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网络图片)</span></p> <p>20世纪。</p><p><br></p><p>谈法国文学,木心道出个人体会:“世界上的书可分两大类,一类宜深读,一类宜浅读。”尼采的书,你浅读,骄傲、自大狂,深读,读出一个自己来。罗兰的书你若深读,即迷失在伟大的空想了。</p><p><br></p><p>我似乎读反了。尼采的翻了翻——张扬了没几天。罗兰的下了功夫——励志,也没几天。</p><p><br></p><p>作者博学多才中西贯通,多处跨界比较,由此引申两句:《道德经》,宜深读。若浅读,就会讲谋略,老奸巨滑;深读,会炼成思想上的内家功夫。《离骚》宜浅读,若深读,就爱国、殉情、殉国;浅读,则唯美,好得很。</p><p><br></p><p>闻所未闻,独家之言吧?</p> <p>现代派文学,我最怵。受非理性哲学影响,表现人的潜意识、意识流。那叫一个晕,成心让人看不懂。要求阅读,学生说看不懂。看不懂就对了,非理性嘛。但,怎么诉诸于理性的讲授?</p><p><br></p><p>对现代文学,木心很不客气,拆台。“意识,是人性的;潜意识,是魔性的”。“现代派就是装疯卖傻,让那些比他们更疯更傻的人叫好。”</p><p><br></p><p>“意识流,仅仅是一种写作法,不是新发明,不能让这个来反对二十世纪以前的非意识流小说。”“意识流是个间歇的现象,不能扩大为整个人生。”</p><p><br></p><p>“说到头是弄巧,所以很容易成拙。”“所谓真实、自然,是达不到的。文学,最多只能弄到接近真实,近乎自然”。</p><p><br></p><p>吁……,我放心了。</p> <p>关于卡夫卡。</p><p><br></p><p>他认为艺术品分三大类:有现实意义,没有永久意义;有永久意义,没有现实意义;有现实意义,有永久意义。</p><p><br></p><p>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大致属于第一类,限于一国一时。不以反映现实为务,属第二类,如塞尚、梵高,几千年后,苹果、向日葵都是这样。第三类,像托尔斯泰、狄更斯、哈代,1812年过去,《战争与和平》不过去。</p><p><br></p><p>卡夫卡的《城堡》,现实意义指奥匈帝国。永久意义,所谓真理、自由、法律,应该都是存在的。可荒诞的世界设置种种障碍,永远达不到。</p><p><br></p><p>艺术性。卡夫卡手法是很好,写得朦胧,但笔法很肯定。再看下去,发现他是个寓言,一长,读着读着,读者已经悟了。到后来,大悟没有了,分散了,卡夫卡上了自己的当,所以他要烧掉。</p><p><br></p><p>我懵懂,怎么读也没大悟。对此一说,还是懵懂。 </p><p><br></p><p>他坦言,“以我个人的喜爱,偏于十九世纪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二十世纪未必胜于十九世纪,虚虚实实未必胜于实实在在”。</p><p><br></p><p>深以为然。</p> <p>存在主义和萨特。</p><p><br></p><p>萨特存在主义有三原则:一、存在先于本质,二、自由选择,三世界荒谬,人生痛苦。木心直言,“说穿了,是实用的悲观主义,悲观主义的实用主义”。因为最真实的第三原则否定了第一第二原则。</p><p><br></p><p>很有启发。这三点,每每梳理不顺,面对必然的荒谬痛苦,选择的意义何在?难以顺理成章自圆其说,原来有着内在矛盾,我没看出来。说实话,也不敢这么想,那么有名的大哲学家!</p><p><br></p><p>他分析:萨特不但老实,而且聪明。他明白,自由选择的那个人是没有支撑点的。这三个原则是三条直线,成不了哲学体系。不过,存在主义是实用的救济品,二战后成为思想主潮,试图恢复已经失去的人的价值,要求人选择和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个,有好处。”</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年青萨特</span></p> <p>的确,在二十世纪弥漫的悲观迷茫绝望之中,只有存在主义给人一点亮色。