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独立和依赖之间自由摆荡

逸静

<p>10月24日,2020年江苏精神分析大会暨常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发展论坛,在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隆重开幕。我作为心理学爱好者,有幸参与。</p> <p>上午分别听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临床心理学教授肯尼斯·巴里斯博士作的精彩演讲:《理解与希望的循环:儿童与青少年情绪健康的精神分析视角》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的严和来博士为大会作的精彩演讲:《青少年:在童年与成年之间》,收获很多。</p> <p>但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我下午参加的会场六,其中的活动之一是,常州市心理学会徐晓菁老师的“当代女性自我成长之分离个体化”主题,与参会人员共同从心理动力学角度及个案的解读,探讨当代女性对自我成长的需求,以及独生子女时代分离个体化的困境和冲突。在报告结束的提问环节,我和徐老师对于当代女性关于独立和依赖的话题做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也引发了我长久的沉思。</p> <p>有人说,不知何时起,“依赖”在很多人的心里变成了一个贬义词。越来越多的人在不断强调独立,经济独立、生活独立、精神独立,而与此同时,依赖他人则成为一种无能懦弱的表现。我也曾是这样认为的,也曾一度用独立作为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的目标,也曾常常因需要依赖别人而感到羞愧和自卑。然而我有时又发现,那些善于依赖的人,反而活的更轻松更幸福。经过这次和徐老师的交流和思考,我终于明白了,依赖和独立其实并不矛盾。</p> <p>《易经》上说,天地是阴阳,男女是阴阳,阴阳结合才是最好的人生,所以人是不可能完全独立的,但还是要有真正的独立的意识。两个真正独立的人才能彼此在精神上、经济上,需要独立的时候独立,需要依赖的时候可以依赖,也才会让彼此不觉得累。</p> <p>心理学家伯恩斯坦曾说:适度依赖是这样一种能力,让你融合亲密和自主,在依靠他人的同时仍保有强大的自我意识,并且在需要时乐于请求别人的帮助,因为真正独立的人,在面临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平静充盈的,既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会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也就是一个睿智成熟的人,应该能够在独立和依赖之间自由摆荡。</p> <p>下午会场六的活动之二,是常州市“孙静家庭教育工作室领衔人”孙静老师和常州卫生高职校心理教师曲羽佳老师一起带领“鼓动吾心,快乐成长”的鼓圈体验。通过团体音乐治疗的方式,分享连接、包容、支持的核心精神,是青少年团体中一种有效的心理减压方式,我在这次活动中收获极大。</p> <p>大家一开始选乐器的时候,因为课间休息我来的晚些,那些大乐器都被选完了,我只能挑选剩下的小的手鼓,但并不影响我参与的热情,当然,后来我和另一伙伴换了一个稍大的手鼓。活动开始时,大家各自敲打自己手中的乐器,声音和节奏很无序,但随着活动的展开,在孙老师的悄无声息的引领下,各种乐器声音节奏莫名其妙的和谐共振起来。</p> <p>那一刻,我深深地体验到了和在场伙伴们链接在一起的兴奋、快乐和力量。活动结束后的好长一段时间,我仍然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喜悦和身体的轻松畅快。我忽然意识到群体对一个人有多重要,人不是孤岛,我们需要彼此依赖、彼此联系、彼此链接,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可能活出千军万马的气势和力量!</p> <p>如果有人再问我,一个人,一个女人,是独立一点好,还是依赖一点好,我会说学会在独立和依赖之间自由摆荡吧,你将会活的更成功、更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