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30期,我们来了。</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各位家长一如既往,大力支持,半天时间,接龙、购书一气呵成。</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虽然新书没到,但挡不住我们爱你的脚步。从30期招募信息中提取内容,为我所用。新书见面会如期而至。</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五年级第二单元教学目标是快速阅读。这次共读活动正好实战。我做了如下设计:看到题目,你发现哪些信息?你的小脑袋中出现哪些小问号❓</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发现主人公是人和动物后,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了大胆的猜测。</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赵娅辛猜测是遇到大鲸鱼......</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郑桂淼想到他们漂流到一座荒岛🏝️,遇险逃脱。</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王嘉琪的小女生的美人鱼情节,让她的猜测的故事充满温暖💗</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刘震的故事真可谓一波三折😊。</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马音声情并茂,手舞足蹈的讲述,让人身临其境😄</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徐宇晗还没有从《嫦娥奔月》的民间故事中走出来,看到封面的大月亮🌜产生无限遐想。</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单冀云根据画面进行猜测,有理有据,让人不禁称赞👍</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观看百班30期书籍介绍的微视频,孩子们异常兴奋,因为有许多孩子的猜想跟书中介绍很相似,被评为最有作家潜力的学生。有的也有些不甘,因为老师提前剧透啦!随后用29期的阅读单完成第一次记录。</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为了改变“鸡飞狗跳”亲子关系,我布置了共读作业:家长和孩子聊聊封面,谈谈想法。各位家长积极响应。</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周一新书如期而至,但没有时间和孩子们共读,于是我决定把书放一天,吊吊他们的胃口😊。书放在教室一角,心急的小男孩偷偷撕开包装,想一窥究竟😄。周二终于有时间了,正当我找✂️拆包装时,心急的孩子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蜂拥而上😄。是哪些“小馋猫”呢?有图为证😄。</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好不容易分开众人的我把包装打卡,揭开“新朋友”的神秘面纱</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孩子们提议要将新书摆个造型,经过商量摆成了拱桥的形状,他们说:这是连接新知之桥。</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拍照后的发书环节,有个孩子说:“丁老师我给您拍一张,给我们发书的照片吧。”还让我微笑一下。好吧,仔细看看,确实过于严肃。😏共读拉近了师生的距离</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拿到书后,王子硕首先打开书,然后使劲吸了一口气,深情地说:“啊,还是一如既往的墨香味,好熟悉呀。”</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刘宇璇颇有感慨:“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书籍,却是同样的熟悉的味道,好幸福呀!”</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我趁机让孩子们闻闻书香,看看封面,然后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此时的情感。交流后,孩子们纷纷拿起笔在书名页上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签名。</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心急的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孩子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老师您看,这本书的封面上的这个小熊,头上戴的是船长的帽子。”有的说:“老师您看这幅图中,这条船上还刻着三个英文字母呢!”</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宇璇同学把整本书的封面封底打开惊奇地发现,封面封底还有前勒口后勒口合起来是一幅画。</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我顺势而导,请大家看一看前勒口、后勒口的文字,从文字中你又提取到哪些重要信息?</b></p> <p><b>从前勒口中,孩子们得知了这个故事是关于海盗的,有美人鱼,还有等等等等。从后勒口作者的介绍中,孩子们又发现了作者喜欢小动物,喜欢玩纵横的填字游戏、喜欢漫画等重要的信息。同时我们还发现了本书的译者肖毛,他之所以叫这个笔名,是因为他爱猫,像猫一样独来独往。</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吊足了孩子们的胃口,我引导孩子们关注内容:看看目录,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孩子们在目录中发现了与自己预测相似的内容,同时他们还能联系作者的介绍,发现与作者的爱好有关的章节。</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孩子们还发现,书中的某些环节和同学们猜测吻合,那种兴奋劲溢于言表,脸上像开了花一样,我心中充满更多的期待。这应该是孩子们读书的样子,这是我想象中的孩子们读书的样子!</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从目录中孩子们还发现了很多: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标题;带标点符号的标题......当我统计最喜欢哪个标题时,大家不约而同,选择了“用大鱼钓到非常非常大的......”当我追问为什么的时候,他们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后边应该会是什么呢?标题中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一个个问号冒出来。可能是很大很大的一条鱼,也可能是一条小鱼......我让孩子们大胆猜测,这时候孩子们的思维由随意变得有逻辑了。</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看了目录除了惊喜,孩子们生出了更多的疑问。比如,说这个怪兽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漫画呢?还有同学问:怎么文章的第一章开始说熊邀请他上船,那这个小男孩是哪来的?为什么熊要邀请他呢?</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孩子们定完阅读计划后,迫不及待地翻开书读了起来......</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b style="color: rgb(1, 1, 1);"></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晚上作业后,亲子共读是最幸福的时光。</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睡前读书,伴着书香入眠,已经成了孩子们的日常。</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这次新书见面会分两部分进行,我感觉比一次效果要好,有很多很多出乎意料,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教师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及时点拨和指导,将孩子的思维引向深入。我满对这一期的共读充满了期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