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indent-1">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p><p>10月28日,沂河源学校以小学部三年级为试点,逐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p> 精心准备 <p class="ql-indent-1">第二课堂活动由解校长全程参与,从筹划到组织实施,每个环节解校长都亲力亲为。我校精选有特长的教师任教、并邀请校外志愿者参与特色课程的指导。</p><p class="ql-indent-1">经过近一个多月的准备,课程开设及组织管理逐步完善。第二课堂开课前期,解校长召开专题会议再次强调了开课的相关事宜,小学教务处也制定了开课的计划。第二课堂的任课老师们积极参与,认真准备。唐营老师带领三年级全体班主任为学生全程保驾护航。</p><p class="ql-indent-1">正是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第二课堂才得以顺利开展。</p><p> </p> 多彩课程 <p class="ql-indent-1">我校结合实际教学安排以及学生兴趣爱好,将每周三下午的一二节课固定为第二课堂开展时间。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开设了毛笔字、剪纸、葫芦画、声乐、器乐、曲艺、电脑动画等活动课程。</p><p><br></p> 精彩课堂 <ul><li><b>课程一:书法课——毛笔字</b></li></ul><p class="ql-indent-1">中国人写好中国字,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尽之历史责任,同时也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和发展形象思维能力。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一笔一划写好字,一言一行做好人。</p> <ul><li><b>课程二:手工课——剪纸</b></li></ul><p class="ql-indent-1"><b><span class="ql-cursor"></span></b>剪纸作为一门艺术,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郭沫若先生曾以“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的诗句赞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王美玲老师的课上,一把小小的剪刀,一张张彩色的卡纸,在折折剪剪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创作的能力,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p> <ul><li><b>课程三:美术课——葫芦画</b></li></ul><p class="ql-indent-1"><b><span class="ql-cursor"></span></b>葫芦刻画始于宋代,起源于甘肃,清康熙年间盛行于中原大地,成为朝廷贡品。王氏蒙山葫芦艺术传承可追溯到清末,延续至今已到第六代。我校王静老师作为葫芦画和鲁山石头画的传承人,带领学生们一起探寻宝葫芦的秘密!</p> <ul><li><b>课程三:音乐课——声乐、器乐、曲艺</b></li></ul><p class="ql-indent-1">一个个小小的音符,一首首动人的旋律,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唐文娟老师和王婷老师组织的音乐兴趣班,使学生更加深入的感受节奏美,韵律美,在艺术的海洋尽情地徜徉。</p> <ul><li><b>课程四:信息课——电脑动画</b></li></ul><p class="ql-indent-1">本次信息技术课堂我们主要是以电脑动画为主,让一些在电脑方面有兴趣的同学参加。在上课过程中,宋以霞老师针对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采用“异步教学”法。把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告诉学生,然后以老师辅助讲解,学生自学为主的形式,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p> <p class="ql-indent-1">第二课堂有序开启,活动精彩纷呈,孩子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小天地,那我们三年级的老师们又在干什么呢?</p> <p class="ql-indent-1">老师们利用这宝贵的两节课,认真备课,集体教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探讨,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充分准备。</p> <p class="ql-indent-1">沂河源学校一直秉承“德参高山,智若善水”的教学理念,此次小学部第二课堂等兴趣活动的开展是课堂教学工作的延伸,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举措,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此类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p><p><br></p> <p class="ql-indent-1">“每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让学生学有所长,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倾听花开的声音。</p><p> </p> <p>图文:公维珍</p><p>审核:解文刚 王新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