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西北归来半月有余,总想执笔,将一路风景诉注笔端,却是连日生活、工作,琐事不断,每每午夜梦萦中,那青海湖的波涛,德令哈的失落,翡翠湖的璀璨,鸣沙山的哀怨,月牙泉的秀美,莫高窟的沧桑,嘉峪关的雄伟,七彩丹霞的斑斓,无不一一呈现,牵引着你,又一次回到那大唐盛世中,感怀几千年前,大漠孤烟直的苍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0年9月2日下午,在伤后初愈两个月后,带着心里的郁结,一路向西,开启了环游大西北之旅,想象着茫茫戈壁,将心放逐的畅意,以一种流浪的姿态,用那些荒凉来填补内心的空缺,大漠,戈壁,月牙泉生生不息的希望,落日余晖下驱逐至边塞的凄凉,我来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5年,去了一次青海湖,深入到青藏高原的腹地,对于第一次见到草原的自己来说,那种云淡风轻,甩着马鞭的悠闲自在,微风拂面的青青草香,扯着嗓子,来两句情歌对唱以及青海湖的斜阳,都使我在多年后,念念不忘,所以这次,绕道而来,再一次见识她的秀美,徜徉在她温柔的臂弯,沉醉在她“海纳百川”般的怀抱,内心也是安然的。那种开阔,那种包容,闭起眼睛,忘却尘世种种烦恼,或许,我真的是忧郁的,那么多的多愁善感,以致到了抑郁的状态,内心感情的丰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多情,或许只有这山,这水,可以寄情。所以在不停的跑,不停的奔,以此来搅动大脑那些还活着的神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到了,近了,那一片蓝,映照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沿路走过,顺着湖面,是藏民设的观光点,花门,秋天,还有成片的油菜花,诗意,清爽。往前走,就是青海湖官方设置的观光景点,基于上次游览的失意,所以这次没有进去,选了一处距离湖边很近的藏民设置的观光景点,一人只需十元钱,骑马和骑牦牛另外收费,从花门到湖边还有将近两公里路程,我们交了钱,将车一直开到湖边,九月份的青海湖还是有点冷的,虽说是下午四点中,阳光充裕,下了车,还是打了个寒颤,不管了,换上了我的小红裙,美美的,拍照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拍完照,还是恋恋不舍,就想跳下去拥抱她,想想冰冷的湖水,还是作罢,这几张图,可叹,自己又胖了。</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往前走,便是黑马河。黑马河位于西宁以西约220公里处的青海湖边,是青海湖环湖公路的起点,由此沿环湖公路走70公里可达著名的鸟岛,黑马河往鸟岛方向这一段,又被称为环湖西路,不少"暴走族"驴友或自行车迷,都选择从黑马河开始他们的环湖梦幻之旅。秋天是看日出的最佳季节,而位于湖西岸的黑马河正是观看青海湖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所以晚上便宿至黑马河镇。放完行李,安顿好,已是七点多钟了,朋友说不饿,加上外面冷,便宿在宾馆,开了一天车,有些闷,拿了外套一个人踱了出来,此时天已黑下来了,夜晚的乡镇显得格外宁静,宾馆门口,一位藏族大妈坐在一张陈旧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长年累月被磨的有些铮亮发黑的拐杖,黝黑的脸庞,额头上布满了皱纹,头发有些乱,目光浑浊,一脸的沧桑,却并不影响她的慈爱和善,有心上前去攀谈,问问周围有什么篝火晚会之类的活动,可刚一开口,就后悔了,语言的差异阻止了我们的交流—她根本听不懂我在说什么,只得作罢,冲着她笑了笑,摆了摆手,沿着马路朝前走去。不远处星星点点的灯光,时不时有一两个骑摩托车的疾驰而过,想就这么一直走下去,感受这乡村难得的静谧,彻底放松一下自己,可奈何不过天气,实在太冷,有些哆嗦,便原路折回。大家都累了,也一夜无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还没等到闹钟响,就被外面来回走动的脚步声惊醒,便也急急起身漱洗,收拾行李,六点十分出门,朝着那美好的希望走去。太阳大概在6:50左右升起,我们开着车,准备看完日出直接杀到大柴旦,所以就没有步行。一路缓慢行驶,路过之处都是早起三五成群看日出的游客,因为通往最佳看日出的观景台修路,车过不去,我们便沿着环湖路一路前行,开出大概8公里的样子,在湖边停了下来,下了车,6:30分。九月份的黑马河,早上起来格外的冷,穿了能穿的所有衣物,还是冷的直打颤,从停车的地方走到湖边,露水沾湿了裤脚,也已冷的手不能伸,原地不停地跺脚。十分钟后东边出现了鱼白色,天也慢慢的放亮了,6:45分,却还不见太阳的踪影,低头摆弄着脚下的石头,不经意间抬头,东湖面和天空接壤的那一条水平线上,原先灰白的天际,霞光逐渐的铺展开来,不多时,蒙着面纱的少女苏醒了,那额头那眉毛,慢慢的探了出来,我一动不动的盯着她,不敢眨眼,生怕错过她的每一次展眉,那娇羞的脸庞慢慢的慢慢的探了出来,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在调皮的伸了一个懒腰后,便彻底的蹦了出来,瞬间,霞光将天际染红,也映的湖面一片彤红,真真是“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分不清哪里是湖哪里是天,一时美不胜收。