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探幽(六)“兰亭序”的故事

老陈

<p>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西南13公里的兰渚山麓,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园林住所,是一座晋代园林。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p> <p>王羲之(303年~361年,一说321年~379年),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渡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晚年隐居剡县金庭。</p> <p>兰亭环境恰如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所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p> <p>那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羲之突发雅兴,盛邀群贤毕至,饮酒作欢。说白了,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同学聚会,不同的是我们喝酒划拳,人家饮酒作诗而已。</p> <p>一千多年过去了,凝视曾经的“流殇”,酒味荡然无存,诗意悠然流长!</p> <p>凝眉捋须。诌两句诗就这么难吗?是日聚会王羲之+41人共作得诗37首。有5人白白喝酒了。</p> <p>微醉,王羲之乘兴写下“兰亭序”。“兰亭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中二十多个“之字”无一重复,各具特色,多姿多彩,令人叫绝。</p> <p>据说,事后王羲之想要重新书写“兰亭序”,但怎么也写不出原稿的气势和水平 。可见书法艺术必须顺势而为,不可刻意求之。</p> <p>“鹅池”。王羲之喜欢养鹅。一天,王羲之提笔写下“鹅”字,突有友人造访,随放笔迎客。其子王献之进屋提笔顺手补写“池”字。所以“鹅池”二字为二王父子之笔。</p> <p>几年前来过一次,池里几只白鹅。今再来,依然几只白鹅,不知今之白鹅,可是几年之前的白鹅?细观之,我不认得白鹅,白鹅好像也不认得我。</p> <p>“太”。相传王献之学书,练了三缸墨,自以为了不得了,写了一个“大”字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到这个“大”有点上下不均匀,就随手在下边点了一点。王献之拿给母亲看,母亲说,我儿学书三缸墨,唯有一“点”像羲之。献之羞愧,从此发奋用功。</p> <p>康熙御笔。</p> <p>乾隆御笔。</p> <p>兰亭书法艺术馆。里面有历代书法大家临摹的“兰亭序”。“兰亭序”真迹早已不在,据说是叫唐太宗带到坟里了,无可考证,各说各理罢了。</p> <p>道路尽头是王羲之故居。由于故居成了寺庙,不好近照,只能远拍了。</p> <p>王羲之故居成寺,有一折真实故事。王羲之与一和尚交情深厚,王有两大爱好,一是养鹅,二是玩珠。一天仅有二人博弈,和尚走后王羲之珍爱的夜明珠遍寻不见,王疑和尚拿走并上门理论,和尚为表清白悬梁自尽。几天后一鹅死,剖腹时发现夜明珠。王羲之懊悔不已,为表忏悔,遂把家宅改为寺庙。</p> <p>洗砚池又名泽笔池。幼年王羲之泽笔洗砚之池塘,池色如黑墨,传为王羲之泽笔洗砚所染,故有“池水尽墨”之千古美谈。</p> <p>“题扇亭”。一老太街边卖扇,一文一个久卖不出,王羲之恻隐,遂提笔在扇上题字,曰“一扇百文”。扇子热销,流传千古 。此故事告诫天下学书之人,“学书先做人”,古人言“字如其人”很有道理。</p> <p>“题扇亭”雕塑。</p> <p>“后人视今,亦由今之视昔”。</p> <p>兰亭序</p><p>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p><p><br></p><p>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p><p><br></p><p>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p><p><br></p><p>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