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区行,穿越丙察察

天地舆图

<p>地处东亚、南亚、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交汇处的“三江并流”,是为横断山脉主体,深居在南北向的巨型复合造山带中,地壳运动强烈挤压,抬升出地质构造景观与丰富地矿资源。区域内分布着众多高海拔雪山,冰蚀湖泊与冰川丘脊点缀其间。</p> <p>印度洋板块与亚欧大陆在此地碰撞,引发横断山脉的急剧挤压、隆升、切割;高山与大江纵横,由此而形成了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流”奇貌。三江并流是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江在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行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三江并流区域涵盖了西藏东部、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的广大地区。其中,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涵盖范围达170万公顷,跨越云南省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三个市州。</p> <p>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横断山脉南翼的三江并流区域,与缅甸邻隔高黎贡山,政区专名则因怒江干流南北纵贯全境而得称。怒江州辖属4个县市,除兰坪县有少量山间盆地与江河冲积滩外,多为高山地貌下的深谷陡坡,凸呈断裂及穿切构造。包括今州府驻地泸水市(六库镇)。气候环境跨越纬度差异,立体特征明显。其生态要素为:“耕地面积少,垦殖系数低;林业垂直繁茂,生物多样性完善”。人口以傈僳、独龙、普米、怒等小而少的族群衍息世居,生活方式传统且原始。曾经的老州府知子罗镇(属已撤销的碧江县),因避险防灾整体迁移,仅留下了萧条的区划追忆。怒江州闭塞的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为了一片静谧之土,吸引人们前往旅行探寻,商矿求索!</p> <p>我们的旅程,从云南省怒江州府—六库正式开启。</p><p>六库地处云南省西北部,高黎贡山东侧,聚落沿缓台平坡分布,跨越怒江峡谷。按傈僳语意称,“六”作龙,“库”为洞,即寓“龙洞”。这里早期为土司统领地,自元代以降,先后隶属丽江军民府、云龙州,清代中叶改土归流后置“土千总”。今建成区曾相继分属大理府云龙州(东岸)与永昌府保山县(西岸)。民国则在其境统一设立“鲁掌管理局”(后来衍生为泸水设治局及县治),并划入六库,以强化边疆统辖。1974年因原有位置偏僻与交通不便等具体情况,怒江州府遂从山顶上的知子罗村搬迁到这里。2005年泸水县治也迁移到山下,落户在六库镇赖茂村,由此形成了州、市(2016年改设)两级机构同驻一镇的情况。</p><p><br></p><p><br></p> <p>六库镇地跨怒江两岸,州市治所迁移到此后,遂进驻了部分行政机构在老城。老城东岸位于一处宽缓的台地上,西岸则是临崖山坡。建设条件不易,所以对选址特别有讲究。如老城某座新建楼盘,便利用了西岸的缓坡,傍丘修筑,以减少灾害对城市功能环境等影响,并将空间因地制宜的最大化利用。六库镇受制于地形与气候,环境温润潮湿,出产甘蔗、香蕉、芒果、番木瓜等热带农经作物,主导县乡物资集散。</p> <p>六库城区往南端的新拓部分,位居一段坡丘之上。219国道连接老城与新城的路段也从坡上呈高低落差通行。江畔新建了仿古街区,主导餐饮与民宿。左侧山腰间是建设中的碧桂园小区,这家知名地产企业正面向国内各中小城市进行规模化布局开发。这里的城市风貌结合于山地,如同长江沿岸小城—巴东县即视感。</p> <p>六库城区纵依南北向贯连河谷,为狭长带状。新老建成范围之间相隔约3公里,目前南到上江镇,北至片马路口,都属于泸水城市大框架的拓展范围。</p> <p>从六库城区出发向北后不久,我们又折向西行翻越高黎贡山,计划经风雪丫口前往片马口岸。在沿途的一处高程观景台上,眺望自青藏高原奔涌南下之怒江,蜿蜒穿切于河谷壁仞间。</p> <p>怒江东岸的山地人居环境。山腰那段“之”字型道路曲折盘绕,通达山顶缓坝中的小村庄。怒江州全境除兰坪县城外,辖域内几乎都是山地高峡,人居承载力差。但无论在江畔还是山顶,只要有平缓的空间,都会出现村户聚落。少量耕地则分布在聚落周边,以玉米、红薯等旱地农产为主,保障基本生活供给。</p> <p>经过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盘绕,我们来到了海拔3150米的山顶风雪丫口。