动人。在西方,红发代表着魔性,女人与水的结合增添了迷离与神秘色彩,圆润的曲线美让整个臀部格外显眼。在长方形的画面上安置着不同情态的裸女,若现若隐,流动的曲线和明亮的裸体使画面充满生命的活力,画家巧妙地运用不同的曲线变化和色块构成图案似的画面,装饰中有写实,抽象中杂着具象,画风独特。而克里姆特从仰视的角度去描绘这名女子,也并不只是为了让性感度达到极致,这种对于大胆姿势的露骨描绘,其实也是种供他捉弄外界的无礼批评者所使用的小伎俩。</p><p> </p> <p><b>《金鱼》</b>(局部)画中的模特叫阿尔玛,她是克里姆特一生中两个至爱女人中的一个。1897年,三十五岁的克里姆特初识阿尔玛时,她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女,尽管克里姆特已在艾米丽身上获得了爱情,但被纯洁少女阿尔玛的美貌深深地被撼动,彼此的魅力互相吸引,克里姆特成为阿尔玛初吻的对象,激发了画家的灵感与创作热情。他所描绘的女性那种纤细的肢体、优雅而妖娆的白皮肤、勾魂的独具魅力紫蓝色眼睛双眸……在克里姆特绘画中令男人神魂颠倒的[命运中的女人],都有着阿尔玛的身影。</p><p> 阿尔玛二十三岁和马勒结婚;后她和建筑师瓦特•克罗皮乌斯结婚,后来又成为诗人弗兰兹•维尔菲尔的妻子。但她还是画家奥斯卡•柯克西卡、作家卡尔•克劳斯等激进学者、艺术家们的情人,阿尔玛总是能激发起艺术家们的创作才能。</p> <p><b>《三个年龄段的女人》</b>克里姆特喜欢用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来表达生命变化的过程,从人类的出生、成长、衰老到死亡。他把人生视为和大自然变化一样周而复始的轮回。在这幅油画作品中,他将女人的一生幼年、青年和老年这三个阶段同时展示出来,用不同年龄层的人物来展示。熟睡的婴儿躺在母亲的怀里,乖巧而安静,母亲的神态也充满着幸福感。与她们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位孤独的老人,她的皮肤暗黄干枯,体态干瘪,这是正在流逝的时间和即将消失的生命。克里姆特善于通过象征的表现手法,让人们陷入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中。</p> <p><b>《生命之树》</b>(1905年)克里姆特象征主义传世名作。作品是他为布鲁塞尔斯托克莱特公寓的餐厅创作的壁画。在这件作品中,克里姆特大胆而自由地运用各种平面的装饰纹样,形成富有东方色彩和神秘意境的效果。</p><p> 这组壁画以彩色镶嵌的手法制作而成,具有十分浓郁的装饰性,并使用了金箔和银箔,使壁画显得十分富丽堂皇。克里姆特以编织组合的图案和象征的手法,描绘出一对恋人拥抱在一起的情景,除了人物的头部鲜明外,整个人物形象被淹没在十分夺目的各式图案纹样之中。</p> <p><b>《生命之树》</b>(1905)画中的中国祥云高雅华丽、内涵厚重,代表着“幸福、和谐”,生命是自由的象征,生命之树代表着自由,对大自然对自由的向往,也透露出画家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对希望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p> <p><b>《满足》</b> 这组壁画以彩色镶嵌的手法制作而成,具有十分浓郁的装饰性,并使用了金箔和银箔,使壁画显得十分富丽堂皇。画家以编织组合的图案和象征的手法,描绘出一对恋人拥抱在一起的情景,除了人物的头部鲜明外,整个人物形象被淹没在十分夺目的各式图案纹样之中。</p><p> 与《吻》相比较同样是描绘自己与艾米丽的相互拥抱,后来的这幅《满足》却来得更为深重些,整个构图与布局给人踏实与安全感。画中克里姆特的身躯庞大,他整个人都陷入拥抱之中,这种无所畏惧的信赖,表现出了他对于心爱之人难舍难分的爱意。</p> <p><b>《达娜厄》 </b>克里姆特最具代表的情色画之一。达娜厄是希腊神话中海耳戈斯王阿克里西俄斯的女儿。一天被宙斯看见并爱上了达娜厄,于是化身成黄金雨,与达娜厄交融。最终达娜厄为宙斯生下了希腊神话中的另一英雄珀尔修斯。很多世界级大师都画过《达娜厄》题材,不同时代、不同画家所创造的达娜厄的形象都不同。像“光影大师” 的伦勃朗就以光影去描绘了宙斯化作金光,从通风口中穿入达娜厄床前的瞬间。