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河北 以石会友(九)

光州石翁

<p><b>【相约河北 以石会友】——系列报导之九</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因石结缘 以石会友</b></p> <p><b> 我们下塌的京娘湖大酒店</b></p> <p>  10月28日一早,我们河南省观赏石协会赴冀赏石交流团一行20人在宋溪中会长带领下,按照事前安排好的行程内容,前往邯郸涉县,到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洗礼。</p> <p><b>  在我住房间里拍摄的京娘湖</b></p> <p><b>  邯郸方面的石友正在酒店门口等待我们,准备出发。</b></p> <p>  涉县,河北省邯郸市辖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背靠京津冀,雄居中原,是联动京津冀和中原地区的重要枢纽。</p><p> 涉县是革命老区、红色圣地。</p> <p>  129师司令部旧址属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涉县县城西北 5 公里的赤岸村,由司令部旧址、将军岭、129 师陈列馆等组成。抗战时期,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达、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了 6 年之久。使涉县成为华北抗战的一个战略要地,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p> <p>  来到景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塑像并排站着六个人,中间的两位一看就知道是邓小平和刘伯承,下面写着:“刘邓和他的战友们”。为了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我们豫冀两省参加活动的全体石友在此处合影作为纪念。</p> <p>  建国后,从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和2位元帅、3位大将、18名上将、48名中将、295名少将,先后有近百名一二九师老领导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这块红色热土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二代领导的摇篮"。</p> <p>  我们先来到了129师师部旧址,师部旧址由师部会议室、军政办公室、作战处办公室及刘伯承、邓小平、李达、李雪峰等师首长的宿办室和警卫室、伙房等旧居及原物陈列。下院有当年师首长刘伯承、邓小平、李达亲手栽种的丁香和紫荆树,因为这里随山势造房,下院和上院门前有五条小山坡相连,遂将“五加坡”作为一二九师的代号,“五加坡”就由此得名。</p> <p><b> 拜谒将军岭</b></p> <p>  走进129师陈列馆,大家参观了129师转战太行、挺进大别山的光辉历程。一幅幅图片,一排排文献,一件件实物,真实的向我们记述着当年的刘邓大军在太行山与日寇激烈战斗的情形。一个又一个当年牺牲的先烈塑像更是讲述着战争的惨烈。左权将军、叶成焕团长、王何金等等等等。“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p> <p><b>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b></p> <p>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岁月冲淡了人们对艰苦抗战的记忆。但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与天地共存,和日月同辉,他们的高大形象如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全国人民心中。</p> <p><b>  中餐是在八路军大食堂里吃的</b></p> <p><b>  参观太行民俗小镇</b></p> <p><b>  当地产的一种石头</b></p> <p><b>  我们分别购买了奇石和其它物品,与馆主合影</b></p> <p><b>  太行崖柏</b></p> <p><b>  下午,我们一行在邯郸石友的引领下参观了被称为“天下第一龙”的邯郸古石龙。</b></p> <p><b>  巨龙潜卧赵国城,</b></p><p><b> 中外齐爆惊叹声。</b></p><p><b> 万年石龙沉厚土,</b></p><p><b> 村民掘挖露真容。</b></p><p> 这首诗写的是被称为“天下第一龙”的邯郸古石龙。</p> <p>  邯郸市西北10公里的姜窑村,这里西依紫山,山势耸拔,岭麓龙盘,丘岗虎踞。