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在课堂,赛课促成长———阳谷铜谷小学十月数学赛课活动

齐小仙

<p>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校园里落叶满地,谱写出一首美妙动人的歌曲。阳谷铜谷小学的数学教师们也正在上演着一节节精彩的数学课。杨校长常说:要向课堂要成绩。为了进一步提升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十月份的数学月赛课活动拉开了帷幕。</p><p> 此次赛课活动共有六名老师参加。</p> <p>第一节 《因数与倍数》</p><p> 刘老师从“师生的相互关系”和“同桌的相互关系”交流开始,渗透到数学里数字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经历分析、思考与总结的过程,一步步总结出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特征。刘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动手、动脑,并学会总结与提升的教学方法,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发!</p> <p>第二节 《圆的周长》</p><p> 齐丽芳老师执教的《圆的周长》一课,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充分体验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通过猜想,动手验证,最终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一节课完全以学生为主,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效率真正的得到提高!</p> <p>第三节 《认识位置》</p><p> 刘玲老师的这节课重点是要学会分辨前后、上下、左右六个方位。难点是会用方位词描述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刘老师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初步学会描述相对位置。整节课孩子们学习气氛活跃,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p> <p>第四节 《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p><p> 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倍的含义,梁雪老师的课环节清晰,层层递进,重点突出。在解决倍的意义时,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的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有几个这样的数;在练习题时,有层次的让学生练习巩固倍的意义,倍与乘法的关系,以及倍的实际应用。</p> <p>  课堂上,杨校长被热烈的课堂氛围打动,也参与了学生活动的指导。</p> <p>第五节 :《等量代换》</p><p> 干练的王笑笑老师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带领孩子们一起领略等量代换的风采。利用图形替换的形式,让孩子们建立了数形结合的直观表象,化难为易。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活动中轻松的掌握了等量代换的本质:“等”才能“换”,明白“换”的目的是轻松解决问题。整节课行云流水,花开朵朵! </p> <p>第六节 《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p><p> 这节课通过实例,抽象数量关系。并利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整节课层层递进。有条不紊,重难点突出。</p> <p>  学校为我们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老师们也珍惜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认真的听课,书写课堂记录。</p> <p>  课后蒋华英主任带领老师们评课,我们分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评课。赛课教师、评委及听课老师们一起分享心得,真诚探讨,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引起老师们的深度思考。</p> <p>  最后,杨校长做总评。杨校长对上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肯定评价,同时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课堂生成,课堂会更精彩;减少教师的讲,把时间让给学生,要做到把问题打包,让学生静下心来一一解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p> <p>  赛课结束了,名次并不重要,此次赛课活动既展示了我们数学组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交流的平台,真正体现了在教研中成长,在参与中进步。我们将以赛课为契机,全力打造高效课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铜谷小学美好的未来!</p>

课堂

学生

赛课

老师

课堂教学

刘老师

铜谷

这节

整节课

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