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一颗阅读的种子,等待枝繁叶茂的明天——山东省中小学图书馆资源建设与阅读素养提升活动培训侧记

美友17316392

<p>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为进一步加强图书馆配备和应用研究,提升学科教师专业素养与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发挥图书馆育人功能,高密市朝阳小学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山东省中小学图书馆资源建设与阅读素养提升培训活动。三位专家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研究理念,让大家受益匪浅。</p> <p><br></p><p>首先,宁波市阅读学会会长颜务林作了《中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框架》的报告,对智慧图书馆建设进行了讲解,主要培训了中小学智慧图书馆资源建设最新方向,图书馆设计与学校教学有机融合方案解析。</p> <p>孙文静是山东省实验小学教师,曾获山东省“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奖、“全国数字化学习优秀课例评比”一等奖、第二十二届全国教育信息化课例评选一等奖,连续两届在全国名优小学整书阅读课程课例化研究会中执教现场展示课。</p><p><br></p><p>今天她分享的报告题为《种下一颗阅读的种子》,内容分三部分:阅读价值的审视与发现、阅读资源的选择与运用、阅读指导的探索与实践。</p><p><br></p><p>首先,阅读价值的审视与发现。读书是一种上进的学习态度,阅读从普遍意义上来说,可以“长知识,增智慧,养精神,得趣味”,但对儿童来说意义不止于此。从生命成长的视角来看,阅读是帮助儿童认识世界,形成对于人生、对于未来的基本态度和价值观的最主要的路径。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阅读是语文课堂的扩展与延伸,它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无论是从学生的生命成长来说,还是基于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带着学生读书是每一位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非常重要的课题。</p><p><br></p><p>其次,阅读资源的选择与运用。书目的选择应从经典性、适用性、丰富性三个维度进行参考。学校应组成阅读团队制定每个年级的阅读书单,并借助线上平台拓展阅读空间,这样一来,阅读的资源更丰富,阅读的空间更宽广。</p><p><br></p><p>第三,阅读指导的探索与实践。学生在享受书籍的同时,可以学到一些阅读策略。教师应如何指导阅读?孙老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整书阅读的课程课例化、阅读场域的全面立体化、指向表达的读写一体化、阅读评价的多元动态化。</p><p>通过孙老师的分享,愿更多的老师能够在指导学生进行整书阅读教学上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更多的学生能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通过阅读拓展生命的宽度和深度,促进生命的成长。</p><p><br></p> <p>林剑波老师给我们提供了明确的各学科推荐书目,专业性和针对性强,对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林老师还就阅读的的难题给家长们提出了详细的建议,让阅读成为孩子和家长们共同成长的桥梁。学校方面,林老师重点强调以学生为本,确定阅读目标方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家庭和学校共同合力,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受益于阅读。</p> <p>老师们认真学习中。</p> <p>子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们了解了当下图书馆建设发展动态,学习了前沿技术知识,深刻体会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p> <p><br></p><p><br></p><p>编辑: 张少杰 刘翔玲 刘娜 马骏</p>

阅读

图书馆

学生

老师

素养

整书

中小学

资源

山东省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