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出日落最容易出大片(下篇)

汤仲文

<p>原创:孤独棱镜</p><p><br></p><p>上一节:《为什么日出日落最容易出大片?摄影师为你解析构图思路(上篇)》中我们介绍了拍摄日出日落的6种经典构图思路。本节我们将进一步扩展思路,从更多的角度来构思画面。</p> <p>思路一:<b>巧用陪体方法画面</b></p><p><br></p><p>对于日出日落题材,<b>单纯拍一个孤零零的太阳本身意义不大</b>。如果没有前景、陪体的衬托,画面会显得单调呆板。</p><p><br></p><p><b>取景构图是应从画面整体来考虑,给太阳现在适当的位置、大小,加入陪体,使画面鲜活起来</b>。</p> <p>案例1</p><p><br></p><p>例如可以加<b>入一些动物、飞鸟的身影,用以展现自然生机</b>。见上下例图。</p> <p>案例2</p><p><br></p><p>也可以<b>借助云雾、山脉作为陪体</b>,既可以<b>增加画面层次感和气势</b>,同时还可以<b>遮挡部分阳光起到平衡光比的作用</b>。见上下例图。</p> <p>案例3</p><p><br></p><p>如果条件有限拍不到这样的画面,也可<b>以加入树木、行人、建筑、船只等作为陪体来丰富画面</b>,制作亮点。见上一下三例图。</p> <p><br></p> 案例4<br><br>当然,这样的构图应充分权衡太阳在整个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和位置,太阳与陪体之间才能够相得益彰。见上下例图。 <p><b>思路二:中心构图突出红日</b></p><p><br></p><p>拍摄日出日落时,将太阳作为画面的构图中心,易于<b>凸显太阳作为生命之源的画面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引导和图腾象征感</b>。</p> <p>案例5</p><p><br></p><p>上面这个例子,采用圆心构图法将太阳安排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并用山顶小小的宝塔剪影和红日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太阳的伟大和光辉。</p><p><br></p><p>这种构图方式需要<b>注意的是处理好太阳所占的大小比例,保证太阳和对比物之间有差异又不至于比例失衡</b>,这样配合中心构图才可以获得最好的效果。</p> <b>思路三:巧用倒影</b><br><br>如果是在安静的水面拍摄日出日落时,用好倒影则是拍出精彩到的最直接有效方法。 <p>案例6</p><p><br></p><p>如果是隔着一片浩瀚的水面在拍摄,那么当太阳在说明升起或落下时,会<b>在水面上看见一条耀眼的光带。</b></p><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这一光带的颜色通常呈现为金色或者橘红色,经常使太阳越靠近水面光带越长,在水面的晃动下光带还会呈现出闪烁迷人的光波。</p> <p>案例7</p><p><br></p><p>如果是<b>相对小平静的水面</b>,如上面的例子,则<b>可以利用倒映在水面上的阳光。</b></p><p><br></p><p>在微风拂过水面时形成了轻轻细细的涟漪,再配合<b>河岸边的树木倒影和水中晚归的渔人</b>,形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绝美画面。</p> <p>夕阳+晚霞+倒影是营造画面年代感、氛围感的绝佳道具。</p><p><br></p><p>案例8</p><p><br></p><p>如果出现晚霞,那么还可以以<b>红霞漫天作为背景</b>,<b>利用平静的水面作为载体,将古桥及其倒影作为主体展现在落日余晖中</b>。</p><p><br></p><p>思路四:<b>框住太阳更浪漫</b></p><p><br></p><p>拍摄日出日落,还可以利用身边的环境作为构图的框架,把太阳“框起来”,这样增加画面的层次感的同时,对环境又做了很好的交代。利用好框架,可以让画面更有浪漫唯美意境。</p> <p>案例9</p><p><br></p><p>例如上面的例子,<b>用别墅露台的拱门作为框架</b>,不仅给画面增加了精巧的设计感,同时<b>也突出了夕阳下享受露天晚餐的惬意感</b>。<b>环境氛围</b>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p> <p>案例10</p><p><br></p><p>同样的利用好<b>前景框住太阳</b>,则可以<b>产生很高的艺术美感</b>。