这座丫口呈态“V”型,地处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鲁掌镇与片马镇交界处的高黎贡山腹地。山顶受季风与寒流的交织影响,年平均气温约6.7度,时常降雪,故又称为“风雪丫口”。</p> <p>风雪丫口西侧的片马区域(含古浪、岗房),虽为中国领土,但因战略位置重要,曾先后被英、日军队侵占,并多次与中国军民发生冲突战争,模糊其主权归属,直到1961年才正式回归中国。而在此之前的1956年中国军队即在风雪丫口设置戍边哨所,以宣誓主权,后被授予了“钢铁哨所—风雪丫口排”的荣誉称号。</p> <p>丫口西侧即景,山脊那头已是一片明媚阳光。沿着这条公路西行约20公里,就将到达中缅国境线上的片马镇,这也是怒江州唯一的对外口岸。因为某些突发原因,前往片马虽无阻碍,但返程会遇到一些麻烦,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此行只到丫口拍摄留影后随即折返,未再往西深入探寻。</p> <p>丫口这里是迎风坡,体感寒冷。片马镇海拔约1897米,从风雪丫口将一路下行约1253米而到达。这次就留点小遗憾,待今后再找时间前往了。</p> <p>丫口目前除道路通行外,还修建了纪念馆,人们在此过往停歇时,可对这里的历史沿革做一番基础了解,感悟戍守边关的理念精神!</p><p>纪念馆内的怒江州地形图,左侧文字还截取了宋教仁对怒江与六库的概貌解读。并特别提到了六库镇的沿革前身—大理府云龙州六库寨。</p> <p>纪念馆内关于风雪丫口所发生历史事件的记述,的确可以了解到很多平常不易关注到的知识。如抗战时期的日军侵入与军民抵抗,抗战胜利后英军与国军在此的军事冲突、五十年代风雪丫口建立的时代背景等等。</p> <p>我们从风雪丫口折返后,正值中午,便顺路来到鲁掌镇午餐。鲁掌镇位于高黎贡山东坡,距泸水市区约30公里。“鲁掌”源自彝语,“鲁”为龙,“掌”为粮,意即龙王恩赐粮食的地方。清代乾隆年间为加强边疆管理,在今泸水市境内的怒江两岸以原土司旧域,设立“土千总”建置:怒江东岸为六库、老窝土千总,隶大理府云龙州;西岸为鲁掌、登埂土千总,属永昌府保山县。民国二年(1913年),土千总废除,将怒江两岸辖地合并设立“泸水行政委员会”,公署初治六库,次年(1914年)迁鲁掌,隶之腾越道。1929年沿边一线设殖边督办,泸水亦辖。1935年改置为“泸水设治局”,1951年正式设县,仍驻治鲁掌。所以从1914年到2004年,鲁掌一直作为泸水政区治所长达90年。</p><p>山脊坡台上的鲁掌镇全貌。</p> <p>既然作为长达90年的县域治所驻地,那么相关行政机构、城市功能遗存则必不可少。</p><p>鲁掌镇西侧的养老院,原“泸水县政府”旧址,县府老房早已拆迁,除了点位,看不出任何痕迹了。</p> <p>附廓在鲁掌镇的自然村落,依坡屯筑,梯层错落。农户门前的玉米,将作为优质饲料使用。</p> <p>一条贯穿鲁掌镇的主街道,彰显出了这座老县城并不久远的年代感。近处拐角端的4层楼房,应该是县城内某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住宅楼,带有一种青砖垒砌下的建筑气质。</p> <p>这条街应该是老县城里的“金融与商务中心”—即按照当前CBD式潮流功能定位。街道两侧集中了税务、财政、银行、通讯等几处机构旧址。</p> <p>位于这条街上的“泸水县邮电局”旧址大门。后来所挂的电信局牌子也未被摘取。泸水县虽然是2005年才搬离鲁掌,但因所处偏远山地,交通不便,城区拓展更显不易,以至于这几十年来并未有太大发展,整个老城风貌看起来仍旧是八十年代的感觉。</p> <p>泸水县工人俱乐部大楼旧址。鲁掌作为县治时,这里拥有农具、五金、木器、建材、砖瓦等工厂,产业工人也大量聚集在此工作与生活,俱乐部便是他们那个年代最主要的休闲活动场所。</p> <p>泸水县新华书店旧址,曾经的文化科普场所。</p> <p>位于老县城中心的灯光球场,当年作为集会、比赛、演出等大型活动的外部场所。而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鲁掌镇的地势落差。在地图上所标注的鲁掌镇,块状框架格局,道路体系在山腰间呈不规则盘绕分布。</p> <p>离开鲁掌后下山,继续沿着怒江峡谷北行。在沿途看到山谷间隙种植的零散稻田。这里处在低海拔的谷地中,容易积温,而又临水,且便灌溉。</p> <p>从怒江河谷北行进入福贡县境后,在匹河乡又折转上山,临近傍晚时,到达了原碧江老县城—知子罗村。</p> <p>知子罗,坐落在海拔约2030米的碧罗雪山梁脊之上,傈僳语意即称为“好地方”。原为一座普通的怒族村庄,通往兰坪、丽江的茶马古道西支僻路也要途经于此,并有驿站停歇(这一点与川滇古道上的‘豆沙关’相似,山下河谷原陆路通达不易,大路通行便选择在了山上,进而促兴聚落)。1912年由兰坪县析置知子罗殖边公署,1916年改设行政区,开启了知子罗的近代化发展。1932年因临靠碧罗雪山与怒江,又改碧江设治局,治所曾迁驻营盘街(今属兰坪),后又回迁知子罗。