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促教,共同成长——记新教师参与初中语文学科统编教材‘关键问题解决’专题研训

婺城教研

<p class="ql-indent-1">为了全面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2020年10月27日至28日,金华婺城区教育局在省教育局的领导下,举办了“初中语文学科统编教材‘关键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组织婺城区中学语文新教师在婺城中学集中学习。</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开幕式</b></font></h3> <p class="ql-indent-1">浙江省各领导专家致开幕词并预祝“初中语文学科统编教材‘关键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圆满成功。</p><p><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主题一:命题总结与反思</font></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依标据本,为学习过程而表达》</b></p><p><br></p> <p class="ql-indent-1">来自温州市实验中学的师延峰老师首先阐释了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取消的背景下,温州卷追求教、学、评一致的命题努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尝试语料和思维的跨学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追求探究和认知的过程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3.注重阅读和写作的交际性</p><p class="ql-indent-1">师延峰老师在分享过程中,认真分析2020年温州市中考卷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考虑语文的综合性、跨学科性,考察学生思维品质的动态过程,关注写作在具体情境中的参与性。</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教、学、评一致——衢州中考卷现代文阅读命题追求》</b></p><p><br></p> <p class="ql-indent-1">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来自衢州市龙游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吴玲凤老师从文学作品阅读和非文学作品阅读两个角度进行命题解说,她指出,命题的初衷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正向引导。</p><p class="ql-indent-1">最后吴老师总结道:2020年衢州卷既充分科学地落实统编教材的思想,又促使语文教师对于构成学生语文素养有重要作用的语文知识、方法、策略的关注,体现了“教、学、评一致”的命题理念。</p><p><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探索教学评一体的语文试题命制》</b></h3> <p class="ql-indent-1">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冯妙群老师带来金华丽水中考卷的命题解读《探索教学评一体的语文试题命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1.拓宽考试范围,创新命题形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设置真实情景,体现核心素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3.紧扣课标教材,注重内容整合</p><p class="ql-indent-1">冯老师强调了试卷命题在紧扣课标教材、注重内容整合方面的特点,她一一对标地呈现了试卷的命题着力点和教材依据,介绍了在考查内容多元整合方面的实践,呼吁语文教师应努力探寻教学评一体的语文教学。</p><p><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0年写作试题评述》</b></h3> <p class="ql-indent-1">杭州市语文名师郭初阳老师作《2020年写作试题评述》以学生关于一个优秀的考场作文题的思考为引入,插入布卢姆的建议,分析了考场作文题目所需要落实的点。分享了布卢姆《教育评价》中的三句话,讲了考场作文命题不仅是一份文学,更是一份科学。最后郭老师结合2020年各地中考的命题做了简评。</p><p><br></p> <p class="ql-indent-1">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王曜君老师作为观察专家进行了精彩点评。王老师指出,语文教师应思考语文的核心素养如何在评价中实现。王老师以“一心二用”“三化四境”“五育并举”三个关键词串联起自己对此的思考。</p><p class="ql-indent-1">他认为好的命题能够唤醒感官、好的命题能够唤醒心灵、好的命题能够唤醒审美、好的命题能够唤醒情操。最后王老师总结到他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各学科育人的共同追求。</p><p><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主题二:命题探究与改进</font></b></h3> <p class="ql-indent-1">第一组交流是由嘉兴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钱诤老师,温州市龙湾区永中中学林品慧老师,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菱湖校区徐丹老师,观察专家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邹国强老师带来的关于“文学作品阅读命题理念与技术”的沙龙。</p><p>钱诤:七下《我的棉袄》(陈丹燕)</p><p> 林品慧:八下《江南记忆:和一条河有关》(习习)</p><p> 徐丹:八下《卷心菜的诞生》(【尼加拉瓜】鲁文·达里奥</p><p> 钱诤:把握文体特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文体意识。