村的西面,巨崖交错,峭壁矗立。闻名于世的邯郸古石龙就发现在这里 ,天下第一龙,龙群大的一条,小的九条,最长的369米,高2.5米,宽3米,每节1米左右,龙爪形象逼真,深埋于15米的土层中,土中可见海洋生物的排泻物,有关专家一致认为,此石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龄最古老、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古龙,专家考证与赵王陵修建有关,有的地质专家甚至估计:古龙上层的地貌约有50万年。对它的形成原因,专家也没有定论,目前尚无资料记载它们的年代与用途。</p> <p> 这些龙依次排开,中间为大龙,左五右四,布成了有规则的“十龙阵型”。大龙与旁边小龙的间距大约在2.5至3米之间,小龙与小龙之间间距比较小,多数几乎都是并排挨着的。为首的那条龙,龙头部分算上复原后的龙角高度为6米,宽4.3米,龙爪长3.4米,宽1.5米,龙身高约2.5米,宽约4.6米,每节1米左右,目前清理出来的龙身有30多米长。据勘测表明,这条龙从头到尾总共有369米长。两旁的其余九条龙据勘探,也都有两三百米长,只是身形要瘦小些。专门用来保护古石龙的龙文化保护馆已建成,该馆长50米,宽40米,高8米,依卧龙岗而建,刚好可以把发掘出来的这十条古石龙保护起来。</p> <p>  晚上五点半,在邯郸新梅林大酒店召开豫冀两省赏石文化交流总结会,并举办欢送晚宴。</p> <p><b>  座谈会由河北省观赏石协会常务副会长左方南主持</b></p> <p>  座谈会上参加此活动河南各市、县会长一一发言,谈参观学习的体会,谈一路走来的感悟。发言中有的激情慷慨、有的情真意切、有的希望祝愿,所有的发言始终贯穿着两个字:就是"感谢"!感谢河北省观赏石协会马金悦会长的精心组织,感谢河北省、市、县的会长们、石友们的热情接待!同时也感谢我们河南省观赏石协会宋溪中会长给我们搭建的平台,感谢此次同行的本省会长、石友们!这一路我也学到了很多,感悟颇深,受益匪浅,不虚此行!</p><p> 回去后,我要把我的所看所闻,亲身感悟跟我们的石友汇报好,充分挖掘当地的奇石资源,做好宣传,搞好交流!提高石友们赏石、玩石、藏石的水平,为我们的赏石文化注入新的动力,为赏石事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p><p> 这次两省交流互访非常成功,我们要把它当成模板、当成种子,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为中国的赏石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p><p> 祝观赏石协会越办越好,蒸蒸日上!祝石友们万事如意,身体康健,阖家幸福!</p><p><br></p> <p><b>  河南宋溪中会长讲话</b></p> <p>  宋溪中会长讲到:“这次河北之行收获颇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认识,增近了友谊!希望之后两省之间的石友们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互访活动,促使赏石文化在我们中原地区得到蓬勃发展,让更多的人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爱上奇石,更热爱这个美丽的世界。”</p> <p><b>  河北马金悦会长讲话</b></p> <p>  马金悦会长说:“这次为河南交流团安排的河北行程主要有两点,一是让河南石友了解河北的石种和资源状况,二是进行红色教育,即参观红色文化旅游景区,让大家在河北欣赏美石的同时使得心灵也受到洗礼。</p> <p><b>  河北省观赏石协会名誉会长刘长跃老师发表感言讲话</b></p><p> 1.弘扬赏石文化理念,增加友情,把我们的省级交流活动发扬光大。</p><p> 2.面向本省资源开发,有意识的加大对本省资源的宣传力度,扩大赏石面,为广大会员服务。</p> <p><b>  河南石友发言</b></p> <p><b>  河北邯郸唐会长发言</b></p> <p><b> 河北石友发言</b></p> <p><b> 晚宴开始——梅林话别</b></p> <p><b>  因石结缘,维系我们感情的,唯有频率相同的价值观,和一样有趣的灵魂。</b></p> <p><b>  不要问我们何时再相逢,也不要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的重聚。</b></p> <p><b>  我们下榻的邯郸新梅林酒店</b></p> <p><b>  明天,我们就要踏上回程之路啦!</b></p><p><b> 亲爱的河北石友们,再见!</b></p><p><b> 尊敬的马金悦会长,再见!</b></p> <p>光州石翁编辑于邯郸新梅林大酒店</p><p> 2020年10月29日凌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