我的心也在她跳出的那一刻,像心湖里投了一粒种子,随着水纹逐渐荡漾开去,是看见希望的激动,是被那一片霞光烘干后久违的明媚。那明亮的种子算是种下了,这是自己第一次临湖观日,或许在以后的好多年后,想起,那时那刻的心境,那个早晨的明媚,可以温暖整个心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等到她完全跳出来后,湖面也渐渐恢复了平静,在一步三回头中,迎着朝霞,整装待行,在黑马乡镇用完早餐,便开往另一片天际——大柴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柴旦,蒙古语称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湖,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北缘,青新公路(315国道)、柳格公路(215国道)和青藏铁路贯穿全境,其中315国道和215国道于大柴旦镇交汇。行至此处,不得不说一说315国道,315国道,起点青海西宁,终点,中国最西部的城市新疆喀什。它穿越柴达木无人区,足以媲美美国的66号公路。漫漫黄沙无边,茫茫戈壁连绵。高原、胡泊、雪山、戈壁,尽显寂静、孤单。博大、苍凉。气势磅礴中,沿路奇景美不胜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过了德令哈沿着这条最美国道向西疾驰,途径外星人遗址,便顺道拐了过去,行了大概20公里路程,到达胡泊防护区,门口设了栅栏,警示牌上显示禁止向前,已有两三辆车停在路边,掉了头,找了一个空旷地,将车停下,下了车,顺着只能容一人过得小口钻了进去,揭开门卫处的门帘,桌椅摆的整整齐齐,却没有人,“有人吗?”连着喊了两声,没人应答,便只得作罢,退了出来,房子后面是一个土丘,前面是一个湖泊,顺着土丘爬了上去,至半腰处,从土丘上下来一个老头,手里拿着望远镜,想着应该是管理员,一问,果然没错,说是湖泊看护员,这会正在巡视,问了外星人遗址的去路,他说就在前方8公里处,只是湖泊水位上升,前方1公里处在三年前路面被淹达两三米深,过不到跟前去了,只能站在这个土丘上遥望,边说边跟我一起又爬了上去,指了指不远处的那个小土丘,拿着他递过来的望远镜,朝他指的那个方向望过去,只能望见一个土丘,其余便什么也看不见,好遗憾,便追着他问那里边当时是怎么个情况,他说,你看见的那个土丘还不是外星人当时来的地方,是在那小土丘的下面有一方空地,就在那空地上,据说当时外星人留下三根管子,什么材质也不是很清楚,我说那是真的来过吗?他答,或许吧,否则国家也不可能大费周章弄这么一块遗址让游客观赏,边说边往下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了,我又往上爬了爬,寻了一个最高点,朝着四周望去。脚下的这一方土地在多年前应该还是处于比较高的地势,但是在风沙的侵蚀下逐渐形成了一堆一堆的小土丘,周边一直到7、8公里外,都是,零零星星的被淡蓝色的盐湖包围着,放眼望去,有点沙漠绿洲的感觉,煞是好看,感叹大自然的奇妙,只是遗憾,没有去得了那块遗址,好想过去看看,无奈只有一条通往的路,还被阻断,只得留了遗憾一步三回头的往回走。配几张图,聊表安慰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原路返回至315国道,又一路向西的朝着大柴旦驶去,因为早起的缘故,车上的人都睡着了,没有聊天的人,自己只能边开车边朝四周瞅去,公路两边都是茫茫的戈壁滩,比我想象的荒凉,但是没我想象的孤单,如果说宁夏那一路上的荒凉是一种孤单,那么这里的荒凉便是一种孤独,是经历独处思维酝酿后的一种自我升华,没有形单影只的落寞,没有苍凉到极致的悲哀,是洗进铅华的惊艳,你看那山,在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一排一排的矗立,风沙侵蚀,耸然不动,直至这里,这世上,还有什么比明知无可避让这风沙却还要坚韧挺拔,以一种不怕孤独的姿态存在让人心颤?立在这一块天地间,无所畏惧,有多少来多少的豁达,没有什么能够比拟,此时我是惊叹的,是被感染的,也是豁然开朗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距离大柴旦50公里处的分岔路口,车子拐进被称为网红打卡地的U型公路,这是通往东台吉乃尔湖和水上雅丹魔鬼城的必经之路,笔直的公路直通云霄,给人超强的视觉冲击,沿路有好多车辆靠边停,在路中间,或是三五成群组成一排,或是单独一人,或做,或卧,或跳,无论是一群人的狂欢,还是一个人的独处,或是孤独,或是犹豫,或是向往,或是放逐,总之,为这条路上增添了众多有趣的灵魂,也增加了诸多本可以避免的事故。跟着打卡,也拍了属于自己姿态的照片,原谅我也是一个人云亦云,不太自律的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东台吉乃尔湖,上一秒还在沙漠里,下一秒就把西北的风沙全部揉进湖水里。纯的像初恋般蒂芙尼般的蓝色,被称为马尔代夫“青海分夫”。碧蓝的湖水配上奶白的盐花,真的美的不像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东台吉乃尔湖出来,在往西行驶20公里路程,便是乌素特水上雅丹:这是世界唯一一个水上雅丹地貌,雅丹魔鬼城,神秘莫测、奇幻壮美、气象万千。