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云天收阴色,木叶动秋声。</p><p> 10月28日,国培计划初中语文组教师(南片区)怀揣似火的激情,背负着共同的期待,相聚泗汾中学基地校,在此共享了一场语文研修交流的“饕餮盛宴”。</p><p> 漫步校园,看着校园跑道上健壮奔跑的泗中学子们,他们许是历经吸收良好知识的结果。突然想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优质课堂不能少!优秀师者不能少。如此,研修路上,不由加快了脚步......</p><p><br></p> <p> </p><p> </p><p> 经过昨天的教学研磨,今天的第一堂展示课由宋玲巧老师与286班进行。《猫》这堂课的主问题设计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围绕“永不养猫”展开,通过老舍先生的第三只猫,给学生带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聆听之后对语文课堂中“主问题”的设计与落实有了新的感受:找准立足点、切入点、着力点,课堂会变得如鱼得水。</p> <p> </p><p> 第二堂课由王文琪老师与283班的学生展示,《愚公移山》寓言故事耳熟能详,经典古文从新的角度着手,聚交写作手法,整个课堂围绕主问题“对比”生成,品读文章中贯穿朗读、文言字词的落实,层层递进。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赞叹愚公精神。最后以寄语“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启迪学生发奋学习。</p> <p> 接着,邓环老师就《余映潮谈阅读教学设计》进行读书分享。结合《语文新课标》指出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注重语言学用和技能训练;课前课后教师是否引领了学生的语文活动,学生的语文实践是否高效等都决定了高效课堂能否形成。</p> <p> 第三堂课由谭金玉老师与292班学生展示,以“朗读悟情”的主问题展开《猫》的教学,与宋老师的《猫》同课异构。教师思路清晰,引导学生答问游刃有余,由文本的学习联系到社会生活中,呼吁关注弱势群体,激发学生的爱心。</p> <p> 第四堂课由周甜老师与279班学生展示。新颖、创意十足的《白杨礼赞》,使课堂活力满满,朗读贯彻整个课堂教学,学生激情澎湃,热情高涨。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争做像白杨树一般的优秀学子。</p> <p> 导师邹志红在评课中讲到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运用《教师用书》的重要性,教师可从“参悟特点”“用好文本”“注重文本”“加强整合”“文化审美”“发展思维”等六个方面阐述统编教材的运用和应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阅读课文教学,阐释详尽细致,有理有据,方法明确,点拨到位,让人豁然开朗。</p> <p> 感谢邹志红、喻芳两位导师此次研修的倾囊相助,使我们如久旱逢甘霖般汲取知识。</p> <p> 潜心在国培课堂,两天时光意犹未尽。今日散学,晚霞袭来,一股不舍之感油然而生。教学之路漫漫,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众人之长,慢慢地教,慢慢地研,让初语国培播种下的“种子”生根、发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