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冬春季是各类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容易引起某些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经历过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师生和家长对做好个人卫生健康防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p><p> 开学近一个月以来,我校举全校之力大力做好创文巩固提升工作,学校环境卫生和学生养成素养均有大幅度的改善。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家对常见传染病的认识,预防秋冬春季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希望广大师生和家长能够认真学习下列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保障身体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p> <p>一、诺如病毒</p><p> 诺如病毒是什么?</p><p> 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毒,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途径多样的特点,极少量的病毒便可引起发病,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其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每年11月到次年3月都是诺如病毒暴发的高峰期。</p><p> </p> <p>二、水痘</p><p>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为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染,传染性很强,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发病较多。主要表现:出疹前1~2日可有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四肢少,是向心性分布,开始为粉红色针帽大斑疹,数小时内变成点疹,再经数小时变成水疱、结痂,皮疹发展快是本病特点。</p><p> </p><p> </p> <p>三、结核病</p><p> 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开放性肺结核病人排出的病菌是结核传播的主要来源,经呼吸道传播。生活过度疲劳、紧张、抵抗力低下及生活贫困、居住拥挤人群对结核病易感。被感染的人中每10人约有1~2人会生病,即使不马上发病,但一生中都有发病的可能性。一个未经治疗的传染性肺结核一年内传染10~15人。</p><p> </p> <p>四、流行性感冒</p><p> 简称流感(甲流最为广泛),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发病突然、迅速蔓延、发病人数多,流行过程短,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患者,病初2-3天传染病最强,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临床表现:起病突然,可有头痛、发热、畏寒、乏力、面颊潮红及全身酸痛等症状,体温可达39-40℃,持续2-3天后渐降,发热消退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喷嚏、鼻塞、咽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咳嗽、乏力可持续1-2周,抵抗力差者可并发肺炎,或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损害。</p> <p>五、流行性腮腺炎</p><p> 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传染性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儿童易感,成人亦见。临床表现:以耳垂为中心肿胀,向四周扩展,边界不清,皮肤紧张发亮,灼热并有触痛。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出现胀痛或感觉过敏。通常一侧肿大,也有两侧同时或先后肿大者。部分患者在耳下部肿胀前1-2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全身不适等,易并发脑膜炎、脑炎、睾丸炎或卵巢炎、胰腺炎等。</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