1950年碧江正式设县,仍以知子罗为县城。1954年成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区(3年后改州),也将州府驻地设于知子罗,这座小山村+老驿站,一度作为了怒江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繁荣热闹。1961至1973年间,又相继开通了保山瓦窑-碧江、碧江-福贡-贡山的公路,使这里的交通环境也有了很大提升。</p> <p>既然作为州府驻地,那么相关的城市功能配套则较为完善。如师范学校、电影放映站、气象台等,都先后在知子罗所设立。1974年怒江州府迁往山下怒江东岸的泸水县六库镇,再到1986年因地质滑坡易导致灾害等情况,碧江县也随之撤销,知子罗的辉煌时代从而结束,再次回归山地村庄的纯真本色。并留存了众多往事记录,由当地人来讲述,需我们去聆听。</p><p>航拍视觉下的知子罗全貌,航拍人 李璜</p> <p>如今知子罗利用老州府与老县城的遗存,营造“记忆之城”的观光旅游项目,主打情怀牌。</p><p>“碧江饭店”是这里一块延续而来的老县专名招牌。</p> <p>知子罗的一条主干道,靠近山脊崖线,很多商贸机构的旧址都集中在了这条路上。</p> <p>老州府设在城中心的山坡上,由这段长石梯相连,两侧多为行政单位、公共事业场所等旧址,如公安局、武装部、州委招待所、州新华书店等。</p> <p>怒江州府旧址,一座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并彰显出与周边建筑不一样的气场,1954-1974,在此办公二十年。现在却成为当地居民的家禽饲养场地。</p> <p>州委正对面是州政府的办公楼旧址,就显得要简朴多了,一股浓浓的国营风。这里也是1949年国共双方代表举行和平谈判,促成碧江政权更迭的历史场所。</p> <p>从行政街的长石梯角落,看碧江故城的山地视觉。故城所在的知子罗村,如今依然保持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格局和风貌。陈旧的街道旁,青砖白墙的建筑让人恍然回到过去,也让时间在这里记忆凝固!</p> <p>碧江故城的地标建筑—八角楼。曾经的县图书馆,共有三层,目前改建为了怒族博物馆,我们到达时,临近傍晚,早已闭馆。前边是小型体育场,故城内举行活动、集会的露天场所。</p> <p>知子罗政区今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的一个行政村,文保单位目前也仅为县级。其在宣传上,则重点突出了“州府驻地”的功能,而这也是知子罗一个高光鼎盛的时代!</p><p>1986年碧江县建制撤销,老县域一分为二,原匹河、子里甲、架科底三乡划归福贡县;原洛本卓、古登两个乡划属泸水县,泸水与福贡以碧福公路大桥为界(此桥已历经三代:1960、1992以及正在新建的一座)。知子罗由州府驻地直降为了一个村落,也成为中国行政区划史上的一大奇观。</p> <p>离开知子罗时,天已黑尽,我们在半山腰的老姆登村简单晚餐后,连夜下山,又沿怒江峡谷公路前往福贡县城休息。次日一早,天空阴雨,鸟瞰福贡县城全貌。</p><p>云南省西北部的福贡县,地处怒江峡谷中部,隔高黎贡山与缅甸相壤,并通过众段垭口通连。因嘉言祈福,得名福贡。原称上帕,1950年由设治局改县。此地人文受境外影响,多布建教堂。县城位于怒江东岸一处缓台上,空间密集紧凑。福贡县域狭长,人居环境不易,山谷田间零散农耕。而受南翼水汽涌入,境内雨雾潮湿,生态植被完善。</p> <p>从福贡县城出发后,继续沿着怒江峡谷北行,沿途经过了石月亮乡。“石月亮”是在怒江西岸高黎贡山某峰脊顶部一处由喀斯特溶蚀作用所形成的石灰岩“穿洞”景貌,因外观酷似明月高悬崖壁,故名。关于石月亮景观本身,我们未做太多关注,只知道带有很多傈僳族的民间传说与典故。位于石月亮“穿洞”峰顶的怒江东岸,有一座原称“利沙底乡”的聚落,后为傍附景观而提升知名度,遂改现名(石月亮乡)。“利沙”是一位怒族头的名字,“底”则是傈僳语“小平地”的意思,即“怒族头人利沙居住的小平地”。老利沙底乡依怒江峡谷的坡丘修筑,而后又在靠近怒江东岸的台地上,规划新建了整齐的移民新村,主要为搬迁世居于山上的贫困村民所进行统一安置。</p><p>石月亮乡北侧,怒江在此遇逢山谷,突然收窄。这个角度让我想起了重庆近郊—白沙沱与石场的空间对应关系。图中的石月亮乡如同白沙沱(小南海),峡谷如似长江猫儿峡与成渝铁路石场火车站,俨然呈缩小版。就差两座飞跨怒江河道的桥梁了。</p> <p>石月亮小峡谷北侧,雨后青耸的山峦云雾袅绕,怒江仍蜿淌奔息,惊啸这片西南静谧之地!怒江在中国众条河流中,尚未修建大型水电设施,也许考虑到了下游国际间的综合因素等影响。所以在怒江滇西段,都是在河畔山脊上建设小型水电站,就近供给需求。</p><p>左侧缓台上有一座小村落,索桥处是“远征军回国渡口”。