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致,每一项工作都应是精品。要想营造学校管理文化,落实学校管理目标,提升学校内涵,就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实施精细化管理,做到“管理有标、管理有序、管理有方、管理有行、管理有效”。</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制度引路,管理有标。</b></p> <p> 为贯彻落实市关于精细化管理的文件精神,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实现教风、学风的良性循环,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学校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科研工作计划》、《落实教学精细化管理制度》、《课堂礼仪规范制度》、《关于落实减负工作措施》、《教学巡课制度》等相关文件,并在开学初,通过教学工作会议、教学专题会议,教学领导向全校教师传达相关制度内容,并要求广大教师认真落实。</p> <p> 在学期初的教学工作会议上,业务校长刘桂琴宣读《教学工作计划》,让教师明确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p> <p> 在教学专题会议上,教务处尚颖主任对《教学精细化管理制度》、《课堂礼仪规范制度》、《教学巡课制度》等进行详细地解读。教务副主任李想对《关于落实减负工作措施》的要求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p> <p> 通过教学相关制度的学习,广大教师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学校教学管理也做到了有据可依。</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二、落实常规,管理有序。</b></p><p><br></p>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 制定计划,让教学有序进行</b></p><p> 学期初,按教务处要求,每个教研组都制定教研组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计划、个人教学工作计划、科研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等,经教务处审核后,各教研组依计划开展各学科的教学工作。</p>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精心备课,把好上课第一关</b></p><p> 我校一直注重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扎实推进“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有以生为本的真实有效的课堂,而备课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环节。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备课更能集思广益,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周五下午是各教研组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教师们特别珍惜能聚到一起的研讨交流学习的机会,每一次大家都会因为解决一个教学中的问题而感到欣喜;每一次大家一起研究形成教学通案都会有兴奋不已;每一次当看到组内教师为大家展示集体智慧研磨打造出的精品课都会有满满的成就感。</p> <p> 教学领导经常推门听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与大家一起研究,帮助老师们指导迷津。</p>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3.用心上课,向课堂40分要质量</b></p><p> 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是我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进一步落实课改精神,让自主互助课堂教学在我校落地生根,开学初,学校召开了“自主互助课堂教学——五步学习法”专题培训会,会上刘桂琴副校长详细解读了“五步学习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尚颖主任对各班小组的组建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p> <p> 大家明确了方向,按学校要求,教师要提前两分钟候课,保证上课满40分钟,不能压堂。课堂上精心使用多媒体课件支撑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管住嘴,要少讲精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快乐。</p>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4、落实减负,绝不加重学生负担</b></p><p> 学校要求按照市、县及学校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求,开学初召开了专题会议,学校对减负问题,做了详细的要求。从课堂作业的布置要少而精,到家庭作业的布置要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各科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要求的范围。在作业的监管上,实行教务处监督管理、教研组长负责组内作业调控,确保作业量不超额,鼓励作业形式多样,激发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达到巩固知识,培养学习兴趣的目的。</p> <p> 为严格控制各班作业量,教务处创建了实验智慧作业群,每天各位老师留的家庭作业要发到群里,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这个群也是老师们互相学习群,看看其他班级教学进度、其他老师怎么布置作业,通过学习促进提高。</p> <p> 在减轻学生负担方面,我校还经常采取年组互查,班级自查,学校抽查的方法,对学生书包的重量、学习用品的准备、用笔的规范使用等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进行整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教务处检查</b></p>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5、精准测评,查找不足补充短板</b></p><p> 开学初,学校按市教育局要求,各学科在进行了一周的复习后,进行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测评,根据测评结果,查找线上教学中的欠缺之处,教师有计划地在进行边学新知,边带上旧知进行巩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线上线下衔接摸底测试</p> <p> 9月28日,我校代表县参加了科学和德育两项内容的国家质量监测,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不仅是对我校平时教学工作的检测,也为我校今后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p> <p> 10月23日,我校四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了市教研院组织的语文质量监测,学校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周光旭校长、刘桂琴副校长和教务处两位领导组织四年组教师召开了考前布置会议。我校在县教育进修学校李国巍主任的监督和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此项工作。</p> <p> 10月28日,我校各班学生自愿参加了市教研院组织的数学调研活动,在家长的配合下,学生按时完成了数学测评调研。</p> <p> 两次测评,分析学生的成绩,有优点也有不足,我们将发扬优点,反思不足,不断改进。</p><p><br></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三、青蓝工程,管理有方。</b></p> <p> 我校从2017年至今,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根据我校学科教师紧缺的实际情况,连续四年为我校公开招考优秀师范毕业生,这些新鲜血液的融入,给学校带来的活力与希望。这些新教师有干劲、有冲劲,唯独缺少经验和方法。为了让新教师能尽快熟悉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常规管理要求,学校主管教师的领导,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以自己为例,身体力行地为新教师讲述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p> <p> 随着新入职教师数量越来越多,单单靠几位领导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学校为新教师找师傅,以青蓝工程带动学校发展。师徒互选后,先签定三年的责任状,双方要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在师傅的帮助下,徒弟们不仅在教学上逐渐进步,常规要求上也越来越规范。