到水上雅丹地貌时,已是下午五点半,门票60每人,听说有风沙暴来袭,便匆匆买了门票一路狂奔,想赶在沙暴来临之前观赏完毕。无奈刚至水边,风就来了,大的连站立都困难,摘掉口罩准备留个影,瞬间便被吹的没了踪迹。没有口罩遮挡,风沙吹打在脸上生疼,留了两张影像,灌进衣服里的风,冻的人直打哆嗦,就快速的往外跑,距离出口还有三分之二的路程时,回头望去,风沙已铺天盖地的袭来,一瞬间将原本还算清晰可见的魔鬼城掩盖。顾不得思考,也顾不得惊叹他的神秘莫测,更顾不得听那沙响的呜咽传至魔鬼城的每一个角落,便踉跄着出了城,急急的上了车,发动车子朝着来时的路一路狂奔。沙暴的速度太快,沿路都是铺天盖地的黄沙,能见度只有不到50米,没有经历过这种天气,心里还是没低,只能打着双闪马不停蹄的往前奔,以为逃离,前面就会还你一个晴天(多像此次出来的自己,总在逃避外界甚至内心世界的自己)。跑了将近100公里,风沙渐渐的小了,此时已是晚上八点钟,天也渐渐暮色重重,彼此望望,有些惊魂未定,想想刚才的一路狂奔,劫后余生,继而大笑起来,这大概是我们这几十年来最惊险也最刺激的一幕,人生百态,初经历的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在路上的感觉,那种面对未知前程的探索经历更让人着迷。</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到达大柴旦时已是晚上八点五十分,安顿好后,来到镇上一家人流量大的餐厅。这边的锅包肉比较有名,我们几个人点了一斤多羊肉和一些小吃,要了几瓶啤酒,为了一个小时前的那一幕,干起了杯。或许旅行的意义就在于此~~就着对脾气的三两好友,一起去探寻前面未知的路和这路上所经历的一切无论是惊险的或者是有趣的事情,在这傍晚的时候,没有压力的享受这轻松而惬意的相聚,一起狂欢一起安静。在迟暮之年追忆时,那晚觥筹交错的烛光和每个人脸上真挚的笑意,是这生命长河中泛起的点点星光,点亮了每一个时光节点。</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如果说大柴旦的夜是热闹的,那么她的清晨便是安静而又明媚的,今天的行程很少,那便是翡翠湖、石油小镇和敦煌,所以也不是那么急,睡到八点钟,吃了早餐便往翡翠湖赶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翡翠湖,在大柴旦镇西北方向11.8公里处,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一处尚未开发的原始风景处女地,也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这里由很多个大小盐湖组成,每一个湖都是不同的颜色,就像翡翠遗落在大地上。安静美丽的大柴旦翡翠湖,宛如仙境,空灵美景,颜色如同翡翠般翠绿。我们去时,景点正在开发建设中,并未收取任何费用。刚进景区,便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span>或许是我太执拗于你的态度,或许是你心里的自私容不下我的情绪,就这样在心底装满了遗憾扬长而去)<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愿提及,也就此略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下午六点半到达阳关。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站在这里,我唯一能想起的便是王维的这首《渭城曲》,其实演化成典故的也有“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可是却偏偏映入脑海的便是前一句,或许,潜意识里,更喜欢惜别之情,而漠视决裂之爱吧。今天,距离大唐一千多年后的今天,2020年9月5日,从那“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故都咸阳,我,一路奔来,来送你,西出阳关的一个背影。这一路,我知道自己在追寻,追寻一种步伐,一种自我放逐的步伐,一种在电视里边或者小说中曾经无数次看过读过而又向往的背影,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个悠长情怀难以纾解,怀着寂寞荒凉心境西出阳关的壮举,或是令人向往的西出游历,无论那个,都不是备尝独行穷荒艰辛寂寞的万里跋涉?他们或悲壮,或惆怅,或落寞,或,意气风发。现今站在这一方土地上,对话千年前繁华的阳关古镇,昔日的繁华热闹已不复存在,汉代的金戈铁马已烟消云散,如今只剩下一处高约四米左右的烽火台,站在烽火台下,遥看南边的阿尔金雪山,大漠苍穹,旷世藤野,与君执手,斜卧兰亭,大漠炊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种穿越千年的古感油然而生。也想当一回侠客,追你至塞外,也想怀揣柔肠,送你至边关。那么你可愿意?</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阳关出来,已是晚上八点十分,因为靠西边,所以天黑的迟些,可是很遗憾,错过了玉门关,一路心心念念的玉门关,那句“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门关呵。