1942年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在经历第一阶段的失利后,相继撤退,其中第五军所辖的96师一部官兵,经胡康河谷(江心坡),翻越高黎贡山,回到福贡。这处渡口就是他们回国后跨越怒江的地方,其中之艰难与困苦,堪为后世纪念!</p> <p>怒江河谷中段的山峡风貌,西岸山脊上均有通往缅甸的垭口与驿道,如“支匹山口、念息山口、格西山口、古基皮山口”等等,两地边民的频繁往来,自历史延续到了当今。</p><p>怒江河谷的土地资源与承载能力非常有限,都是在峡底相对平坦的近水台地上或山腰缓斜空间中筑造村落与垦植农田,人居环境艰辛。两岸曾经还靠溜索沟通,现在大都修建了跨江桥梁,部分溜索只作为旅游体验项目进行保留。从2017年开始,云南省在此投资修建了“怒江美丽公路”项目,该路段南起泸水市城郊小沙坝村,纵贯怒江州主体,北止贡山县丙中洛镇,全长约286公里。怒江美丽公路已于2019年12月底全线竣工,并在贡山县捧当乡分路到德钦县,可游览香格里拉、飞来寺、雨崩村、梅里雪山等著名景区,同时也接入了G214国道(滇藏主线)。而由丙中洛折往西北,则与著名的穿越路线—“丙察察”通连,目前还构筑为了G219国道的重要组成(新疆喀纳斯-广西东兴市)。</p> <p>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怒江州最北端的贡山县。贡山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北靠西藏,东邻缅甸,以境内高黎贡山而得名。唐宋为南诏及大理辖域,元明属丽江路/府旧地,清代改土归流后属维西厅(今迪庆州维西县)。1912年置菖蒲桶殖边公署,治今丙中洛打拉组;1918年首置“菖蒲桶县佐”,实属丽江县;1935年改置贡山设治局。1949年政区迁驻茨开(今址)。1950年正式设县。1956年成立自治县(独龙族+怒族)后,遂划归怒江州,为该州最北端之县域。贡山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境内山峡风光绚美,拥有怒江第一湾、丙中洛、秋那桶、独龙江等乡野游览景区。县城位于怒江西岸的坡丘上,城市依山修建,格局显错落,极富层次感,街区框架比福贡县城较大。我们在贡山简单午餐后,就继续往北前往丙中洛,并打算在当天傍晚赶到察瓦龙镇休息,由此也即将踏上本期探寻的主题内容—丙察察公路。</p> <p>在到达丙中洛之前,瞰观“怒江第一湾”。怒江自青藏高原奔涌南行,跨藏原入滇谷,穿切着横断山脉之壁立峡仞。因受制于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的峰峦阻隔,江水曲折急转,环绕岸畔坡丘,侵蚀出一个半岛状大河湾(主体为凹岸侵蚀,也有凸岸堆积的现象),称其为“怒江第一湾”。弯核(半岛)上分布着村庄(坎桶自然村)与农田。作为知名热门景点,“怒江第一湾”在丙中洛共有两处,相隔约2公里,均呈态半岛。但都是为配合观光拍摄所营造的视觉景观。另在丙察察公路西藏境内,怒江还有一段V形河湾景点。所以丙中洛这里的“怒江第一湾”并非具有地理角度上的唯一性。</p> <p>丙中洛镇附近的另一处“怒江第一湾”观景点,位于传统“第一湾”北侧,地势相比传统第一湾更高。弯核半岛为基岩构造,岛侧为石崖峭壁,少有泥壤堆覆。岛上是扎那桶自然村,周围森林丰茂,聚落集中,以传统农耕为生存方式,另有索桥通连外部。</p> <p>眺观丙中洛镇全貌。丙中洛位于贡山县北部,怒江西岸的一块台地缓坝上,于2011年撤乡改镇,其地名来历结合了藏语及傈僳语。“丙中”藏语意即“藏寨(村)”,“洛”则为傈僳语“地方”,连贯俗称“藏族人的村子”。这里世居着怒族、傈僳族,清代中叶有部分藏族沿茶马古道迁徙来此落户,而后各民族间相互交融,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人文风情。丙中洛场集海拔1750米,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北进等影响,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约1200-1400毫米),另还有约260天左右的无霜期,储水与积温条件适宜稻米类农产耕植,同时也作为了贡山县的粮食生产基地。丙中洛还出产铅锌与羊脂玉大理石,生物矿藏资源亦丰富。近年来随着户外旅游火热兴起,怒江州静谧、峻美的风光吸引了大众游客前来行摄观览。目前丙中洛的功能如同川西新都桥、川主寺、冷碛、磨西等城镇,主导旅游集散,与周边丽江、香格里拉等传统景点相结合。</p> <p>丙察察公路的起点即在丙中洛,我们继续北进,正式踏上主题旅程,力争晚间赶到察瓦龙。怒江依然伴随着我们而行,村落与农耕均分布在河畔相对平缓的地势中,彰显出一派世外桃源般的唯美景象。</p> <p>过石门关后,还探寻了茶马古道的一段西支僻路。茶马古道滇藏段的主线位于大理-丽江-中甸,经盐井到达藏东芒康。怒江这段属西侧的支线僻路,从六库北上福贡、贡山、丙中洛,入藏至察瓦龙,再越伯舒拉岭众垭口,进入藏南林芝地区。