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示范课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校际间、区域间教育教学相互交流和同步发展,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固始县教研室特组织各中小学开展携手教研共促成长的教研活动。</h3><h3> 10月29日,固始县2020年秋季学期初中北片区数学学科联片教研活动在我校隆重进行。本次教研活动由固始县教研室资深数学教研员郑主任主持,北片区的往流中学、三河一中、洪埠一中、李店一中、观堂中学、徐集中学等兄弟学校及外国语中学的带队领导和数学教师共同参与交流、研讨。</h3> <h3>第一篇章:课堂教学展示</h3><h3><br></h3><h3> 第一节课由桥沟中学金晨老师为大家带来的《同底数幂的乘法》在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时,金老师没有直接把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而是通过复习原有的知识,如:25表示什么?10×10×10×10×10 可以写成什么形式?同底数幂的乘法在生活中的实例自然呈现,使知识点的探究水到渠成。 充分运用类比的方法,突出重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金老师都把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推导由一般到特殊。金老师教学上很有创新意识,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比较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下的的教学模式,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h3> <h3> 第二节课由外国语中学的郑志明老师为我们带来《切线长定理》一课,郑老师以学生动手操作作图活动为平台,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果展示,并结合教师的启发性提问对所学切线知识进行迁移,自然导出切线长定理,并结合图形提出问题运用定理,强化核心知识点(切线长定理),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只是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设计者,帮助学生从具体作图中提炼有效图形,让学生观察图形特点、并结合课件动画展示图形变化,使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不失时机地鼓励评价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以及知识的建构过程,在作图活动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体验。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规范学生语言,比如有的学生在归纳切线长定义时说“圆外一点到切点之间的线段叫做切线长”郑老师及时订正为是“圆外一点到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切线长”,再比如在内切圆概念引入时,圆的三条切线构成的图形中存在三个切线长定里的基本图形,学生说的是存在三个切线长定理,郑老师通过及时订正巩固学生的知识点。</h3><h3><br></h3> <h3>第二篇章 评课</h3><h3><br></h3><h3> 评价一节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改进。它是教学研究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次教研活动本着不断改进,不断提升的理念。评课领导、教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这两节展示课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首先由讲课的两位老师自评,最后由各个学校的教研组代表对两位老师进行评课,老师和代表们各抒己见,为这两节数学课增添了新的意义。</h3> <h3> 接着,固始县教研室郑主任对老师们的评课做了总结,从“解决学校数学教研工作”和“解决老师教课问题,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两方面向我们进行阐述发挥数学教研组能动性的作用,经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乡村中学还是县城中学都应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其次又提出教研形式应多样化,固定化,不要懒散,不能流于形式,半途而废。一节课的好坏,从宏观上说是一节课的时间的长短,实际上,不同的老师上同样一节课,就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身,才能教好学生,带出成绩!</h3> <h3> 本次校际教育教研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大家共同探讨课堂教学的困惑,分享教学实践经验。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同交流、共成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教坛新景!</h3><h3> 桥沟中学团委</h3><h3> 2020年10月30日<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