只能等到下次再来看你,再来携你的手,描你的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晚上九点到达敦煌,千里跋涉,终于行至你跟前,来触摸你矗立千年沧桑的容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敦煌最著名的景点当属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票量紧张,A类票要提前预约,所以早在出发前就预约了门票,怕路上时间紧张,早上赶不到,就约在8号中午一点,所以8号早上就去了鸣沙山月牙泉。鸣沙山位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山为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汉代称鸣沙山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绵亘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积13.2亩,平均水深4.2米。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本想着早起看日出,却无奈太累了,还是起得迟了一点,六点钟景区开门,到时已经六点十分,进了景区急匆匆的往进赶,跑到沙山的北面时,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歇了不到一分钟就开始爬山,蹬着沙梯(姑且称吧),一步三滑,这沙地走起来到底比土路费劲,何况沙坡。爬到一半时已有好多人脱了鞋子手脚并用的往上爬,待到三分之二时,早有好多已经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想起来,自己也累得够呛。终于爬到山顶,距离最高峰东峰还有一段距离,跟不上看日出了,只得作罢,将就着看点余晖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站在山顶向下望去,月牙泉的全貌便清楚的映在你面前。在一块绿色盆地中,一弯碧月被群峰环绕,在鸣沙山的怀抱中静静地躺着,这一躺就是上千年。都说历来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但是月牙泉就像一弯新月落在黄沙之中。泉水清凉澄明,味美甘甜,虽常常受到狂风暴沙的袭击,却依然碧波漾漾,水声潺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月牙泉鸣沙山出来已经十点五十了,又累又饿,找了家饭店,吃了饭稍作休整,便朝着那位列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莫高窟行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如果说敦煌是古时绸之路上的重要门户,那么莫高窟便是这门户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地处莫高镇而得名。它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一千六百米。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佛像等造型2100多身。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伟浑厚,小的精巧玲珑,其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是十分惊人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有些时候,对于现代文明,总感觉科技的发展,提供给你的信息量在某些程度上,限制了思维想要延拓下去的想象力,大批量的信息,无论是在视觉还是在思想上,只有接受,来不及细想,互联网便给了你结论。如今,站在这千佛洞中,看着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画,有那么一瞬,感觉自己穿越千年,置身于画中那些个场景,清晰,明确的场景,淳朴的民风,繁华的街道,和那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很感慨,古人的精神世界是那么的丰富与博大,在那个科学尚不发达的国度,他们将自己心中的疑惑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用丰满的线条生动形象的一一描绘,日积月累,才形成了这震撼的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有幸目睹,你千年的容颜,闭目探索,你千年的脉络,这一刻,泪目,感动,这千年的文明,人类的文明!千年前,千年后,这一方土地,我们同在!</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也许是意犹未尽,也许是那指尖不足以触碰你内心深处的欲说还休,在网评呼声很高的哪一场华丽里选择了继续走进,去探知你的内心——又见敦煌,我来探寻,探寻你,壁画上的你,丝绸路上的风尘。