怒江岸边的茶马古道开凿于河谷崖壁间,地势险峻,通纵贯延。附近还有一座雾里自然村,茶道阡幽途经处,如似仙境入画来!</p> <p>丙中洛镇秋那桶村,这里是进入西藏之前,云南境内的最后一座行政村,目前也正通过打造传统民族村落,发展旅游观光。</p> <p>丙察察公路的滇藏省际交界处,我们由此进入西藏。左侧告示牌,带有区域化的政治色彩。</p> <p>怒江在秋那桶(亦称“青拉桶”)流入云南省。水质监测断面是指“为监视和测定水质状况而在水体中设置的采样断面”,并布设有采样垂线与测点,同时还要考虑水文、流量及河道等特征。怒江河段尚未修建大型水电工程,流域内(特别是中上游)几乎无工业设施,仍保持着那一份生态原貌。</p> <p>丙察察公路的里程指示牌,这条全长约305公里的路,将带领我们探寻秘境深闺。丙察察公路,为云南连接西藏的第二条省际主线通道。南起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折向西北行,穿越横断山脉,经察瓦龙、目若等村镇聚落后,抵达西藏林芝市察隅县。丙察察公路初建于2009年,原为县乡便道,目前已纳入新219国道的组成路段,但尚未进行全面硬化,沙土碎砾铺面,车行坑洼颠簸,还会时常出现滑坡、落石、塌陷等自然灾害,穿越者需要有丰富的自驾经验。近年来丙察察公路多被自驾爱好者广泛宣传,逐渐成为进藏热门挑战路线之一。</p> <p>从滇藏界进入西藏境内后,沥青路面就已结束,再北行约10公里即设有检查站,接下来一直到察隅,都将面对沙土砾石的道路状况了。只有底盘高,越野性能好的车辆才便于自驾通行。西藏东南隅,附近山体植被仍受南翼印度洋水汽影响,凸显林木葱茂。</p><p>前方聚落为丙察察公路入藏第一村,位于怒江东岸的松塔村。</p> <p>我们在颠簸中接近入藏后第二处怒江东岸聚落—龙布村,村子的房屋与农田均垦筑在河畔坡台上。</p> <p>丙察察公路西藏境内的“老虎嘴危岩”。在某些自驾路书的介绍中,对老虎嘴的提及率非常高,主要缘于这里“傍山临江”的险峻地势空间。这一带的地质主要以石灰岩断层为主,会经常发生落石,阻断道路通行。因为过于险要,老虎嘴这一段傍山公路已被废弃,并修建了一座隧道,还对隧道两侧路面做了硬化,这也是目前丙察察全线(除乡镇聚落外)唯一的短距离硬化路。</p> <p>怒江在这里穿切山脉,并拐了一个V字型的大河弯,此地亦被打造成为“V型峡谷”景区。这处V型峡谷附近多是中高山地,阻挡了南翼水汽的涌入,而自滇西怒江伴随延伸的雨带也渐缓结束,干热气候更愈发明显。丙察察公路便开始进入了第一个地貌单元—怒江干热河谷。</p><p>“干热河谷气候”是由特殊的地貌环境,所形成的一种局部气候特点,成因复杂且综合。当这些地区出现水汽凝结时,引起热量释放和水汽湿度降低,并使空气温度增加。在地形封闭的局部河谷地段,水分受干热影响而过度损耗,这里的森林植被难以恢复,缺水让大面积的土地荒芜,河谷坡面的表土大面积丧失,露出大片裸土和裸岩地。</p> <p>丙察察公路上著名的“大流沙”地貌特征,褶曲“向斜”,目前也成为了沿途一处标志性景观。在怒江干热河谷地带,白天受日照强烈辐射,岩石破碎风化。进入夜晚后,随着温度降低,温差加大,岩石表层与内部“热胀冷缩”,极易出现裂隙,并导致落石滑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块巨大的滑坡体,其落差高度约200-300米。所以车辆通过大流沙路段时,具有一定风险性,需加强观察,尽快通过。</p> <p>从丙中洛到察瓦龙,我们一路颠簸,耗时4个钟头,终于在下午17点30分进入场镇,今晚在此休息,明天继续行程。</p><p>远眺大山深腹中的察瓦龙镇。</p> <p>丙察察公路的重要节点——察瓦龙镇。此地藏语意称“炎热的峡谷”,位于察隅县南部,东靠梅里雪山,西傍伯舒拉岭,聚落地处怒江东岸的高台上,也是丙察察公路沿途最大的集镇,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可为途经者提供食宿补给,但消费昂贵,特别是节假日期间。</p><p>航拍视觉下的察瓦龙镇全貌,航拍人:李璜</p> <p>G219国道“6666”里程标,位于察瓦龙镇北侧约500米处。按照国道新起点,从新疆喀纳斯出发到这里正好为此里程。因为“6”寓意顺利,所以在这块里程牌上便有了一丝特殊点缀。</p> <p>察瓦龙还有一条北行至昌都市左贡县的公路,即“丙察左线”(左贡可接入G318川藏南线)。根据一些资料显示,那条路更为险峻艰辛,就连专业的自驾穿越者也需谨慎前往。</p><p>丙察察与丙察左两条公路的岔道口,位于察瓦龙镇北侧约1公里。</p> <p>次日天色刚蒙蒙亮,我们就离开察瓦龙镇,继续踏上探路行程。从察瓦龙镇到目巴村,依然沿着怒江河谷而行,不过都是一路下坡,海拔也在降低。</p><p>凿筑于怒江东岸山腰间的丙察察公路。</p> <p>远眺怒江岸台上的左布村,远离水源,农耕以玉米等旱属作物为主。</p> <p>往南回望察瓦龙镇方向。