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土楼一瞥

大王

<p><br></p><p><br></p><p>1986年发行的《民居》邮票上有土楼的楼王图案,士楼究竟是什么?想往已久。今秋十月终于成行,圆了一个士楼梦,电视里再看到它,就感觉不那么陌生啦!</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它们像地下冒出来的"蘑菇",</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又好同自天而降的"飞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神奇的山居建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凸显着聚族而居的客家人的古老传说!</span></p> <p><br></p><p><br></p><p>土楼是南方特有的古建筑,至今还保留着二万多座,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西等省。它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更加完善。在众多土楼中,最出名的是永定土楼。</p> <p>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的安全而产生的,这样的居住方式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p><p>客家土楼千姿百态,分圆楼方楼两大类型,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最为震撼人心。</p> <p><br></p><p>圆楼</p> <p><br></p><p>方楼</p> 土楼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p>因为我们是从赣北向南,顺路而行就选择了去初溪土楼群。</p> <p><br></p><p><br></p><p>初溪土楼群整体坐南朝北,位于大山深处的山腰上,由一条小溪从土楼群的山坡下穿过。流水潺潺、清新澈见底,景色迷人。</p> <p><br></p><p>初溪土楼群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均保存完好。</p> <p><br></p><p><br></p><p>初溪土楼兴建于宋元时期,清代、民国时期以适应家族的兴旺和防御安全开始了宗亲几十人或几百人聚族而居。方形、圆形和府第等多种形状的土楼应运而生,建筑形式渐趋考究,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了以土楼建筑为主体的村落。</p> <p><br></p><p><br></p><p>初溪土楼景区的集庆楼、余庆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集庆楼称为楼梯最多、最奇特、最古老的圆形土楼,建于明代。距今600多年,占地2826平方米。楼高4层,底层房间53个。每个方间的面积不足十平米,院子中间是祖堂。</p><p><br></p> <p><br></p><p><br></p><p>集庆楼的结构十分独特,全楼用72个楼梯分割成72个单元,木结构均靠榫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被为"楼梯最多、最奇特的土楼"。该楼为央视大戏《下南洋》等电视剧主要拍摄点。</p> <p><br></p><p>"承启楼"是土楼中的楼王,因为赶路没有去看。留下个遗憾。</p><p>承启楼,是环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客家圆形土楼,鼎盛时期居住800余人,现仍居住300余人。</p> <p><br></p><p><br></p><p>福建土樓</p><p>是中国乃至東南亞歷史變更民眾大遷徙的教科書!</p><p>福建土樓</p><p>是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民居建築之精華!</p><p>福建土樓</p><p>是東方文明的璀璨明珠!</p><p>福建土樓</p><p>是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p><p>愛了!</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福建土樓</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