</p><p><br></p><p>例如上图这个例子,非常巧妙的用石洞进行框式构图,不仅让画面元素丰满,也让人感受到摄影师精心的设计感,画面充满美感。而认为迎着阳光则人画面增加了生气。</p> <p><b>思路五:金色辉煌的画面</b></p><p><br></p><p>如果想要拍出金色辉煌的画面,<b>选择在夕阳时分拍摄最好</b>,因为此时的色温较低利于表现暖色调效果。</p> <p>案例11</p><p><br></p><p>此时可以将白平衡模式“阴天”模式以平衡冷色调,让画面显得更暖,色彩会更加浓烈。通过这样的手法,可以让整个画面色调统一,呈现出金黄色色调。<br></p> <p><b>思路六:冷色调的画面</b></p><p><br></p><p>除了金色暖色调,你是否想过把日出日落拍成冷色调呢?</p> 案例12<br><br>如果希望得到纯粹的冷暖色调画面,则应该在日出前或者在阴天,或者有雾的天气下拍摄。尤其在日出前的一段时间(大约30分钟),色温较高,天空会呈现出明显的冷色调。<br><br>而今天拍摄时通常还会使用“荧光灯”白平衡模式,来进一步加深冷调色彩。日出前的冷调效果特别适合表现清晨的景色。<br> 非常漂亮的蓝紫色调<div><br></div><div>案例13<br><br>如果是夕阳时分,色温较低,画面本会呈现暖色色调效果。此时如果使用“荧光灯”白平衡模式,则可以拍出呈现蓝紫色色调的画面效果,色温越低的区域紫色就越明显,而色温越高的区域则会出现原本的蓝色色调。</div> <p><b>思路七:冷暖对比</b></p><p><br></p><p>当<b>太阳的色调呈现暖色时</b>,把白平衡模式设置为<b>“白炽灯</b>”,则可以人天空的色温变高,即色调变冷,但又不牺牲太阳附近的暖色,从而形成鲜明的冷暖对比。</p><p><br></p><p>这样即表现了蓝色的天空,同时很好的渲染了金色的阳光,冷暖对比可以让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更强。</p> <p>案例14</p><p><br></p><p>上面这个例子夕阳照射的云层以及地面建筑的灯光呈现出金色,而海面及天空则呈现高色温的蓝色,二者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p> <p>案例15</p><p><br></p><p>在拍摄时使用白炽灯白平衡,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山顶的暖色与天空的冷暖色形成强烈对比,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p><p><br></p><p><b>小提示:</b>拍摄日出日落是的测光,在通常平均测光的基础上降低曝光补偿,一般减1-2EV。<br><br>如果想要更精确的测光,可以选择测光功能,将测光点对准天空上接近手背亮度的区域读取测光。记住不要选取有太阳和有地面景物的区域。<br><br>按下AEL按钮锁定曝光之后,重新构图。在拍摄云彩时,在平均测光的基础上降低1EV曝光,加强绚丽的气氛。同时可以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增加云彩的流动感。<br><br></p> <p><b>需要注意的是:</b>由于光照强度、天气、环境等因素不同,冷暖色调呈现出来的色调也略有差异,因此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多进行尝试各种配色方案。<br></p><p><br></p><p><b>本章总结</b><br><br>拍摄日出日落大片应充分利用色彩对比、景物对比方式提升构图美感:<br><br>思路一:<b>巧用陪体--丰富画面,</b>避免呆板,思路二:<b>中心构图--突出红日</b>,图腾象征,思路三:<b>巧用倒影--更容易出大片</b>,思路四:<b>框住太阳--营造浪漫唯美氛围</b>,思路五:<b>暖色调--与众不同的日出日落</b>,思路六:冷色调--与众不同的日出日落,思路七:<b>冷暖对比--更有视觉冲击</b>。<br></p> <p>11月13日作业布置:<br>一、持续加强对焦、测光与曝光、构图与光影、色彩对比等摄影知识点和相关技巧的综合应用与练习。<br>二、拍摄题材可以多样:自然风光、古镇与都市、扫街与夜景、美食与情调、人像与人文等等,本群秋季开展《秋意无限》主题活动,要注重对作品主题的提炼。<br>三、提交作品的格式:<br>标题:主题要立意鲜明,要有特点与特色<br>摄影:<br>器材:<br>说明:拍摄环境、构思思路、所用知识点与技巧。解读调整工具的使用和调整思路与方法,作品要达到的效果<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