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南澳岛风情之旅

雨后阳光

<p>  2020年10月26一28曰组团到汕头、潮州,南澳岛旅游(动车往返)。我们参加了毗邻潮州、丰顺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故居,榕江湿地公园、汕头小公园骑楼文化街、潮州广济楼、广济桥、古城、开元寺、南澳大桥,南澳岛等景点。品尝了牛肉丸火锅、牛杂粿条、卤鹅等潮汕美食,看日出、观海景、吹海风。享受了一回有东方夏威夷之称一充满浪漫与美丽的青澳海滩天然美景带来的欢乐。</p> <p>  揭东区新寮村是黄旭华院士的故居,这里毗邻潮州、丰顺,是广东省潮汕地区古村落。少年读书期间曾在新寮村居住生活。黄旭华院士是著名船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长达50年,是我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曾任核动力潜艇总设计师,中国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所长,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为了我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30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p> <p>  黄旭华故居,又名“崇德堂”,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新寮村,为潮汕祠堂配套厢房建筑,占地面积4245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166平方米 ,陈列面积1988平方米,内设黄旭华院士成就展厅,黄旭华院士卧室、家具、农具室各一间及故居管理处,在修建中有黄旭华院士书院、书斋路及书院广场的配套。黄旭华院士少年时就读聿怀中学,假期都在新寮村祖居住宿、生活、学习。</p><p>2014年,黄旭华院士回到故乡揭东为当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报告会作专题报告期间,专门回到新寮村参观旧居。</p> <p>  汕头市小公园及周边的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街道形成放射状分布,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小公园片区是汕头的发祥地,其独特的岭南建筑风格、街道特色和浓郁的商业氛围,是“百载商埠”汕头市的个性魅力体现,也是汕头重要的地方文化遗产。小公园周围老街的骑楼,最有代表性,莫不中西合璧,浑然一体。这些骑楼群,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临街架空、星罗棋布的商品网点加上环形放射状的路网格局,充分展示了汕头“百载商埠”的人文历史风貌。</p> <p>  南澳岛是中国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总面积113.8平方公里, 由南澳岛及周边37个岛屿组成,其中主岛111.44平方公里,海域4600平方公里。岛上设后宅、云澳、深澳三个镇和青澳旅游度假区、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两个管委会。南澳岛是广东全省距离台湾省最近点,距高雄162海里,处于高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地理位置独特,处于粤、闽、台三省交界海面,距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7海里,素有“粤东屏障 粤闽咽喉”之称。</p> <p>  南澳岛是南海当中的一个绿洲,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植物,还有优质的港湾,是一个美丽的旅游岛,古往今来,南澳岛是东南沿海通商的中转站,附近可开发渔场达5万平方公里。南澳岛上生长着1400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并且很多野生动物栖息在此。主岛附近有一个鸟岛,是候鸟自然保护区。南澳岛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港口资源和水产资源,文物古迹50多处,寺庙30多处,大小港湾66处。</p> <p>  南澳岛出土的距今约8000年前“象山文化”是目前粤东考古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南宋皇帝、南明监国鲁王、航海家郑和、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刘永福都来过南澳,留下了古宋井、招兵树、雄镇关等许多历史遗迹。</p><p>南澳岛历来是东南沿海通商的重要节点,也是对台和海上贸易的主要通道,“南澳Ⅰ号”明朝古沉船佐证了南澳曾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2014年经中央台办、国台办批准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p> <p>  潮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对外开放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瓷都,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全国重点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中国食品名城、国家园林城市,潮州菜之乡、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革命老区苏区、华侨之乡、港澳台同胞祖籍地之一。</p> <p>  潮州是潮州人的祖籍地、聚居地之一,是潮州文化的发源地、兴盛地之一。 畲族是潮州市世居的唯一的少数民族,潮州凤凰山是畲族的发源地。潮州文化以潮语、潮剧、英歌舞、迎老爷、三山国王、潮州音乐、潮汕祠堂、潮汕民居、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汕工艺、潮绣、潮汕善堂等为代表。拥有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济桥、韩文公祠、牌坊街等一批全国著名景点和特色旅游休闲街区。</p> <p>  广济桥,即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区著名文物旅游胜地,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p> <p>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残破不堪;1958年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p><p>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