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这充满诗意的季节,我们迎来了充满诗意的一天。</p> <p> 上午八点二十,北京中学的陶鹏飞老师从命题者的角度给我们做了《新课标无考纲下如何命制高质量的试卷》的讲座。他风趣幽默、轻松自然,让我们明白了命题原则就是弘扬我中华优秀文化,要有民族自信以及深刻地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学生真实水平。然后高屋建瓴地从作文命题难度的控制,文言文命题的方式和古代诗歌三个方面做了详细地解读。让我们一线老师有幸从命题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日常教学,为以后的“教”与“学”有了新的思路。</p> <p> 北京日坛中学的马晓静老师,给我们带来了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第8课的示范课《失意中的诗意》。她优美的声音、精准的表述、淡定从容的教态、敏锐的思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课堂用任务群的方式,以三首诗歌中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为軸,挖掘出三首诗歌抒发情感的共性:失意之慨。</p> <p> 课后,马老师以必修上第三单元第8课为例,谈如何提高古代诗歌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方法具体实效,可操作性强。</p> <p> 下午,张晓毓老师就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给我们做了具体的设计思路和教学建议。她指出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核心意图是发现现象,引发上位思考,具体解读了家乡文化生活的教学要求,带来了北京名师们的成功案例,开拓了我们的眼界。</p> <p> 州民中骨干教师、高一语文备课组组长彭敏老师同课异构,也给我们展示了必修上第三单元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的群文教学。整个课堂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从诗文、诗人等小方面的解读上升到让学生理解了李白豪放飘逸和杜甫沉郁顿挫风格这大的方面。整个过程,连贯自然,学生参与性强,在学习古代诗歌的同时也提高文学韵味,加强了自我修养。</p> <p> 最后张老师以统编一、三单元为例,解读了大单元教学的思考。她以第一单元“青春激昂”为例,从经典引路、以读促写,浸润阅读、尝试改写,绽放青春、成果展演三个学习任务出发,具体而生动地解析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教学主题,给正在尝试新教材,处于迷茫之中的我们指明了方向。</p> <p> 时间真快,一天匆匆而过,虽忙忙碌碌,但收获满满。期待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