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个园,扬州最富盛名的园景之一,环境优美,景观独特。</p> <p class="ql-block">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之一,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家宅。</p> <p class="ql-block"> 黄至筠祖籍浙江杭州,他与晚清著名徽商胡雪岩一样,同为“红顶商人”,都是钦赐正二品顶戴。在位40余年,建造个园就花了20年时间,耗银600万两。</p> <p class="ql-block">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题。中国古建筑大师罗哲文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万里长城保护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 个园为什么不叫黄园,而称个园呢?原因是园内池馆清幽,竹子成林,而且遍布不同的角落,竹叶的形状就像“个”字,因此称之为个园。对了,你仔细看一下汉字的“竹”字,是不是觉得和竹叶的形状很像呢?实在感叹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也感叹造园主的非凡情志。</p> <p class="ql-block"> 其实这样解释对于200多年前建造的个园,园名因竹为“个”实在是有些牵强,因“个”字是简体字,200年前还没有简体字,那时个字应为繁体“個”。所以园名“个园”的解释还真值得商榷。</p> <p class="ql-block"> 正如苏轼所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足以可见竹子在文人墨客心目中,是多么脱俗的存在。如果这样解释园名何为“个”便很有文人情趣哦:“因为个园里面有特别多的竹子,所以这里看上去比其他园林更加清雅,有一种恍若世外的感觉。个字,也是取一半竹的意思”,是蛮有道理的。</p> <p class="ql-block"> 扬州最著名的园林是个园和何园,前者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和苏州拙政园、承德避暑山庄、北京颐和园齐名。</p> <p class="ql-block"> 个园门外和园内可以看到中国四大名园的标志,对于这个称号,民间是有争议的,在有的版本里,扬州并没有园林入选四大名园,个园的位置被苏州留园取而代之。</p> <p class="ql-block"> 从非专业角度个人审美看,留园不如个园,个园不如何园,甚至于予认为苏州“狮子林”都比“留园”好看,但从专家看“留园”古园林建筑地位是很高的。</p> <p class="ql-block"> 官方没有定论,即古建筑大师罗哲文都题“个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那一定是有道理的,不过本人认为个园不如何园好看。</p> <p class="ql-block"> 个园的整体布局采用古典园林前宅后园的传统形式,在造园上以竹石为主。植竹以品种丰富为旨归,万竿千姿,蔚为大观。</p> <p class="ql-block"> 从北大门入园,一进园门,便进入了一个由万竿修竹围成的世界。在这里,竹是园中的精魄,园中的灵魂。据介绍,个园中现有竹60余种,近20000竿,分为观秆和观叶两大类型,是目前扬州城内最佳赏竹处。</p> <p class="ql-block"> 个园是一处典型的私家住宅园林,全园分为中部花园、南部住宅、北部品竹观赏区。</p> <p class="ql-block"> 从住宅进入园林,首先看到的是月洞形园门,门上石额书写“个园”二字。园门后是春景,夏景位于园之西北,秋景在园林东北方向,冬景则在春景东边。</p> <p class="ql-block"> 个园假山概括了所谓“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以及“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画理,再配以“宜雨轩”、“抱山楼”、“拂云亭”、“住秋阁”、“漏风透月轩”等等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加之古树名木点缀其间,更显得古朴典雅,幽深雄奇。</p> <p class="ql-block"> 个园中最大的特色便是"四季假山"的构思与建筑,在面积不足五十亩的园子里,开辟了四个形态逼真的假山区,分别命以春、夏、秋、冬之称。整个园子以宜雨轩为中心,游人沿着顺势的方向,可尽览四季秀景。</p> <p class="ql-block"> 从用石极奇的角度上讲,个园采用了不同质料的石料,体现不同的季节,以竹石为主体,以分峰用石为特色。</p> <p class="ql-block"> 十二生肖石象征春天,太湖石象征盛夏的江南景色,黄石烘托秋天群山的挺拔,颜色洁白的雪石突出冬日里积雪未化的寒冷感觉,各具特色,表达出“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的诗情画意。