阅读散文要注重其外部特征、内部结构和思想情感,要联系背景进行阅读,坚持“教、学、评”的一致性。</p><p> 林品慧:坚守教材本位,学生立场,坚持“教、学、评”一体化。</p><p> 徐丹:完整呈现文学作品的阅读规律,触摸感受文本,开放多元。</p><p><b> </b></p> <p class="ql-indent-1">第二组围绕“实用作品阅读命题理念与技术”这一主题,杜丽群和朱奕晴两位老师分别作主题演讲,嘉兴教育学院的徐玉根老师作精彩点评。</p><p><br></p> <p class="ql-indent-1">杜丽群:实用之“用”,非连之“联”</p><p> 杜丽群老师由余姚市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实用性文本阅读命题,读出要:</p><p> 1.更新教学观念,遵循实用类文本的特点,体现“有用”的原则。</p><p> 2.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语文学习方式转变。</p><p> 3. 积极倡导语文学习生活化,将语文学习引向现实生活。</p><p> 朱奕晴: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理念与技术</p><p> 朱奕晴老师以江干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为例,得出真正的阅读能力是为应用而阅读。</p><p> 徐玉根: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理念与技术摭谈</p><p> 解读了考查方法策略:情境生活化、任务综合化、知识运用化</p> <p class="ql-indent-1">第三组交流是由台州仙居初中语文教研员王慧彬老师、杭州西湖区初中语文教研员王伟老师、湖州安吉初中语文教研员姚明飞老师和观察专家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虞选俭带来的关于“写作命题、情景化命题理念与技术”的沙龙。四位老师围绕以下五个话题与在座老师们展开了交流。</p><p><b> 一.情境化命题应关注哪一些</b></p><p> 姚明飞:大情境下的小情境。三大任务:古诗文积累·拓展;现代文阅读·探究;思考·表达。</p><p> 王伟:命题依托课程标准。有一篇教材勾连多篇有相同之处的文章,“1+X”拓展,群文阅读。情境化命题的两大关注点: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p><p> 情境化命题需关注以下四个方面:</p><p> 1.尽可能真实,是学生熟悉的情境。</p><p> 2.情境命题强调整体性。</p><p> 3.情境设置相对复杂,考查学生核心素养。</p><p class="ql-indent-1">4.情境是影响学生答题的变量。</p><p><b> 二.情境有哪些类型</b></p><p> 1. 自然生活情境。</p><p> 2.人造虚拟情境。</p><p> 3.文化实践情境……</p><p> 三.情境化命题策略</p><p> 还原、移用、转化、整合。</p><p><b> 四.写作命题如何情境化</b></p><p> 姚明飞:写作:思考表达(写作):参与征稿活动</p><p> 王慧彬:作文与生活的真谛,要热爱生活。</p><p> 王伟:大语文概念,生活即语文,写作命题要与人生体验相结合。</p><p><b> 五.如何进行情境化教学</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主题三:理论与实践指引</b></font></h3> <p class="ql-indent-1">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叶丽新教授为大家进行了关于“情境化试题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指导。</p><p class="ql-indent-1"><b>一、背景</b></p><p> “情境”被逐渐重视源自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p><p><b> 二、从三个维度认识情境</b></p><p> 1.从来源角度看</p><p> 2.从目的指向看</p><p> 个人的、公共的、职业的、教育的(情境不仅仅指阅读发生的场所或背景)</p><p> 3.从与生活的距离角度看</p><p><b> 三、情境化试题的结构</b></p><p> 背景/时间+问题+人物+目的(背景要素、任务要素、问题要素、目的要素)</p><p><b> 四、“情境”化试题的品质</b></p> <p class="ql-indent-1">海宁市教研员周侗艳老师分享研训实践的经验,从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分层设计、教研帮扶、学术研讨等五大方面进行细致地阐述。</p><p>1.构建恰切测评,引领正向发展</p><p>2.开展同伴协作,助推深度体验</p><p>3.开发多元资源,创造发展空间</p> <p class="ql-indent-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章新其教研员《改进我们的命题技术》:</p><p>1.选择题命制尽量不要反向设题</p><p>2.搭建有意义支架,但不要过度</p><p>3.题干指向要明确</p><p>4.情境设置的适切性</p><p>5.选择语料的导向性</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新教师交流感悟</b></h3> <p class="ql-indent-1">一天半的研学紧张而充实,内容满满,干货满满,带给新教师海量的信息与深刻的体会。大家迫不及待地聚到一块,交流心得。</p> <p class="ql-indent-1">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们认真教学经验和方法,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的促进婺城区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快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p>

命题

情境

语文

老师

阅读

初中语文

教学

教师

教研员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