下端是从丙察察主线分岔通往邻近村庄的公路,在如此偏远的地方,也几乎实现了道路“村村通”。正因为这样,使丙察察的主线硬化有所推迟。但从工程环境角度,采取“先里后外”的统一改造方式,亦非常可行。</p> <p>穿行在丙察察公路上的自驾车队,均来自于全国各地。多以越野车辆为主,偶尔也有底盘较高的轿车、面包车等。丙察察线路不仅只是自驾观光客游览,还有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大货车通行往来。</p> <p>丙察察公路从海拔约1920米的察瓦龙镇一路下行,来到低矮的河谷深处。这段路紧贴湍急的怒江岸畔,附近山体时常会有落石发生。再往前翻越几处小坡丘后,就是怒江大桥了。</p> <p>丙察察公路的“怒江大桥”。大桥那头,就是目巴村,河谷路段也将结束。</p> <p>怒江大桥处也是支流玉曲河(右)汇注干流的地方。玉曲河发源于西藏昌都市类乌齐县瓦合山,流经洛隆、察雅、八宿、左贡等地,在察隅县察瓦龙镇目巴村入怒江,全长约443千米,流域面积约9380平方公里,河道多途经高落差峡谷,奇耸险峻!</p> <p>过怒江大桥后,丙察察公路即开始攀升上山,进入到了山间一段宽缓的槽谷中,怒江也与我们分别,待几天后再次见到时,已经是在川藏线上了。</p><p>怒江西岸,目巴村的盘山公路景观。</p> <p>盘绕上山后,来到一处宽缓的山间槽谷中(让舍曲谷地)。丙察察公路由此也进入了全线第二大地貌单元—槽麓原始森林(‘山麓+槽谷’的合称)。</p> <p>雪山融水下的“让舍曲”,涌淌流经这一大片槽麓森林,仿佛置身于绿野仙踪之感,让游客陶醉在宁静盎然的生态林野中。</p> <p>这一带是高黎贡山由云南向西藏的余脉延伸,北连伯舒拉岭,在藏南察隅境内构筑起海拔约2000-5000m不等的“高落差、深切谷”型横断山体峰群。经历了第四纪冰川侵蚀等作用,构造出“山险、谷深、坡陡”类地貌特征。高山如同屏障,即阻挡了西北寒流侵袭,也留存住了印度洋西南暖湿水汽,使得这片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区域,覆盖着丰富的亚热带原始森林植被,主要以高大乔木+常绿阔叶林、松枝针叶林为主,也有针阔混交林与灌木丛。</p> <p>由于此地森林资源众多,在以前缺乏有效管理的年代,就出现了锯、伐等行为及场所。后来不允许随意砍采林木,生态植被亦得到有效的保护,相关场所也随之关闭。如沿途这处锯木厂,现在就作为可提供食宿的驴友驿站,外侧还贴满了全国各地驴友组织的大旗。</p> <p>原始森林里,一处U型的山谷。植被沿循山体自下而上,随海拔落差而垂直分布。</p> <p>离开原始森林后,海拔急剧攀升,岩石裸露户外。在此我们又进入了全线第三大地貌区—山地雪域高原,植被多以苔藓类为主。丙察察公路沿途将翻越三座4000米以上的垭口,这是第一座—海拔4636米的“雄珠拉”。垭口顶端均为冷暖气流的交汇处,容易积雨,特别是这一带多受印度洋水汽北进等影响,尤其明显。</p> <p>从雄珠拉垭口下山后,很快便到达了目若村,这里是丙察察线察瓦龙—察隅县城之间最大的村社聚落与食宿补给点(政区隶属仍为察瓦龙镇)。街市上有多家饭店、旅馆等,还设有观景台,可瞰览目若村全貌。我们那天也在这里简单午餐,然后继续赶路。</p> <p>目若村西侧不远,有一块宽缓的坝子,从这里可分路南行,去往日东村,那边靠近缅甸,更显自然秘境。据说还规划了一条从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沿边界而通达日东村的公路,今后如若建成,将是又一条自驾爱好者的穿越之路,并作为滇藏西线的辅助通道使用。</p> <p>丙察察公路沿途第二座垭口—海拔4498米的“昌拉”,公路盘绕而上垭顶,这一片已属于藏南伯舒拉岭山脉。</p> <p>下午时分,我们到达了丙察察公路沿途海拔最高的垭口—益秀拉(4706米),这也是全线三座4000米以上垭口的最后一座。垭口顶端还有一处小型海子湖。至此丙察察公路的艰辛挑战已基本结束,我们沿着山麓一路而下,前往察隅县城。</p> <p>丙察察公路在察隅端的起点—桑久村,在此与G559国道相连,往北可到然乌湖接G318川藏南线,往南可到墨脱,并绕行去林芝。</p> <p>丙察察公路全线示意地图,制图人:李璜。我们于早上7点从察瓦龙镇出发,约下午17点30分到达察隅,再加上之前从丙中洛前往察瓦龙的4个小时,全程穿越丙察察公路理论需14个小时。沿途道路除老虎嘴一段约1公里外,均未硬化,全是沙土碎石,行程多颠簸,特别需注意安全以及对车辆轮胎方面的保护。</p> <p>察隅县城很小,块状长方形,共有两条主街,一条为公路过境,另一条集中了政府机关、日常生活机构等场所(商店、饭馆、医院、学校、书店、车站等)。察隅河支流桑曲贯穿城内。街上除百姓外,现役军人较多,因为这里靠近军事状态下的边防线(非固定国界),国防卫戍意义重大!在察隅我们还看到了一家名叫“兵之王”的奶茶店,由一位转业军人所创办,总部位于四川德阳,在这类以军人居多的偏远小城拥有很大消费力,排队购买的人群,多是外出休息的年轻官兵们。