好吧,我承认,我错了,即便是在这同一空间,置身这千年时间的长河里,却还是无法触碰你博大的内心,我想我们都解读错了,这千年来的积淀怎是一朝一夕就能诉说完全的,那些个情景,呈现出来的都是皮毛,连万分之一都不到,更别说你的灵魂深处!生气,甚至有些愤怒。也罢,就让这一场文化的浩瀚隐藏在自己的内心,在那偶然回眸中,来慢慢探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飞天壁画,怀揣对你深深的眷恋,踏上归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二天下午(9月7日下午两点钟)步入河西走廊第一道关口,嘉峪关。“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嘉峪关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它的地理位置是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公里。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它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的美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行至这里不免感慨,名将之所以成为名将,是因为他们总有独到的眼光。他们总能在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中找到一些绝佳地形并把不利因素化为进攻或防守的有利因素。冯胜就是这样的一位将领,600多年前,他班师回朝路过这里,一眼就发现这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屏障。这里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在祁连山与黑山之间,最宽处15公里,最窄处仅8公里。周边有讨赖河峡谷、黑山、新城草湖等天堑天险。只要用长城、墩台把这些天然屏障联成一线,就可以形成坚固的军事防线。他的这一决定,使得明朝的西部边陲在后来的140多年中保持稳定,没有大的战事发生。今天回头再看,在河西走廊长达1000多公里的土地上,乃至整个中亚地区,再也找不出这样一处天险,适合建立如此建设成本低、戍守效率高的防御工事。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有伟大的构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东闸门是游客进入景区的大门。这是用石条和城砖垒砌而成的硬山顶建筑,是古代从东部进入关城的唯一通道。闸门楼两边是连绵不断、气势苍茫的夯土城墙。在明代,嘉峪关不仅是河西走廊上的军事重镇,也是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之间贸易的边检站。无数军人曾在这里把守,无数商旅驼队曾从这里穿行。闸门的设计非常精巧,门外与地面平行,但门内的地面远远高于门外,闸门外是平台,闸门内是一个斜坡沟壕。守军可在沟壕两侧、闸门的门楼和高处的烽燧上,居高临下对进入闸门的人员进行多点监视。</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走出沟壕,右侧不远处有一碑亭,里面的石碑写有“天下雄关”四个大字,这是清代肃镇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时留下的手迹。它不是明人的自夸,而是后人对它的褒奖。</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来到东瓮城外,这里有文昌阁、关帝庙、戏楼,城内靠北有游击将军府。文昌阁起初是为来关的重要文人墨客提供一个吟诗读书的地方,到了清末改成了文官办公的处所。嘉峪关是重要的军事设施,古代军营少不了武圣关老爷的塑像。关帝庙原先建于内城,清初才搬到现在的位置,只是后来毁损严重。现在的建筑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复建的。</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军营中不能没有文娱活动,尤其是驻守边关的军队。在古代,最高级的文娱活动莫过于唱戏了。这里的戏台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戏台,前台与后台之间用画有八仙图的木制屏风分隔开来,两侧饰有风情壁画。内容是寺庙的和尚及尼姑庵的尼姑及尼姑豢养的宠物。这些绘画内容在其它戏台上是非常少见的。戏台两侧书写有对联:“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对联高度概括了古往今来人间世事的演义变化及戏曲演出场所的功能作用。这个戏台不是明代建筑,而是清代守军所建。</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位于关城之内的游击将军府是武官办公的地方。“游击”与近代的“游击战”并无关联,它是古代的武官名称,始于汉朝,属于“杂号将军”系列,后为历代沿用。