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家规

A~小茹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访幼果果班第四次线上读书活动~</b></p> <p>  这一次读书活动的灵感,来自于一场小小的户外写生。5-6岁的孩子正处于活泼可爱、求知欲比较强的阶段,他/她们看到户外的花花草草,满心欢喜,瞬间将写生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尽情流连于各种好玩的事情当中。但户外写生的目的不仅是观赏美景,更重要的是把美景记录下来,写生也是课堂,只是场所在户外,我们的小宝贝们是不是应该遵守课堂规则呢?</p><p> 后来我从《指南》中了解到5-6岁是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重要阶段。中班,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年级,中班的孩子更容易比小班的孩子理解规则,也在为未来的幼小衔接阶段做铺垫。作为家长,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我爱你,但我绝不纵容你。我尊重你,但我也有我的底线。于是,我邀请果果班的家长们一起来分享讨论孩子们的规则意识,一起进入我们的“家有家规”读书活动吧📣📣📣</p> <p>  本次活动由擎宇妈妈、宇泽妈妈、予泽妈妈给我们带来精彩朗读。</p> <p>  听完朗读后,家长们都开始发大招,各自分享她们对规则的看法,大致分为两类:</p><p> 1、方法类,家长们献言献策,跟大家一起分享她们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培养孩子的这种规则意识的;</p><p> 2、成果类,也有家长们给我们分享孩子有了规则意识后的日常行为。</p><p>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 方法篇 <p>  殷晨凯妈妈分享的方法其实还挺实用,她告诉我们,跟孩子讲道理时,尽可能讲清楚明白,不能用家长的权威去告诉孩子“你听我的,我说了算”。她还说家长的奖惩要分明,对错要清晰。</p> <p>  家浩妈妈和天瑜妈妈都提出家长要做好表率,以身作则。“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行为可千万不要出现在教育孩子上。</p> <p>  中轩妈妈、瑞凯妈妈和晨洋妈妈都跟孩子们进行约法三章,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自主选择,自主承担后果。</p> <p>  罗洋妈妈分享的向孩子示弱,寻求帮助的方法也很好哦。</p> 成果篇 <p>  孩子有这种规则意识后,在生活中具体有哪些表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家长们的分享吧。</p> <p>  志轩妈妈说志轩在家里呀,会主动刷牙,饭前洗手,还会主动照顾妹妹,是妈妈的小帮手啊。</p> <p>  天瑜妈妈说天瑜的睡觉习惯很好,早睡对孩子的健康很有用哦。</p> <p>  罗洋妈妈说罗洋自己生活独立能力很强,自己事情自己做。</p> <p>  中轩妈妈说中轩在家里除了把自己事情做好以外,还会主动帮忙,还会监督爸爸妈妈睡觉时间不要玩手机呢?</p> <p>  看看我们小朋友们的表现,是不是很棒呢?所以如果在孩子们小时候培养规则意识,我们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也能省心省力很多。</p><p> 感谢今晚参与朗读和分享的家长们,又让大家获益不少👍🏻👍🏻👍🏻。</p> 后记 <p>  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很重要,但在培养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家长们注意的地方。</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1、让孩子清楚你的态度</b></p><p>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清楚你的态度,告诉他这种行为你不会不理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第一时间清楚自己做错了事,以免这种行为养成了习惯,那时再纠正就没那么简单了。</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2、否定行为不要否定孩子</b></p><p> "你真不听话,告诉你不许光脚下床,你怎么不听话!",当孩子没有听从家长的"规矩"时,大多数家长想到的就是批评孩子,对孩子进行否定。"你不听话"、"你不懂事"等等语句常常会出现。这样给孩子贴上否定的标签,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定性",没有改正的想法。家长需要否定的是行为,可以说"光脚下床会着凉,你应该穿上鞋再下来。"这样一来既让孩子清楚了自己行为不对,也清楚的说明了这样做的后果及应该如何做。</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3、规矩要明确</b></p><p> 给孩子立规矩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不定。例如出门前孩子总是拖沓,家长不要说"你快点,再不出发就赶不上车了"。这样说孩子并不清楚到底时间有多紧张,也不清楚她应该快到几分钟搞定。家长可以这样说"妈妈再给你五分钟,五分钟不能出发咱们就来不及了,就不用去了。"这样说孩子对规矩的要求更明确,效率也会更高。</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4、惩罚要及时</b></p><p> 孩子的长期记忆效果不好,如果今天犯得错误,隔几天才去惩罚,他们会给你一脸"莫名其妙"。他们早已经忘记自己做了什么,对自己的行为也形成了"认可"。此时家长再翻出之前的错误惩罚,他们内心是不接受的,而惩罚也失去了意义。所以孩子犯错时要及时惩罚,这样才能起到立规矩的效果。</p><p><br></p><p><br></p>

孩子

家长

妈妈

规则

分享

意识

清楚

惩罚

写生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