克里姆特所塑造的这幅蜷缩在方形的画面被各式图案纹样所包围的形象十分特别,他以写实的手法,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出发,描绘了一位体态丰润充满性感诱惑力的裸女,表现出一种潜意识中的压抑和欲望。</p> <p><b>《达娜厄》</b>(局部)达娜厄一头火红长发的达娜厄,身体如婴儿般蜷曲着,双腿高抬,主动迎接光芒的奔流进入体内。她表情迷醉,双目紧闭,瑶鼻微张,樱唇轻启。柔软的曲线、薄纱的衣料,使得画面极具肉欲的性感,让人不禁迷醉在这露骨而动人的欢爱之中。画中女神腿间倾泻而下的黄金雨是由画家用真金子拼贴上去的,使整个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露骨而不失神秘。</p> <b>伦勃朗 《达娜厄》</b> <b>提香•韦切利奥 《达娜厄沐浴黄金雨》</b> <p><b>《希望 1》1903年</b></p> <p><b>《希望2》 </b>1907-1908年这幅画在当时倍受非议。由分离派者赞助者瓦道弗收藏,不轻易拿出展视。</p><p> 着迷女人的画家不少,但像克里姆特那样以女性为题材的画,犹如一幅幅春宫图那就不多见了。那些画面大胆展现了情欲的肉体之美,遭到学者和右派的猛烈抨击。</p><p> 面对争议和批评,激起了克里姆特更加强烈的反击,他在创作画出了更具煽动性的《金鱼》。克里姆特在其绘画中追求把情欲性爱作为创作题材,让魅惑的女性躯体占领全部画面。</p> <p><b>《阿黛尔2号》</b></p> <p><b>《莎乐美》 </b>取材于圣经故事:犹太希律王生日时,侄女莎乐美为他跳舞祝寿,他兴致所至便许诺她任何要求,侄女受母唆使,说要施洗约翰的头(因其母与希律通奸被约翰指责,记恨在心想此时报复),国王就斩了约翰。画中莎乐美的形象被置于长构图中,由两条鲜明的弧状线包围着,上身裸露的双乳突现,充满妖艳性感,而僵硬的双手却呈现出可怕的杀气,在她那美丽的面孔上却隐含着悔恨之意,这是一个有着复杂矛盾的艺术形象。在画面下部隐现约翰半个头像。</p><p> 画家以写实的造型描绘莎乐美的冷艳面孔和袒露的胸肩,其余画面则填满了各种形状、各种色彩的图案纹样。在这幅装饰画里潜藏着一股悲壮的冲击力,交织着情爱的感伤和生死的矛盾。妖艳、死亡和梦幻充满了这个装饰空间。</p> <p><b>《新娘》</b>作为最富盛名的情色画家,克里姆斯对于情色场景描绘上更是技压群雄,甚至让人观之羞涩,男欢女爱的情节在他的画笔下却颠覆成了一种大胆露骨而美好高调的事情。不过最吸引人的是,通过这些情色画,克里姆特也表达出了自己对于爱情、对于生命的看法。故他所绘的男欢女爱画面,表现大胆露骨却从不低俗!</p><p> 克里姆特是一位对人生有着独特体会和探索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把生命的诞生、成长、衰老、死亡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描绘,把绘画上升到了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的层次,把宇宙人生的生死循环进行了艺术的表现。他绘画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浓郁的装饰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吸收了日本的浮世绘和中国的年画等装饰要素,把绘画的装饰功能发挥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欧洲的新艺术运动增添了许多新鲜的因素,并开拓出了一种新的油画表现形式。</p> <p>《爱情》创作于1895年,克里姆特第一幅描绘男女欢爱的作品。画面是一对热恋情侣相拥的场景,也是克里姆特与情人艾米莉的写照。画中男子身体与树丛融为一体,只露出一个头,浓暗的肤色使他显得格外隐秘,左侧的年轻女子有着一头蓬松的卷发,神情透露出些许忧郁感。画面上方漂浮着儿童、青年与老者的鬼魅般的面孔,代表着人从幼年到老年的生命过程,寓意着暴力、贪婪、死亡,丑陋魔鬼觊觎着画家与艾米丽这对热恋情侣,但无论周围如何危险,我们从他们神情中,看到了爱的坚定与神圣不可侵犯性。