故此,我一直推崇萨特及其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尽管思考和讲课时,得使劲往圆了说。</p><p><br></p><p>木心细究,“我只同意一半,即人该自己对自己负责,主观能动方面有积极性。在客观社会环境遭遇上,人是不自由的。”经历了文革厄运,此乃切身体会。</p><p><br></p><p>他还尖刻地指出,“萨特的《恶心》是一种装出来的病态”。对生命、对人类,过分的悲观,过分的乐观,都是不诚实的。看清世界荒谬,是一个智者的基本水准。看清了,不是感到恶心,而是会心一笑。</p><p><br></p><p>加缪的《局外人》,同理。</p> <p>“加缪、萨特,他们自己不是局外人。他们是非常执着的功利主义者。他们是故作冷漠。一个执着的人,描写冷漠,一个非常有所谓的人,表现无所谓,这就是存在主义的虚伪。”这,太犀利辛辣了吧?</p><p><br></p><p>存在主义的“自由选择”,可谓精神“荒原”(艾略特代表作)中的一眼救命活水,那《恶心》《局外人》里主人公的心灰意冷百无聊赖又作何解?多数教材认为《恶心》是萨特早期作品,后来振作成境遇剧《苍蝇》里的俄瑞斯特斯。</p><p><br></p><p>可是,这个为了正义手刃亲娘的自由选择的勇士,最后带着一群轰轰嗡嗡化身苍蝇的复仇女神,奔向哪里?却是前路茫茫,不知所终。</p><p><br></p><p>我的悬疑,总算解开了——是萨特哲学的问题。</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萨特</span></p> <p>其它流派,略引一二。</p><p><br></p><p>“荒诞派作家,本身不荒诞的。”“我觉得荒诞派这些作家,矫揉造作。现代的智者,都是假装要自杀,要世界作陪葬。这些批评家、观者,都是假装要殉葬,……都没有死。”</p><p><br></p><p>“这就构成现代艺术的景观,他们在舞台上把世界写得一片黑暗,他们自己生活得很好——这里有欺骗性。”“世界本是庸人制造的世界。新小说派、失落的一代、迷惘的一代,说穿了,是‘智者’的自扰,夸大了世界的荒谬。”</p><p><br></p><p>“黑色幽默有它的成就,我的不满足,不满意,是流于油滑。”“特点:讽刺美国社会。不过,讽刺得很低级。”“通病——为了讽刺,把事物夸大扭曲到离谱,流于荒诞,深度失去了。”</p> <p>以下几句,不妨看成木心对现代派文学消解意义、解构真实的一个重要提醒:“艺术不可以全然荒诞的。荒诞解构了真实,缺乏真实感——尤其小说——艺术就没有味道了。人很可怜,人的思想发展到一个高度,就知道绝对真实是没有的,不可能的。但这样子活着就没意思了,于是人执着于相对的真实,活下去,使生活稍微有点意思”。</p><p><br></p><p>“不要放弃真实。这点仅有的真实没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整个现代艺术、现代哲学,都是在毁掉相对的真实。……人类精神在毁掉相对真实后,无以为生”。</p><p><br></p><p>有道理!原先自我标榜为“宇宙的精华”,以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一俟觉察到人类的有限性局限性,便万念俱焚皆无意义价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头。既然地球和宇宙都终将毁灭,人类也只能接受相对论——不仅物理学。</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老年木心</span></p> <p>书评,笔者写了二十多年,得心应手。到了木心这里,几近失语。与其说自己的废话,不如引述作者的精彩论说,供人管窥。</p><p><br></p><p>说几点读后感。</p><p><br></p><p>第一、个性化。不受任何现成的教科书或专家意见、普遍看法等左右,喜欢就是喜欢,不赞成的,说出自己的意见。</p><p><br></p><p>“斩钉截铁,不解释、不道歉、不犹疑。