</p> <p>察隅县,藏语意为“人(部落)居住地”,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横断山脉核心。清代设置“桑昂曲宗”,民国改称“科麦县”,六十年代更名“察隅县”至今,目前隶属林芝市所辖。县域东邻云南省,南接缅甸与印度两国,总面积3.16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约2800米,地势北高南低,依次呈显“高山-峡谷-缓丘”形态,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故有“藏地小江南”之美誉。察隅也是一座边防重镇,南境现为控制薄弱区,具有人文、政治环境上的特殊性。</p><p>察隅县城的文化广场,遇逢节假日期间,广场上正在举行县域招商会,同时还安排了藏族特色舞蹈表演,吸引当地民众与外来游客观看。</p> <p>当晚在察隅县城休息住宿,次日计划经然乌湖,接入G318川藏南线一路返程。北行然乌之前,我们选择南行一段,前往下察隅方向看看。因为那边更靠近中印军事控制线,而下察隅镇还需要办理边防证后才能进入,所以我们最南端只到了距下察隅镇约6公里的边检站,那里也是桑曲与贡日噶布曲汇合后同称“察隅河”的地方。从察隅到下察隅约60公里,沿着桑曲河一路向南,地势倾呈下坡。察隅县城海拔2330米,下察隅镇(驻地沙琼村)海拔1548米。这一带多受西南印度洋暖湿水汽影响(沿察隅河谷北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繁茂,降雨量大,无霜期长,且适宜农产耕植与物种繁息,稻米果粮丰庶田园。</p><p>察隅县城到下察隅之间的“巴噶村”,气候湿润,桑曲河畔种植着稻田。</p> <p>当桑曲拐过这座峡谷的豁口,便跟察隅河相汇了。早上飘着小雨,天空云雾缭绕,周边生态环境下的绿色植被,使游客乐享大自然所带来的清新惬意。</p> <p>峡谷豁口的南侧,如似“关隘型”天险。单纯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看,这里地势北高南低,中方便于扼控防守,察墨公路也可快速保障兵力集结与后勤物资输送。而在峡谷豁口的北侧,实际就驻扎有部队。</p> <p>察隅河大桥,雅鲁藏布江一级支流—贡日噶布曲在此左纳桑曲后,汇称“察隅河”,沿途海拔逐次降低,地形空间已非传统高原,而是亚热带的山地风貌了。</p><p>位于桑曲峡谷豁口的小村庄。</p> <p>察隅河上游方向,即“贡日噶布曲”,源流岗日嘎布山脉的冰川融水,也称为西支,在察隅河大桥与源自伯舒拉岭的桑曲(东支)汇合。</p> <p>察隅河下游方向,贡日嘎布曲在此汇纳桑曲后,涌淌南下,经“松古、瓦弄”到金古底,流入特鲁河(中印传统边界河)。不过这片区域大都是印控区范围(属1962年战争遗留问题),环境虽好,却已分离(特别是瓦弄,一座较大规模的城镇)。国内民众暂无法正常前往。</p> <p>由于下察隅镇因特殊情况无法进入,我们再次折回察隅,午餐后启程北行,赶往然乌湖。沿途翻越了“德姆拉山垭口”(海拔4900米)。这座山口为伯舒拉岭之组构,即是昌都市八宿县与林芝市察隅县的政区交界处,也是藏南亚热带气候与藏东高寒气候的分界岭。印度洋水汽贯涌到此,因山势高峻,无法继续北进了,便在山口两端形成了不同自然环境下的风貌特征:察隅境内水润林密(植被多针阔混交林),江南映画;八宿境内山岭苔甸,荒石丘原。</p> <p>到达然乌湖后,我们未做停留,顺势进入了G318川藏南线,一路东行返程。途中在八宿县境内看到一座位于高山下、缓台上的植被与聚落,还有流水侵蚀出的沟壑痕迹。植被与聚落在这里形成,一定会有水源作为生存支撑。而缓台交通不便,更增加了聚落人群出行的难度。也许村里人大都世居于此,诠释着那份乡土间的守候。</p> <p>318国道怒江大桥,众多走318线的途经者会来这里进行瞻仰。关于这座大桥的故事可以搜索了解,故不再复述。怒江也是三江并流形态中,由西往东的第一江。</p> <p>在“三江并流”的地貌形态中,金沙江折转东行,承驳长江;怒江、澜沧江仍并伴南下,终入南洋。这个区域的自然与人文均丰富多彩,像318国道川藏段就分别横跨三江,在穿越了横断山脉的无数峰岭与垭口后,由平缓的四川盆地,攀升至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基于交通角度,构筑视觉美景!</p><p>自从丙察察公路的目巴村分别后,仅时隔一日、我们便又在318国道上遇见怒江了,依然波涛潺涓,激荡奔涌!</p> <p>过怒江大桥后不久,318国道即开始翻越业拉山,著名的“怒江72拐”就位于业拉山西侧。我们此刻正在横断山脉与三江并流的腹地行进着,终于在傍晚擦黑时分,登绕至海拔4618米的业拉山垭口,垭顶平台上可瞰览怒江72拐的全景风貌。当天我们在邦达镇晚餐(此行晚餐的海拔最高点),并赶到左贡县城住宿(此行住宿的海拔最高点)。左贡县也是之前所提到的“丙察左公路”终点,从察瓦龙镇出发时,就拍摄了前往左贡县的分路指示牌,现在我们却绕行了一个大圈子而来到这里。