</p> 克里姆特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艾米丽,虽未娶但艾米丽是克里姆特的朋友、终身伴侣。两人相识时,艾米丽年仅二十三岁。 <b>《艾米丽·路易·弗洛吉的画像》</b>克林姆特画笔下的女性很多,但出现最多的还是艾米丽。仿佛是一位仙女,她有着宝蓝色的眼眸、白皙的皮肤,让人过目不忘的还有那一袭宝蓝色的丝质连衣裙,服帖的材质衬托出她婀娜的身段,并把她的肤色衬得格外亮眼。那连衣裙定是绝无仅有的,上面有着各式各样的图腾密密麻麻的圆点、藤条,还有金粉色的几何图形,就像宇宙星空般耀眼,远看还以为她把首饰都穿在身上了呢!<div> 克里姆特以象征和装饰手法描绘了艾米丽的肖像,东方的装饰色彩与纹样,增添了人物迷离而浪漫的气质,夸张变形拉长了的腰身,使她显得高雅端庄。立柱形的构图,迷离恍惚的色彩与掺入幻想的内涵,透出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这正是克里姆特肖像画的特点。画中艾米丽直率的眼神和放在腰间纤细的手让人感到她的自信与坚强。<br></div> <b>《艾米丽的画像》</b>虽然克里姆特一生中有众多的女子,但有两个人对他极为重要,一个是艾米丽给了他真爱,一个是阿尔玛给了他艺术创作的灵感。 <p><b>《艾米丽17岁时的肖像》</b> ( 1891年)</p> <p><b>《死亡和生命》 </b>画面表现的是人生的进程。几个不同历程的形象紧紧偎依在一起,成为一团,在宇宙中间它却只是一滴徐徐降下的水泡。画家采用单线平涂,加重东方图案装饰,人物相互重叠、凝聚,只是一个生命的胎胞飘荡在宇宙之间,左侧有象征死亡的深渊形象。通过可爱的幼儿、丰满的少女、温柔的母爱、健硕的男子和衰年的老抠等各个局部,展示一种人生的短暂寓意,画上的从生长、发育、求爱到衰亡这种装饰性形象、表明宇宙和人生是一种物质的循环。人的喜怒哀乐、情爱欲望在天体的运转中都是转瞬即逝的。此画意寓有很大的宿命论与悲剧成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看了此画后也感慨地发出“悲剧性”的赞词。</p> <p><b>《水蛇I 》</b>( Water snakes I1904-1907年)作为最富盛名的情色画家,克里姆斯对于情色场景描绘上更是技压群雄,叫人观之羞涩、谈之色变的男欢女爱在他的画笔下却颠覆成了一种大胆露骨而美好高调的事情。不过最吸引人的是,通过这些情色画,克里姆特也表达出了自己对于爱情、对于生命的看法。故他所绘的男欢女爱画面,表现大胆露骨却从不低俗!</p> <b>《水蛇II》</b>女人是一种现象,克里姆特珍爱并痴迷于这种现象,他那爱江山更爱美人的性情,在众多画家中克里姆特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被他凝固了的那些构图中既有传统的手法,也有极为夸张的装饰性,我把他少量的传统性手法称之为他对于女人的观念,而把那些光怪陆离看做是他奇思异想的欲念。 <p><b>《索尼亚·尼普斯》</b>(Sonja Knips1898年),典型的肖像画的画法,在画面的人物腰部以上稍微倾斜的上半身、右上角或明或暗的鲜花以及粉色的长裙成为构图的主线,而淡雅的裙装与极度的暗色比对,显然受到了当时活跃在英国的画家惠斯勒以及在那个时代被称为日本浮世绘画风的影响。画面中间容易被忽视的是尼普斯夫人右手拿着的那个蔷薇色的物件,是小包还是小本并不重要,关键是在暗色之中它是黑与红之间的点睛之笔。这幅画在画册上多次看过,但在原作面前还是有许多别样的感觉,唯一遗憾的与克里姆特其他的大部分画作一样都被博物馆方面镶在玻璃镜框里,光线的反射与折射抵消掉了大多数的想象力。克里姆特的这幅作品被尼普斯挂在餐厅的正中。此后凡是到尼普斯家做客的客人都迷醉于这画中夫人神态,而纷纷向克里姆特订画,希望克里姆特也按如此风格画出他们的太太和女儿,但这是克里姆特以传统手法所画的最后一位女士,自此之后他笔下的女人既不是为了美学也不是为了男人,而只是为了他一个人而存在的了。</p> 《弗莉莎·雷德夫人肖像》是一幅最好远视而非近观的作品,蕾德居住在柏林,是克里姆特的资助人,虽然露在外部的妇人面部与双手以及发型依然是写实的,尤其是容貌多有知书达理的知识女性风范,但发际左右两侧藕断丝连的梳子形状上布满了各种纹饰,明示了克里姆特放弃了《索尼亚·尼普斯夫人》那样的完全写实。