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者,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深入学生的心灵。文化,是立校之本。我校以飘色特色课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p><p> 2020年10月27日下午,风和日丽,广东省专家组莅临斗山镇浮石小学现场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复评,李少华校长带队迎接并陪同省专家组现场复评。李校长代表学校对省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总体情况和学校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表达了学校必将飘色文化传承发扬光大的决心。</p><p> 评审专家们在学校老师的全程陪同下,现场参观了传承小广场、宣传栏、飘色长廊、台山特色展版,观看六年级学生集中小广场上课(飘色上色、摆色)等等,专家们详细了解中国传统飘色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学校这种飘色文化传承模式特别满意。</p><p> </p><p><br></p><p><br></p> <p> 台山浮石飘色是一种保持传统特色的民间文化造型艺术,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台山民间习俗艺术的一枝奇葩。</p><p> 每台飘色由两个八至十岁的儿童(俗称“色仔”)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由村民用“色柜”抬着出游,属人物造型艺术。飘色中的人物,站在色柜面上凌空而起的称为“上色”,也叫做“飘”,坐在色柜面上的称为“下色”,也叫做“屏”。人物主要靠一条精心锻造的纤幼钢枝支撑,这钢枝叫做“色梗”。飘色的迷人魅力在于“飘”,其左足立于一根桃枝上,右足摆动,身体凌空无凭,似无依托,令人惊奇。</p><p> 飘色的儿童须严格挑选,长相俊美、胆大开朗者当“色仔”、上“色框”,这被当地民众视为荣耀。浮石飘色的内容为“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吕布貂蝉”、“穆桂英挂帅”、“木兰从军”等。在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北帝诞”,浮石村民列队抬着北帝塑像,以头牌、色标、罗伞、飘色、舞龙、舞狮、高跷、八仙、八音锣鼓组成队伍,游遍全村十坊,形成一个阵容鼎盛多彩多姿的民间习俗节日,吸引海内外乡亲和各级宣传媒体、各地摄影爱好者,影响深远。</p><p> 台山浮石飘色,远近闻名,1996年,浮石村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1999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p><p><br></p><p><br></p> <p> 作为生长在这片文化沃土上的新一代,应当胸怀天下,放眼世界,勇立现代化的潮头,更应当饮水思源,勿忘根本,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这是希望的呐喊,这是实现“中国梦”赋予我们沉甸甸的责任。</p> <p> 浮石小学将一如既往坚持继承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尽心尽力把中华优秀传统飘色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传统文化更好的走进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开展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飘色传承活动,引领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人文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