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0 月27日,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西头小学进行了研学旅行活动,先后参观了李仪址纪念馆、林则徐纪念馆、杨虎城将军纪念馆、王鼎纪念馆,</p> 李仪祉纪念馆 <p> 李仪祉(1882-1938),陕西省蒲城县人,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他主张治理黄河要上中下游并重,防洪、航运、灌溉和水电兼顾,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黄河下游的治水思想,把我国治理黄河的理论和方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水利工程高等学府——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和多所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水利建设人才,并亲自主持建设陕西泾、渭、洛、梅四大惠渠,树立起我国现代灌溉工程样板,对我国水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陕西人民受益尤大。</p> 林则徐纪念馆 <p>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历史治水名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p><p>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的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1839年主持编译的《四洲志》,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p> 杨虎城纪念馆 <p> 虎门销烟显国威 一身正气传百年。参观林则徐故居,听讲解员讲解林则徐和王鼎的师生情以及他3次来陕2次为官的经历,学习林则徐爱国为民、尊师重道的崇高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引导学生继承先辈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也为我们启迪当代、教育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教材。</p> 午饭 <p> 中午12点,同学们在红旗饭店用餐。</p> 王鼎纪念馆 <p> 尸谏殉国捍主权 大义凛然留青史。清朝爱国名相王鼎,他的一生,做官以廉洁著称,为整饬吏治,他刚正不阿,不徇私情。鸦片战争中,极力主战,反对议和投降割让香港。王鼎在廷谏、哭谏均告失败的情况下,决心以"尸谏回天听"。尸谏虽然没有达到保住林则徐和香港的目的,但是他不畏权贵、刚直不阿的浩然正气,永远值得人们缅怀和追念。</p> <p> 孩子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激励学生学习王鼎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学生。</p> 研学成果 <p> 此次研学旅行活动,学校立足蒲城本地教育基地优质资源,发挥“将相故里”的资源优势,加深了师生们对县域内英雄事迹、名人故事的了解,用革命先辈的献身精神激励学生,用蒲城名人的引领效应感染学生,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进一步激发了师生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