长裙和墙面带有十分明显的装饰风格,而妇人身后的深橙色与《吻》的背景的赭金色都是克里姆特视觉中的墙面,《弗莉莎·蕾德》挂在《吻》的展室的墙上,那些看过了《吻》的人们在回味了各自的吻觉之后,一定会在风姿绰约和风韵犹存面前体味另一种意蕴。 <p>1. 《玛丽·布雷乌尼格》</p><p>2. 《赫曼加莉亚肖像》 </p><p> 3. 《19岁的医生女儿肖像》</p><p>4.《玛格丽特·维特根斯坦的画像》1905年</p> <p><b>《女士肖像》</b></p> <p><b>《女朋友》</b>色情重色,情色重情,把情色画得色而不淫,本身就是达到了艺术上的某种高度,克里姆特做到了,他把情欲的美画了出来,也是克里姆特在绘画艺术上的独门绝技。</p> <p>1. 《舞女》(1916-1928) </p><p>2. 《伊丽莎白男爵夫人》1914年</p> <p>1.《拿扇的女士》1917 </p><p> 2.《女士肖像》</p> <p>1. 《玛丹肖像》 1912 年 </p><p>2. 《 费德里克•玛利亚•比尔肖像》1916</p><p>3. 《尤吉尼亚·普里玛希肖像》</p><p>4. 《利亚芒克肖像》 1917年</p> <p><b>《母亲和孩子》</b></p> <p><b>《雕塑的寓意》</b>除却情色画,克里姆特善用的非对称构图、装饰图案化造型、重彩与线描的风格、金碧辉煌的基调、象征中潜在的神秘主义色彩、强烈的平面感和富丽璀璨的装饰效果,使画面弥漫着强烈的个性气质,对绘画艺术和招贴设计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这一成就就足以使得克里姆特突破“情色画家”的头衔,成了位不折不扣的艺术大师!</p> <p><b>《新娘》</b>1917-1918年 (未完成) 属于克里姆特式“感官美学”绝笔之作。他1918年辞世时该画尚未完成,这幅画克里姆特从1917年开始着手,从照片中可以看出他似乎是要坐在低矮的板凳先进行画作的右下部分。这幅“未完成”挂在展室的墙上也被玻璃严密地罩着,窗外的光线和天井的灯光合并在一起投影在玻璃之上,严重影响了观者在它面前的乱想。我觉得在这里没有对女性的甘美与甜蜜,更多的是一些悸动,或者还有一些堕落的气息,与《亚当与夏娃》一样,右侧那些尚未着色的部分也可以引发人们的好奇,克里姆特究竟会施以何种颜色与线条,让新娘在那些神秘的氛围里摆脱情欲的纠缠呢?</p><p><br></p> <p><b>《亚当和夏娃》</b>1917年(未完成),画面上夏娃垂下的右手部分几乎留白,向上的左手没有伸直,这两只手给人们提供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夏娃的眼睛是张开的,如果你向左侧扭头就会发现夏娃正在与你对视,而亚当却是闭上了双眼的,那么夏娃的左手很有可能会拿着一个苹果,右手则准备握着异性的亚当,与丢勒或克拉纳赫的同名作品相比,喜爱女人或者喜欢诱惑的克里姆特格外突出夏娃的目的是赞美还是疑虑我不得而知,但夏娃成了主题,就严重地忽视了亚当的无辜。</p><p><br></p> <p><b>《阿尔特湖古堡》</b>克里姆特在风景绘画方面,也有其独特的艺木风格。</p> <p><b>《阿尔特湖畔的教堂</b>》 1889年,克里姆特认识了艾米丽,从那时起他们每年都会到奥地利阿特尔湖畔共度暑假,并在那里创作了许多风景画。克林姆特的绘画风格实在太独特,似乎很难有仿制品产生。该油画棱角分明的几何形房屋,虚化了的背景搭配写实的水纹,房屋和树林被加强了结构,分割切面,画面像是被打散了又重新组合的碎片,太奇妙了。克里姆特不喜欢仿效别人的构图,总喜欢选取新奇的角度来作画,这幅油画的远景和近景都是扁平的面,好像是拿着望远镜作画,这就是他刻意制造的画面效果。</p> <b>《有公鸡的花园》</b>该画把花园的艳丽表现到了极致。花朵鲜艳夺目,造型不一,它们清晰的轮廓就好像是用摄像机照下来拼贴上去的。克林姆特用了好多颜色来丰富画面,就连树叶都仿佛是一朵娇艳的鲜花。那么多的花让人看着却不觉得腻,也不会有凌乱烦躁的感觉。每一朵花的颜色和造型都有细微变化,它们还有着一圈黑边。加上了黑边以后,每一朵花之间就有了空间感,而且增强了颜色的对比之后,花瓣就瞬间变得亮丽而突出了。画面里总是有些不可或缺的小配角,你看这些黑色的鸡,它们东张西望地走着,似乎漫步或许是在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