</p> <p>从左贡县城出发向东,将翻越川藏南线海拔最高的东达山垭口(5130米,也是我们此行途经的海拔最高点)。东达山还有一个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即:中国境内“太平洋流域与印度洋流域的分水岭”。随后海拔稍势降低,进入“他念他翁山系”南侧的觉巴山,川藏南线在这一段凿行于山脊崖壁上,也是全线最危峻的路段之一。觉巴山垭口海拔3940米,顶端平台可远瞰澜沧江,也是三江并流在横断山脉的中间一条江。过了觉巴山,由左贡县进入芒康县境内。</p> <p>从觉巴山垭口盘绕而下,到达澜沧江边的如美镇(属芒康县)。与川藏线上的众多城镇一样,如美肩负着交通干道上的客流集散,为过往游客、司机提供食宿。关于澜沧江,我们此行第一天在接近六库镇下道的地方,就跨越了澜沧江(杭瑞高速目前通达六库的收费站也叫‘澜沧江’),并在江边一家饭馆晚餐。几天后又再次遇逢,可谓“横断三江,精妙地理”。</p> <p>从如美镇东行,将盘绕海拔4438米的“拉乌山垭口”,这个垭口相对比较平缓,顶端为伏坡与草甸,下山后进入G318川藏线与G214滇藏线交汇处的芒康县,中午我们在此简单午餐,又越岭了几座小垭口后,来到了川藏交界处的金沙江畔。G318线金沙江老大桥建于1964年,地跨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但在2018年11月,因山体滑坡而导致白格堰塞湖大规模泄洪,湍急奔涌的水流将金沙江老桥冲毁,318国道也一度中断。后由驻军紧急抢险,并在老桥南侧约600米处搭建便桥,以让社会车辆临时通行。目前新大桥也正在建设中,未来将继续担负扼守千里进藏公路的平安通达。</p><p>金沙江大桥西藏芒康端,由武警交通三支队修筑的金沙江大桥抢通纪念碑,石碑后侧有大桥自冲毁到抢通的文字记述。西藏的公路大都由武警交通部队在负责维护管理。</p> <p>站在便桥中间感受金沙江之流速,顺势眺观北侧上游方向,建设中的“巴塘水电站”也位于上游。左侧聚落是西藏芒康县境内的朱巴龙乡。在老大桥修建之前,两岸设渡口,泊船而通行。岸畔小聚落均称其“竹巴笼”,按藏语意即:“船夫居住的渡口”。后为作出区分,西藏芒康县境内改称“朱巴龙”,四川巴塘县境内简称“竹巴龙”,目前川藏两侧聚落都设立了乡治,隔江而相望,只是“同音同意不同属”。</p> <p>南侧下游方向,蓝天白云映衬激流奔涌,更带来了一丝磅礴之观感!</p> <p>站在便桥上回望西藏境内的高山。两岸在1955年以前同隶辖于川边特别区、西康省(之后升格,但昌都地区仅为名义辖域,实际仍由西藏地方政府所管)。1955年西康省撤销后,以金沙江为界,两岸分别划属川/藏政区。半山腰上的横幅标语是“昌都解放70周年”,正好对应东岸的“甘孜建州70周年”。</p> <p>金沙江大桥处是G318川藏南线上一段相对低矮的空间,无论从前往或到达,都将翻山越岭盘绕而至,“川缓藏陡”是两省区交界处最显著的地貌特点。1950年11月,西康省以甘孜为基础,成立了“藏族自治区”,1955年西康省撤销后更名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若算上前5年,今年恰好70整。</p> <p>从金沙江大桥东行约30公里,盘绕长段上坡后,便进入巴塘县城。当时正逢大雨,未做停留,仅在车上匆忙一拍。巴塘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隔金沙江与西藏相邻望。清代置巴塘宣抚司;清末为川滇边务大臣驻地,并升格“巴安府”。民国初废府而改巴安县,先后隶属川边特别行政区与西康省,1951年更名为巴塘县。巴塘,藏语意为“绵羊声坝”,藏族传说以绵羊叫声为吉祥。县境多呈丘状山原地貌,空间落差明显,拥有广袤草场,牧放牦牛、羊、马、骡等。农产青稞、小麦、玉米,另以苹果、花椒著称。巴安府(巴塘县)在清代时就有不少传教士来此建教堂、办学校,也是川西康区接受近代化程度较高的地方。</p><p>巴塘之后进入G318国道四川段,属于大众旅行中的热门区域,故未再做记录。至此我们以丙察察公路为核心,环绕“滇川藏”三省区的地理探访行程就基本结束了。此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横断山脉的磅礴与险峻,这一地貌形态,虽造就了无数美景风光,却为基础设施工程,带来诸多禁区,以致于西部边疆地区常年处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境地,也在一些国际事务的争端中处被动局面(当然近年来亦有很大改观)。所以横断地理现象,我们在观看自然景致、感受民族人文的同时,也应在交通、国防、灾害、扶贫等方面去展开多角度的综合思考,以提升旅程的学习价值!</p><p>雨中的巴塘县城,这场秋雨从金沙江东岸就开始下起,一直伴随我们到达康定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