汉武帝征讨匈奴时,立有军功者人数太多,而“重号将军”职位太少,不够封赏。于是便在将军前面冠上“扬威”之类的各种称号,授予有功人员。各号将军之间并无上下级关系,也难以分出级别高低,因此称为“杂号将军”。到了明代,游击将军开始有了级别,它属从三品,位在参将之下,负担驻地防守应援。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府是明隆庆年间所设,它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也是检查商旅使者往来、联系西域和中亚各少数民族的枢纽机关。</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文昌阁、关帝庙、戏楼都是附属设施。嘉峪关的主要功能还是军事防御系统。走了大概两公里,便到了关城城楼下,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为了能更好地说明问题,我在网上找到了1张自西向东航拍的嘉峪关全景照片,并在上面标注了相关设施。</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嘉峪关有3座城楼,一字儿排开,立在中轴线上。最西边的是正门的城楼,名叫“嘉峪关城楼”,出了正门,向西就是茫茫戈壁了。与正门相连的是一个凸形城墙构成的罗城,也叫外城。外城的外围是一道护城壕,它是保护内城(关城)的第一道防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外城防御的是西面来犯之敌。外城城墙的两端建有“箭楼”,可以观察到西、南、北三个方向烽燧燃起的狼烟。无论敌人从哪个方向来犯,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戒。外城城墙与长城相联,它是保护内城(关城)的第二道防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二座城楼(中间)与第三座城楼(最上方)及其相连的城墙构成关城,也叫内城。中间城楼下的城门叫“柔远门”,它是内城的西门,门额刻有“柔远”二字,表明了大明王朝要对西方各游牧民族实行“怀柔”的外交方略,第三座城楼下的城门叫“光化门”,它是内城的东门,门额刻有“光化”二字,寓意大明王朝紫气东升,光华普照。</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内城的东西城门均设有瓮城。这是保护内城(关城)的第三道防线。瓮城是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起着加强关隘防守的作用。敌人一旦进入瓮城,就可利用城墙和城楼等设施,发挥居高临下的优势歼灭之。嘉峪关东西瓮城的城门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之上,一律坐北朝南,这样,即使敌人攻入瓮城,由于地方较窄,缺乏回旋空间,也无法使用攻城槌等大型武器进攻城门,无形中为内城又增加了一道安全防线。</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东瓮城门楼的眉额上刻有“朝宗”两字,表明守军效忠君王的决心。西瓮城城门的眉额上刻着“会极”二字,告诉西域来此的官员和商旅,欢迎来到我朝,在此相会,亲善友好。</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内城南北城墙中部设有三面凸出城墙之外的敌楼,便于守军从侧翼使用弓箭向攻城的敌人射击。四周设有东南西北4个角楼。每个角楼都是用砖砌起的二层单间建筑,一面有门,三面开窗,楼顶无脊,建有平台,平台上设有垛口,形状如同碉堡,楼内有木梯直通平台,便于士兵登高望远、放哨警戒。</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值得一提的是,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嘉峪关一风俗仍沿用至今,表达人们对远行亲人的祈祝之情,那就是“击石燕鸣”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出了西城门,嘉峪关便游览完毕,再一次回望,深深感慨,这个矗立在河西走廊中西部,占尽天堑天险的天然屏障,保住了自明朝以后140年的边境稳定,抚今追昔,仿佛还能听到战士们守卫边疆的号角声和厮杀声,那夜的风,那夜的雨,和着血水渗透在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斟一杯酒,捻几抹黄土,敬你我那可爱的战士无奈凄凉的心境却又坚韧不拔的身影。此去,与尔同归。</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出来城门去了悬壁长城,眼看着天色将晚,便没爬长城,只在城墙上合了影,就一路沿着河西走廊向东奔去那个叫张掖的地方。</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张掖,甘肃省省辖市。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美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为要去七彩丹霞,便于早起看日出,就没有去张掖市,直奔七彩丹霞地质公园风景区。