个园旨趣新颖,结构严密,是中国园林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 2013年,电视艺术片《扬州个园》在美国获得了第46届休斯顿国际电影电视节本类组别最高级别的“worldfest雷米奖”。 </p> <p class="ql-block"> 抱山楼是座七楹长楼,艮跨一夏秋两山之间,两山东西依楼而掇,有多条山径直通楼上,抱山楼在空间上连接两山,楼前长廊环绕两山于胸前,这是抱山楼得名的由来。在抱山楼长廊上可共赏夏秋两景,因此被今人戏称为“时空隧道”。楼下走廊的南墙上,镶嵌清人刘凤浩撰写的《竹石记》刻石。</p> <p class="ql-block"> 初到抱山楼时,看到有游人行于楼上长廊,遂进楼内却找不到楼梯,经老伴提醒原来上楼必经夏山或秋山,进得假山方见石阶,沿假山石阶才能上得楼来。</p> <p class="ql-block"> 个园的特色,除了修竹,还有假山。个园的假山采取分峰叠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的石头,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号称四季假山,实乃国内园林惟一孤例。</p> <p class="ql-block"> 这一侧的假山便是夏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清漪亭</span>;个园清漪亭是一个六角小亭,挺拔端庄,可揽全园风光。清漪亭的周围,布置了许多太湖石,而太湖石的外面又被一弯绿水所环抱,清漪亭便在重重拱卫之下凸显娇美。 </p> <p class="ql-block"> 听路过的导游讲四季四山,豁然开朗。春山有各种各样动物的造型叠石,夏山有池塘,有寓意紫气东来的大片紫藤,穿过长廊,从夏走到秋,现在正是枫叶正红的季节秋山特别美,冬山特别有意思,代表24节气,叫风阴洞,北风刮起就会有呼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夏山</span>;个园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远观舒卷流畅,巧如云、如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似洞穴。 洞室可以穿行,拾级登山,数转而达山顶。山顶建一亭,傍依老松。山上磴道,东接长楼,与黄石山相连。</p> <p class="ql-block">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宜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秋山</span>;个园秋景是黄石假山,在园中东北角,用粗犷的黄石叠成。山顶建四方亭,山隙古柏斜伸,倚伴嶙峋山石。山上有三条磴道,一条两折之后仍回原地,一条可行两转,逢绝壁而返。惟有中间一路,可以深入群峰之间或下至山腹的幽室。在山洞中左登右攀,境界各殊,有石室、石凳、石桌、山顶洞、一线天,还有石桥飞梁,深谷绝涧,有平面的迂回,有立体的盘曲,山上山下,又与楼阁相通。秋山山顶置亭,形成全园的最高景点。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丛书楼</span>;个园对面,东关街南,是扬州另一大盐商马日绾、马日璐兄弟的小玲珑山馆旧址,小玲珑山馆之丛书楼,藏书有“甲大江南北”之称。后来,马氏家族伴随着扬州盐运的衰颓日趋萧条,小玲珑山馆几经转手,最后被黄至筠买了下来,作为别院,太平天国时毁于兵火。 </p> <p class="ql-block"> 由南部内宅进入中部园区后,圆形洞门两侧映入眼帘的便是,春、冬两石山。</p> <p> 春山石山。</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住秋阁</span>;坐落在秋山南峰之上的住秋阁,坐东朝西,依墙而建,三面为窗,是全园假山上最大的建筑,庭院最东有石阶可上秋山南峰。阁前“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梅花蕊上寻”的楹联为郑燮(郑板桥)所题。 </p> <p class="ql-block"> 由于观览园林,希望人少静谧细品为佳,所以我们在“个园”开园时间早7:15前,不到7:00就等候在“个园”北门了,还好,网上预约门票成功后,公园工作人员立马提前检票就放行了。近中午11:00时左右,大批的团游蜂涌而至,此时我们已近南门准备出园了。</p> <p class="ql-block"> 个园名声在外,不得不来。个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与何园并称为扬州两大盐商私家园林,是到扬州旅游的必游项目,冲着这个名气有生之年一定要来!至此扬州三晚四天,何园(1天)、瘦西湖(1天)、个园(1天)、逸园、东关街(1天)游玩结束。</p><p class="ql-block"> 再见,扬州!<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2020.10.23</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