他平视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大师,平视一切现在的与未来的读者,于是自在自由,娓娓道出他的文学回忆”。(梁文道语)</p><p><br></p><p>作家与搞理论和评论的不同,没有学术规范的框框,比较感性,角度和眼光不追求什么“客观公允”,随兴尽情,谈自己的审美体验和感受。结果,就是大尺度的“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p><p><br></p><p> 于是,“大部分一流作者的文学史,其实都是他们的自我定位”。书中的木心,“便是一个在世界文学史中思索自身位置,进而肯定自身的木心”。(梁文道)即经典中的木心。</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曾几何时,帅气阳光</span></p> <p>二、独到。</p><p><br></p><p>不相信进化论,不唯新。对二十世纪林林总总蔚为大观的现代主义各派,大多不买帐。坚持十九世纪实实在在的相对真实为文学巅峰,甚合吾意。</p><p><br></p><p>笔者一直悲观,那么多哲学家文学家都认同和描写人的非理性黯然前景,人类真的穷途末路了?</p><p><br></p><p>木心也说过二十世纪是“最后的景观”一类话语,但认为现实并非如此,而是思想艺术偏颇,不承认不安于相对真实的价值和局限,危言耸听造成的混乱和惊悚。</p><p><br></p><p>三、两个基点。</p><p>首先,一路读下来,看得出,他最赏识尼采、拜伦一类不受世俗观念和准则约束羁绊的天才,虽也指出他们的某些不成熟。这与他大半生不自由的生存境况有无切身的“反弹”关系,从而引发共鸣和赏识?</p><p><br></p><p>是否可以说,任何人谈艺术都不可能绝对“客观”,因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他的思想情绪审美尺度,与其生活阅历学识修养息息相关,这就是“一千个……”云云的现实依据。</p><p><br></p><p>其次,木心的艺术品味无疑很高很刁,看重哈代、福楼拜、托尔斯泰,情理之中。同时,对比较通俗范儿的狄更斯,还有靠匆忙码字混饭还债的巴尔扎克和陀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甚至直言不讳陀氏的“粗糙”。</p><p><br></p><p>综上,可以看出其文学判断和评价的两个重要标杆:自由精神和人道情怀。艺术风格,倒不拘泥。</p><p><br></p><p>他强调美的至高至尊,然而美不可能是抽象形式,包孕内涵。</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转眼已是……</span></p> <p>三、擅用对比。</p><p><br></p><p>时代、流派、国度、风格……穿梭跳跃,信手拈来。中西文学及文化的比照,显示了其广博的知识学养、灵活的观察角度、跳跃的思维方式和开阔的文化视野,谓之学贯中西通古知今,当不为过。</p><p><br></p><p>读其书,面对那么多陌生的人名书名,无地自容。他对弟子陈丹青一再耳提面命,“你们读书太少了”。我也是同代人,无地自容。能全怪我们吗?读书的大好年华,被时代洪流无情卷走,一去不复返!</p><p><br></p><p>四、生动。</p><p><br></p><p>深入浅出、机智幽默、俏皮传神。这一点,无须赘言,上述大量引文毕现。把书真正读通了,圆融无碍,方能如此接地气生活化,随心所欲,指哪打哪。</p><p><br></p><p>总之,读木心的文学史谈,茅塞顿开。虽则个别观点不全赞同,但在习惯了大同小异僵化照搬的史评教条中,它展示了一个自由思考的头脑和灵魂:在早有海量定论的语境中,如何面对经典、面对权威、面对新潮,面对公认……</p><p><br></p><p>这,是难以遇见的阅读感受和丰盈收获。还好,今生没有错过。花了不少心力时间研读过的外国文学名著经典,从一扇新门看看,别有一番景观。于书本于人生,均受益。大益!(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