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传匠心,如影共行赴远方—— 记“影子”校长参与唐中西校区语文组教研活动

张韵浛

<p>  当红叶簌簌飘落,唐西校园层林尽染秋意浓;</p><p> 当书声朗朗回响,语文课堂青出于蓝教研佳。</p> <p>  学无止境,勤则可达;志存高远,恒亦能成。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促进语文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语文教研组切实落实了学校的师徒结对制度。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参加“影子培训”的校长们莅临唐西,观摩了语文教研组的师徒汇报课以及语文教研活动。</p><p><br></p> 师徒汇报展风采 <p>  10月27日,语文教研组的马静、张磊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师徒汇报课的展示。</p><p><br></p> <p>  马静老师教授的是郑振铎先生的《猫》。结合文章特点和学情,马静老师将教学分为以下六个板块:激趣导入、自读质疑、合作解惑、品读入境、精读感悟、假设性质疑、推荐阅读。马老师教态自然亲切,娓娓道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充分展示了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p> <p>  其中,合作解惑这一环节充分展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和合作学习能力。马静老师布置了清晰、有指向性的指令,学生讨论认真有效,展示中语言清晰流利,不乏有意料之外的发言引人深思。分角色朗读环节中,师生入情入境的朗读带领所有听课者沉浸在了文章之中,更有学生用方言朗读“张妈”这一角色内容,给朗读添了一份亲切自然。</p> <p>  这堂语文课充分体现了马老师亲切自然的教学风格和深厚的学科素养,更展示了学生一段时间以来培养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p><p><br></p><p><br></p> <p>  文言文学习是初中语文的重要部分,张磊老师选取了《答谢中书书》这一篇目。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本篇的重难点,张磊老师层层深入,用名句引入,依次进行了知人论世、朗读文章、疏通文意、文章脉络分析、思想情感品析等教学环节。张磊老师带领学生理解、品悉文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让学生熟练背诵下了全文。思维导图的背诵方法十分值得学习与借鉴。</p><p><br></p> <p>  在课程的结尾,张磊老师分享了自己写的《游凤凰公园》一诗,迎来了学生和听课者的阵阵掌声。拓展了写作的视野,打开了文言文学习的广度。</p> <p>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本文笔笼山川,纸纳四时;学生在课上学文言、品文辞、赏美景。一堂文言文教学,上得可谓“有滋有味”。</p> 语文教研汇匠心 <p>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反思同样是教学的重要部分。10月28日,唐西语文教研组围绕这次师徒结对汇报课开展了教研活动,语文教研组组长王彬老师负责主持。</p><p><br></p> <p>  首先,马静老师对自己的课进行了谦虚、细致的自评,分别从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模块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分享。马老师依次分析了自己教学语言不够精炼、延伸不够广阔等问题,并感谢了给予过她支持和帮助的老师们。“学而不思则罔”,马静老师的发言就体现了她对课程清晰准确的认识和深入认真的反思。</p><p><br></p> <p>  马静老师的学科指导教师付丽萍老师对这堂课进行了点评。付老师从几个方面肯定了这堂课,即做到了“长文短教”、讲课脉络清晰、自主合作探究深入完整等。其中,特别赞扬了马静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以及讲授中娓娓道来、不紧不慢的课程节奏把控。同时,付老师也点出了课堂中可以再提升的方面,如:朗读不够、过渡语少,以及课时安排有些紧凑。付老师的点评优缺兼顾、一语中的,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p><p><br></p> <p>  张磊老师先对这堂课进行了自评,首先介绍了《答谢中书书》的文本性质和教学流程,其次就课程时间安排和“下水文”两个方面剖析了自己的问题。课后在杨校长的点拨下,张磊老师意识到自己这篇“下水文”更好的教法:可以带领学生再次赏析,这样既充实了课堂时间,也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入透彻了。最后,张老师真诚地感谢了给予其帮助的学校、教研组和多位老师。</p><p><br></p> <p>  张磊老师的学科师父刘秀华老师就这堂课进行了点评,从文言文教学性质、学生课堂反馈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本堂课的优点,其中,学生对于“谈”和“叹”字义的分析体现了学生可贵的求知欲、学习能力和真实课堂的意义。刘老师同样对张磊老师本堂课提出了卓有见地的建议,例如文中隽永的文辞可以再细细品析,更可以尝试让学生描绘山水之美,而非评说。刘老师的建议深入细致、可操作性强,对青年教师的个人成长有极大助力。</p><p><br></p> <p>  王彬老师的总结就两堂课进行了拓展延伸。她提出,马静老师的课程充分体现了推变课程的五项核心指标。王老师分享了今年对于这五项指标的修订情况,并建议教师们就此进行进一步思考。就张磊老师的文言文教学,王彬老师分享了统编教材对于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注重预习,倡导自主;强化诵读,培养语感;比较异同,勾连古今;课外拓展,实践运用。王老师从两堂课入手,着眼于宏观教学,更对将来的语文教学提出了值得思考的建议与指导。</p><p><br></p> <p>  “完美的课堂不能只说不练”,杨晓梅校长的总结发言中,首先分享了《我的语文教育观》中的观点,建议所有语文老师去写下水文,并把评价的尺子交给学生。接着分别肯定了马静老师和张磊老师课堂的亮点,并再次强调了课堂评价的标准。结合两堂课程的环节,分析了如何让学生认知成为教学的基本依据,让学生探究成为课堂主要学习方式。</p><p><br></p><p><br></p> <p>  “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在教学的路上,骨干教师将不遗余力、倾囊相授;青年教师们则会利用好学校搭建的师徒结对平台,脚踏实地、锤炼本领。正如杨校长所说——唐西的语文教育未来可期。</p> <p><br></p><p><br></p><p><br></p><p><br></p><p>文字:张韵浛</p><p>图片:张韵浛、马潇潇、王彬、马静</p><p>审核:王彬、马静</p><p><br></p><p><br></p>

老师

马静

语文

张磊

教学

学生

教研组

课堂

文言文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