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行山万仙山景区,那里有我一直想去的地方一郭亮村。

刘道映

<p>万仙山景区距新乡市70公里,总面积64平方公里。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攀岩公园。景区主要由中华影视村一郭亮,清幽山乡一南坪组成。万仙山景区是南太行风光的典型代表,太行之魂的集中体现,被著名导演谢晋称为“太行明珠”,著名书画家张仃称为“华夏奇观”。既有雄伟壮丽的红崖绝壁,又有妙曼秀雅的山乡风韵,完全由人开凿的1250多米的绝壁长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全国闻名的影视基地,写生基地,避署胜地,拓展基地。</p> <p>挂壁公路</p> <p>郭亮村老村长居屋,现成展厅。</p> <p>与郭亮村修路当年的村长申民凯的小儿子合影。</p> <p>创始人之一,现还活着。</p> <p>蒙古道人千里迢迢到郭亮村拜见老村长申民凯。</p> <p>进屋看看,有很多国内外友人与老村长申民凯合照。</p> <p>开凿挂壁公路十三勇士现在还有六人都是九十岁的老人了,可惜一个也没看到,都下山养老了。这些是他们在当时开凿挂壁公路时用过的工具。坚持六年多的时间终于开凿出一条下山的公路成为世界奇迹,难能可贵,真英雄。</p> <p>观景台象一方神坛悬挂于红岩绝壁大峡谷的壁沿,站立神坛,大峡谷的雄伟壮观一览无余,举目远眺,巍巍太行层峦叠峰,云蒸霞蔚,令人心旷神怡,平视北端,天地跌水,由天而降,银河落翠谷,瀑声如雷呜,倚瞰东方,红岩绝壁上透过35个天窗可见车来人往,郭亮洞让天堑变通途,郭亮人锲而不舍之精神万古流芳。</p> <p>红岩绝壁大峡谷深300米,宽500米,长6000米,谷底距今28一25亿年的新太古代花岗绿岩系,绝壁距今14一10亿年中元古代蓟县纪的肉红色石英岩层组成。距今1、2亿年地壳运动使峡谷初具雏形。0.65亿年后的太行山隆升和浸蚀使其逐渐形成今日的峡谷风貌。</p> <p>彩色岩层,眼前的岩石紫红色叶岩与黄绿色中厚层粉砂岩互层产出,平行延伸,犹如人工彩绘出来的一样,这反映出沉积成岩时期古气候的变化,紫红色代表炎热,蒸发,铁质氧化作用较強的环境,对比我们熟悉的气候变化速度可以想象薄薄的岩层需要经过几十万年乃至几百万年得从沉积。</p> <p>这里是郭亮村村民以前下山的唯一通道,现己关闭不得进入参观。</p> <p>这是以前郭亮村人居住的房子,现己是危房无人居住了,有的迁居山下,有的仍居山上,搞起了旅游接待,卖卖土特产。</p> <p>秋叶红了</p> <p>站在翠谷丹屏观景台观对面山挂壁公路。万壑有声伴天籁,千峰无语立斜阳,在这里苍山翠林与丹崖绝壁尽入眼底,红岩峡谷,清泉瀑流美不胜收,万仙山的雄,险,奇,峻,秀挥洒得淋漓尽致,一览无余,同时郭亮人战天斗地,永不认输的拼搏精神也在绝壁长廊(郭亮洞)中久久回响,这就是万仙山的魅力。</p> <p>傍晚挂壁公路的灯亮了。</p> <p>走进公路洞内灯光照得洞子金碧辉煌。</p> <p>观景台象一方神坛悬挂于红岩绝壁大峡谷的壁沿,站立神坛,大峡谷的雄伟壮观一览无余,举目远眺巍巍太行层峦叠峰,云蒸霞蔚,令人心旷神怡,平视北端,天地跌水,由天而降,银河落翠谷,瀑声如雷鸣,倚瞰东方,红岩绝壁上,透过35个天窗可见车来人往,郭亮洞让天堑变通途,郭亮人锲而不舍之精神万古流芳。</p> <p>红岩绝壁大峡谷深300米宽500米,兴6000余米,谷底距今28一25亿年的新大古代花岗缘岩系,绝壁距今14一10亿年中元古代蓟县纪的肉红色石英岩层组成。距今1.2亿年地壳运动使峡谷初具雏形。0.65亿牟后的太行山隆升和浸蚀使其逐渐形成今日的峡谷风貌。</p> <p>三十五个洞,一洞一风景。</p> <p>南太行山西昆山挂壁公路,公路远比郭亮洞长,一个宏伟壮观的工程,太行人民太勤劳,勇敢。</p> <p>我们在这住了两天,淡季价格80标间,还干净不错,这里还有人来避署。</p> <p>太行人盖房用的瓦也不一样,好看吗?</p> <p>这条宽仅一米左右的裂隙,其高度确有十几米,流水突然跌成跌水,堪称奇观。河床的纵剖面或悬崖处下泻的水流地质现象称为“跌水"。由于此处岩裂隙发育,在地壳急剧抬升下,形成流水的快速下切,特别是在裂隙处形成和悬崖的出现,看着眼前的跌水奇观,似乎可以看到当年地壳抬升的壮观和动感。</p> <p>白龙潭瀑布,此处三面为圈椅壮悬崖,一面开口,形成“天井",是260万年以来区域性地壳抬升时期山间溪流溯源侵蚀所形成的“瓮谷”。</p><p>水流的溯源侵蚀是水流的掏蚀作用造成崖壁下方悬空,上部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如此循环,瀑布向上游方向推移,此处正是由于白龙潭瀑布长期的溯源侵蚀不断后退,终于在原先平直的岩壁上掏出了一个类似天井的圆形“瓮谷”。</p> <p>黑龙潭瀑布落差40多米,瀑下一个深潭,潭水面积约70平方米。当地居民说这里有黑龙盘卧,故称黑龙潭,水流终年不息。历经亿万年,硬是在平坦坚硬的石板上冲刷撞击出一个深潭,为了探测潭的深度,1998年济南军区潜水员来到这里,当下潜到28米时,潭水呈螺旋状,无法下潜,所以直到现在也无人知道黑龙潭的水到底有多深,于是黑龙潭的水深也成了景区中众多未解的迷团之一。</p> <p>黑龙潭瀑布由于地壳的急剧抬升和侵蚀基准面的相对下降,造成水流快速下切形成深切沟谷,原较平缓沟谷流水段和新形成的陡峻流水段之间存在一个较大落差,这两段的交点称作“裂点”,水流沿“裂点”从高处跃落,形成“跌水”,规模大的“跌水”称作“瀑布”,“跌水”下面由于水流的长时间冲击形成“壶穴”(潭),此处潭瀑发育典型,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内涵。</p> <p>波光潾潾的潭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