</p> <p> 学校还从多方面为青年教师搭建学习锻炼的机会,多方面培养,促进其快速成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b></p> <p> 学期初,学校专门召开了提高教师基本功训练专题会议。会上李想主任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领导听课指导</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师徒每周互听一节课</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组织青年教师微课设计竞赛</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校“劲草编辑部”招募青年教师</b></p> <p> “劲草编辑部”成员确定后,开始本学期第一次校园报的征稿,编辑印发第30期校园报。各个板块的负责人认真进行筛选、编辑、统计等,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四、加强监管,管理有行。</b></p> <p>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推门听课成常态</b></p><p>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为了使常态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让自主互助课堂教学不流于形式,让课堂礼仪内化成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师,特别是近两年新参加工作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充分发挥听评课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周光旭校长、刘桂琴副校长以及教务处的尚颖主任、李想副主任每周都会进行推门听课,听课后及时与教师交流,指出优点,给出改进建议,真正促进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p> <p>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2.天天巡课不放松</b></p><p> 为规范教师课堂教学常规,教务处尚颖主任和李想主任每天对全校的课堂教学情况,教学秩序进行分年组、分课节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不等不靠,及时与教师沟通,要求整改。对常出现问题的个人,进行跟踪指导。通过检查,学校的课堂教学秩序井然有序已成常态。</p> <p>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3. 课堂礼仪常评价</b></p><p> 对师生课堂礼仪的要求是我校教学常规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为了使课堂礼仪根植于每位师生的心田,树立典型,学校通过平时的检查和学生问卷的方式,选出优秀班级和优秀教师,以榜样带动的方式,激励全校师生以兴课堂文明礼仪之风为荣。</p> <p>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4.书案作业常反馈</b></p><p> 为提高教师备课实效性,我校近几年来,采取电子版一备,书案进行二备,上课前再进行三备的方式进行备课。教师进行书案备课分层进行,50岁以上老教师简备,40岁以上教师精备、40岁以下青年教师详备,无论哪个学科,都要求依据课标及教参、教材进行备课。书案检查分三个层面:一是教研组分阶段互查互学互评。二是教务处定期检查。三是推门听课后检查书案。检查后根据教师备课和学生课堂作业书写情况及时反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组内互查书案</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组内互查学生课堂作业</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教务处检查教师教案书案</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教务处统一检查学生作业</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五、要求落地,管理有效。</b></p> <p>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课堂教学秩序井然</b></p><p> 从开学到现在,我校的教学秩序井然有序,教师严格按照课表上课,确保音乐、体育、美术、综实及其它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不被挤占。教师严格执行串课申请制,凡是因公因私需要串课的教师,先填定串课表,经教务处批准后方可进行串课。教师严格按照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进行授课,做到不抢进度,不落进度,教学内容遵循课标,课堂教学扎实有效。</p> <p>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2. 大兴教研科研之风</b></p><p> 科研兴校是我校一直以来的办学方向,今年我校又经省教育学会批准通过了三项省级课题,其中重点课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课程有效融合》为,两项一般课题《小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和《如何管理班级活跃分子》,为了让课题组教师明确课题研究内容和路径,业务校长刘桂琴和学校科研负责人尚颖主任组织课题组教师召开专题会议,宣读课题立项书,介绍课题研究内容、目的、方法、过程等,课题组教师将课题研究融入教学中,以研促教,以教带研。</p> <p>新的课题研究工作拉开序幕</p> <p> 本学期我校做为县“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校”,在实验初期,我校按要求参加了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类信息化培训。学校10月9日下午,全校教师在学校的多功能教师参加了信息化工程2.0的启动会,周光旭校长宣读了学校的信息化能力提升规划,刘桂琴副校长宣读了我校混合式校本研修计划,刘伟琦副校长解读了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技术2.0的培训工作。尚颖主任制定了学校的校本应用考核方案。</p> <p> 在校本研修平台开通之前,业务刘校长和教务尚主任多次召开教研组长会议,解读能力测试点的选择要求,尚主任还通过组织参训教师关于能力点的问卷星填答,统计全校教师的能力测试点选择情况,形成了大数据的分析,做实了选测工作,有助于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目标的制定。</p> <p> 为真正促进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我校将开展混合式校本研修活动,活动分层进行,第一阶段是:骨干能手的引路课。第二阶段:近三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展示前,要先在组内平行班试讲,组内研磨。</p> <p> 骨干能手是学校的种子教师,他们勇于探索,走在课改和实验的前沿,在几位教师的课堂上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自主互助学习,还为听课的领导和教师展示了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可以说为教师们做了样板课。</p> <p> 教师们听课积极性非常高,平均每节课听课人数都在25人左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各教研组进行研课磨课</b></p><p><br></p> <p>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3. 用心交流师生和谐</b></p><p>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理解、关爱学生,多与学生谈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困难,这样学生才能愿意亲近老师,和老师之间没有距离感。我校无论是班主任教师还是科任教师都能经常性地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师生之间用心架起了沟通的桥梁!</p> <p>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涉及诸多层面,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和实践。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境界,它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高不可攀,它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我们必须不断改变粗放的工作方式,事事力求“精细”,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长期如此就会形成习惯,良好习惯就会成为品质。一种良好的品质必将成就一份精彩。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办人民满意教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