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小学语文学习质量研究”专项课题开题论证会暨“用好新教材,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讨活动纪实

美友44943503

<p>  金秋十月,由广西教育研究院主办、贺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协办的“广西中小学语文学习质量研究”专项课题联合开题报告会暨“用好教材,厚植中华传统文化”研讨活动在八步城东实验小学隆重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专家有:广西教育研究院文科室主任、语文教研员潘建敏,南宁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黄亢美,柳州市教科所副所长唐丽,贺州市八步区教科局党组成员、教研室主任廖冬蓉,贺州市八步区城东实验小学校长、广西特级教师朱小静。</p><p> 广西教育研究院小学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来宾市和贺州市教科所及5市各县(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各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代表,桂林市、梧州市、来宾市“广西中小学语文学习质量研究”专项课题组全体成员共计45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p><p><br></p> 开幕仪式 :阐述背景,明确使命 <p>  主持人贺州市教科所李丽副所长对各位领导、专家和与会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p> <p>  朱小静校长向远道而来的专家、老师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特色以及建校一年以来所取得的荣誉。</p> <p>  八步区教科局党组成员,教研室主任廖冬蓉为参会老师介绍了贺州的基本情况以及八步教育取得的可喜进步,分享八步区促进统编教材使用的经验,强调了全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远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使命。</p> <p>  广西教育研究院潘建敏主任详细地为我们阐述了此次活动的背景,并为老师们指明了研究的方向:教师应立足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科研素养,助推专业成长。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主题活动为方式,让教学研究更有品质,并做到以点带面,带动广西的教学研究,促进全区教研均衡发展。</p> 课题论证:研教一体,专家引领 <p>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博性,针对低中高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将汉字文化、古代蒙学读物、古代文学作品、历史名人故事等内容,有机编排在课文、综合性学习、书写提示以及阅读链接等不同板块中。这些板块有着独特的价值。</p> <p>   广西特级教师、梧州市万秀区教研室主任周颖的《小学语文汉字文化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指出:针对小学汉字教学存在高耗低效,教师汉字文化缺失的现状,课题将根据统编教材特点,依托汉字的字理,提升教师的汉字素养,引导学生领悟汉字的丰富内涵。</p> <p>  小古文是一种典雅的书面语体,语言简洁精炼,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难读难懂的。来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翁艺菡老师所做《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结合统编教材中文言文的篇目和教学要求进行分析,致力于通过课堂研究改变文言文传统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文言文阅读量,挖掘文言文教材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p> <p>  周颖老师、翁艺菡老师在申报“广西中小学语文学习质量研究”专项课题时,不约而同地聚焦在统编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域的内容板块,探究如何用好教材,将优秀传统文化借助适切的、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它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让它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沃土。这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深思。</p> <p>  陈先云主任说过:统编教材好教,但教好不容易。确实,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老师们有着诸多的问题与困惑。作为培训者,如何帮助教师尽快理解教材、用好教材,促进教育部“铸魂工程”的落地见效,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桂林市象山区教研室李敏老师在《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研训教”三位一体实践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中指出:课题的研究目标就在于探索研训教三位一体的主题、内容和形式,在实践中总结有效策略。</p> <p>  课题研究只有源于课堂、用于课堂,才能体现它的研究价值和作用。为此,课题组还安排了两节课题研讨课。</p> <p>  “每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梧州市钱鉴路小学韦海玲老师执教一年级字理识字课《日月明》。她追根溯源,将一个个汉字变成了生动的图画,不着痕迹地渗透汉字文化。孩子们学而不厌,兴趣大增,体味到汉字的神奇有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p> <p>  来宾市祥和小学的宁淑涵老师执教的小古文展示课《精卫填海》以问题导读,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感悟大意,并采用借助注释、大胆猜测的方法,感知神话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最后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整堂课目标明确,条理清晰,为我们执教小古文提供了范例。</p><p><br></p> <p>  三个专项课题开题报告完毕后,柳州教科所副所长、广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唐丽老师结合广大一线教师的科研困惑,从三个追问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指导:</p><p> “教研是什么?”——“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是最好的诠释。</p><p> “教科研是什么?”——“教研要做实,科研要做亮!”基于问题的小课题研究是每个一线教师都可以做的科研。</p><p> “教科研怎么做?”——“永远把学生放在课程中央!”不仅在课堂上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研也应该基于学生,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围绕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与困惑发起研究,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寻找方法与策略。</p><p> 接着,她为三个课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p><p> 1.大区域问题现状显著,但如何聚焦学校、学科教师个人的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步发现梳理,以确保子课题研究凸显针对性。</p><p> 2.行动策略与研究设计如何做出关联性思考?建议增加总课题研究行动路线图(即“研究地图”),以指导子课题研究有序推进。</p><p> 3.深入考量研究成果的形式与内容架构。能否具体到专著、论文专题(标题)、篇目、资政报告等。</p><p> 4.建议补充相关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p> <p>  在专家的指引下,相信三个专项课题组成员和所有与会老师在今后开展课题研究时,思路会变得更清晰,方法策略更得当,研究成果定会更丰硕。</p> 专题讲座:汉字声律,寻根溯源 <p>  他,带领着孩子追溯汉字本源,领略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他,哪怕已经告别了课堂,可仍深耕于语文教学,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他就是我们熟悉且敬爱的黄亢美老师。</p><p> 黄教授在题为《汉字文化与语文教学》讲座中指出,悠悠汉字,薪火相传,语文教学要用文化教文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厚实汉字文化底蕴,加强声律文化学习,让汉字启蒙教育更有文化,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p><p><br></p> <p>  黄老师学识渊博,造诣颇深,讲座深入浅出,热情洋溢,妙趣横生。他的字理教学让汉字启蒙教育更有文化,他厚实的文字素养令我们折服,他的讲座使我们深深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为我们如何运用字理教学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p> <p>  最后一曲《把根留住》,寄托了黄教授的殷切期望:把根留住,从学好汉字开始;把根留住,从传承文化开始;把根留住,创造中华文明的繁荣盛景!</p> <p>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我们在使用统编新教材的过程中, 应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高度重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语言,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运用语言,在提高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过程中体验文化,逐渐锤炼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水到渠成的实现“文化”的化成之功。</p><p> 此次活动,通过专家的引领导方向,团队的合作保质量,开题报告和课例研究相促进,助推了区域间教研工作交流,切实做好了统编版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工作,促进了教育部“铸魂工程”的落地见效,提升了广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p>

语文

汉字

课题

统编

文化

教材

开题

老师

研究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