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同学群里的聊天自由随便,无话不谈。老班长的童年故事引发了多人不同色彩的回忆。</p><p>曹启文叙说了他的入学经历。那年代,独校独岗的复式教学在农村比比皆是。</p><p><br></p><p>2020.10</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马班长的童年故事所引起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5px;">(曹启文)</span></p><p><br></p><p>马班长的童年真的是值得自豪的,小小的年纪不仅自己放着马而且还给人家放着羊,每天可种2角钱,2角钱在那时可顶我们村里一个劳力的工分值</p><p>记得我上一二年级的时候,2分钱可买一支铅笔或一块象皮。即使后来的上初中,中午买一碗大锅煮白菜也就是5分钱。</p><p><br></p> <p><br></p><p>我是虚岁六岁上的学,我之所以不够年令而得到上学,是有着一个特殊的原因。</p><p>我村当时就一所小学,由于学生少,只招收三个年级,而且只有一个老师教学。這三个年纪的学生集中在三间屋的教室里,由老师分批上课。</p> <p><br></p><p>如果大家走神那么上了一年级就可以在這个共同的空间里听着二年级和三年级的课。每个年级也就四五个人。</p><p><br></p> <p><br></p><p>当时在我村教学的是一个女教师,而且是一个公办的教师。</p><p>在我上学那年,這位女老师因病需长期请假,当时的教育部门决定从我村找一个人代教一下,這个人就选中了我的姑姑。就那个年代我姑姑在家除了干一些农话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家务活就是看孩子,看我。</p><p>這样,家里就同教育部门协商一致由我姑去学校代教,并且捎了我去上一年级。当时家中也有盘算,若跟不上班可留级就是,但始终设用留级。</p><p><br></p> <p><br></p><p>我在本村上完三年纪以后到邻村上的四年级,在上五年级的时候同董智宾就是同学了,所以说直到如今我同董智宾的感情特深。</p><p>上学以后我的家庭当时劳力很足,我就同其他孩子们一样,除了上学,回家以后也就是搂草拣柴火什么的,基本没干什么农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