在距离景区3公里处,一片紫色的花海映入眼帘,路边停了好多车,下车拍照的美女络绎不绝,将车停在旁边,顺带在网上搜了一下住宿,刚好在马路对面就是,一排排的青砖绿瓦,仿若置身江南,不过九月份的傍晚,气温还是比较凉的,放下行李,换了衣服,便匆匆的跑了出来,想要悠闲,没办法,已近晚上七点半,太阳快要落山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置身花海,阵阵花香扑鼻而来,远处夕阳西下的余晖将整个天际染成一片金花,映照在花海里仿若置身梦境,一天的劳累此刻烟消云散,女子爱花,爱这种梦境般的浪漫,那是真的,此刻真是陶醉其中不愿归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再美的晚霞也抵不过黑夜来袭、肚子的强烈抗议,好的是这里美食应有尽有,本想着应景一回,来两瓶酒两个小菜,浅斟慢酌,可是天气在这放着,真的是太冷,就匆匆吃完往住处走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一间有着中西结合建筑的房子,共三层,外观是徽派的建筑风格,却在顶部加了尖尖的塔楼,看上去有点像欧派的样子。进入内室,满是红砖的墙纸将屋子烘托的有点像昏暗的酒吧,相比外面的冷冽,内室感觉起来格外的温暖,吧台处做成了酒吧独有的调酒台,桌子是金属桌腿,木质桌面,白色的桌布衬的很是干净优雅,每个桌子上都有一盏琉璃状的吊灯,打开吊灯,暖色灯光打在彼此的脸庞上,加上低眉处那一抹浅浅的笑意,显得彼此是那么的温柔可亲,梦幻般,美好而柔软,不过注定了今晚也无咖啡也无酒,没有生炉火的房子,有些冰冷,和老板攀谈了会,得知明天是阴天,并无太阳,早起看日出的计划被打乱,也寥寥无趣,上了楼洗漱休息,一夜无话的放心睡到自然醒。</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早晨起来,拉开窗帘,果然是阴天,收拾完,将行李装在车上,外面有风,便匆匆吃了早餐,望景区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过了检票口,坐上大巴车,车子在蜿蜒的道路上缓缓行驶,有5、6分钟的路程,便停了下来,刚还在整理衣帽,被同伴捅了捅胳膊,顺着他指的方向瞧去,哇塞,这是神笔马良的颜料盒被打翻了吗?只见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绿蓝色等几种色调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形状,平行有序依次排列,犹如斜铺的彩布映在面前。甚为壮观。可惜太阳公公不作美,半个脸庞都不给,不然,这画布在他的映照下将格外斑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七彩丹霞景区很大,景区中设置了四处观景台,即七彩仙缘、七彩云海、七彩锦绣、七彩虹霞四处观景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各个观景台之间需乘坐景区的摆渡车前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七彩仙缘台山体面积不大,据说夕阳时这里的色彩很精美,丹霞清晰的纹理,斑斓的色彩,会给人造成强烈视觉上的冲击和内心的震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可惜我们是早上去的,况且没有阳光照射,所以看不到这种景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里主要有夕辉归帆和睡美人等景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七彩仙缘观景台下来后,在景区摆渡车站,乘坐大巴车前往七彩云海观景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七彩云海观景台,是七彩丹霞景区中最大的观景台。在这里可以观赏到众僧拜佛、七彩飞霞、大扇贝、万象朝宗、仙人台、灵猴观海等景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里的丹霞丘陵由红、灰白、灰黄色条纹相间排列的砂岩岩丘群构成,奇特的造型如一条腾飞的巨龙拔地而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浑圆的紫红色砂岩,在地质变迁的外力作用下,被雕刻成身披袈裟的僧侣,亿万年来艰苦的修行,虔诚的跪拜在仰面而睡的大佛身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七彩锦绣观景台是建在一座山的山脊之上,沿台阶而上,两侧的丹霞山体在水蚀、风刻及崩塌的共同作用下,红、白、黄相间均匀分的丹霞彩带,宛若华丽的丝绸披在山体之上,气势壮观、华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行走在山脊上的栈道,宛如穿行在丹霞画廊之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七彩锦绣观景台的景观主要有:丝绸天路、赤壁长城、裕固流苏等景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岩石经过千万年的水蚀、风刻,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地貌造型,泥挂状丹霞,恰似裕固族少女七彩裙摆的流芳,随风飘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三枪拍案电影拍摄地。</span></p><p>丝绸天路。</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粉砂岩岩丘,在千万年的风化作用下,形成了数十米高的丹霞丘陵,象长城一样绵延数里,雄伟挺拔,傲立边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沿栈道从山脊另一边的台阶下来后,乘坐景区大巴车,就来到最后的七彩虹霞观景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七彩虹霞观景台,据说是观赏日落的最佳地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照射在紫红色、灰绿色、黄绿色、灰黑色等杂色疏密相生组合有序,极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的丹霞丘陵上,色彩尤为绚丽,是景区色彩最为丰富多彩的地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可惜我们没能亲眼所见日落,但这里的景色还是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七彩虹霞观景台主要景点有神龙戏火、神龟问天、小布达拉宫等景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极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的丹霞丘陵。 红白相间的岩体,经过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形成单斜山,彩色山体上,绵延数里的一条灰质岩山体,好似清晰可见的神龙,蜿蜒游离在神火般的红白色丹霞之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红色砂岩形成的塔状地形,犹如一只神龟仰头向天,既镇守着降服的神龙,又诉说着亿万年七彩丹霞的沧桑变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丹霞地貌在水溶风刻的共同作用下,最终显现出一座宫廷式建筑,酷是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傲然屹立在彩色丹霞丘陵之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游完七彩虹霞观景台,我们乘坐景区的大巴车回到景区北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出了北门,便要敬五脏六腑了,距离景区大门一公里处,都是饭店,不过也真是贵,点了碗三枪面,二十多,还有一碗饺子,在结账的时候,却被告知价位不对,我说我们都是按照你标价来的,他说汁子和其他费用得另外算价,我说你也没说,平常吃饭饺子不都带汁,不然咋吃,他们答,你也没问,我们这边都是这样,说着给了一个白眼,当时那个气,奶奶的跟佛一样被供进来,吃完饭就不认识了,建议大家出来景区门哪怕往前多赶一程,千万别图方便着了这道,钱是一方面,旅游归来那种好心情全被毁掉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尽管气愤,路还是要赶的,晚上的计划是到达兰州,第二天一路杀回咸阳。所以也就顾不得把这情绪继续带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晚上十点到达兰州,安顿好后,顺着酒店后门,去了兰州有名的正宁路夜市一条街。晚上的十点钟,这里还是人声鼎沸,选了一家人比较多的茶缸串串店,炉子的那种,想着明天就回家了,一路也算圆满,该有个句号了。分别在九月的当下,回忆是思念的愁,那种朝夕相偎的感觉恐怕等不到下一次旅行了,想去你的灵魂深处,来一次深刻的对话,怎奈你没有灵魂,只有遗落出去的点点愁绪。所以,来吧,拥抱吧,满上酒,嗨起来。那一晚的霓虹,璀璨如明珠,留在记忆的长河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9月9日,踏上归途。归来的路总是这么快,行程的安排里已经再无景点,那种在路上的感觉因为没有景点的安排,心也变得没有那么雀跃,我承认,随着家乡的距离越来越近,我的心情也是越来越焦躁,我知道我的心已经遗落,遗落在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里,遗落在那些早出晚归的朝、晚霞中,遗落在那一片沙砾一面镜湖中,遗落在莫高窟的千年等待中,遗落在阳关口的一抹夕阳下。好吧,我不想归来,归来去望你绝望的挣扎。可是该面对的还得面对,但愿这次归来后,你的人生能够等到升华,你的人生路能够迎来一次新的起航。好吧,句号吧!下次再见,我的朋友!</span></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