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indent-1">王翠波,绥芬河铁路口岸站交接所内勤一班的核算员,年末就要结束她三十三年职业生涯。对于她的退休,工友们不禁依依不舍。在她的带领下,内勤一班核算岗位曾经创下了货票作废率和准确率两项指标双双第一的好成绩,她曾与值班员张云霞携手共进了十余年,打造了以张云霞为首的集团公司党内先进班组品牌“云霞班组”的金字招牌。</p><p><br></p> <p class="ql-indent-1">自1987年参加工作,她就任职于交接所车间。第一任所长李尚德,接着是郑宗如,段永祥、夏炎、徐丽梅,苏顺波和现任所长刘迎东,共七位所长。她在交接所外勤工作了一年,此后进入交接所内勤工作了三十余年。她是七朝元老,业务大拿,内勤现场的活规章。</p><p class="ql-indent-1">1997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车站为适应国际大通道的需要,交接所车间王翠波与其他车间的几位业务精英,成为车站“一口清,一手精”的五名技术业务女能手之一。</p><p> </p> <p class="ql-indent-1">内勤除了值班员和翻译岗位没干过,其他岗位全干过。后期她一直从事核算的岗位,她干的时间达十余年。国际联运所有货物的运费、杂费用都从核算收缴,是口岸站的收钱的匣子,每天几十万计。培养一名业务素质过硬的核算人员的需要时间的磨合经验的积累。核算被车站列为重点岗位。人员轻易不准调出。年初开门红,她曾经在工作岗位上,从清晨至深夜,从深夜到清晨,连续二十四小时赶制了一千余辆车的货票,眼睛都涩了,后背都麻木了。一天一宿都休息不了几小时。错过吃饭点更是经常事。每一位联运人都是坚强的战士,面对困难毫不退缩,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她经历过手工计算运费时代,现在程序越来越先进,电脑计费,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和出错机率。这都是一代一代联运人不畏艰苦,战胜困难的基础走过来的。她们的身上也打下联运时代变迁的印记 。</p><p><br></p> <p class="ql-indent-1"> 在车站的技术业务大比武中,她曾五年获得国际联运内勤业务第一名。用她的话讲,“既然学了就想办法学好,要不就不学!”车间文体活动也少不了她的身影。她饰演的王媒婆形象令人开怀大笑中,这笑声不禁缓解了大家工作中的劳累与疲惫,也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后来她开始编导小品,将一些工作中的场景,融入喜剧元素,在笑声中弘扬了口岸然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她的一些经典创作在参加口岸对面俄罗斯汇演中,赢得了俄方工作人员的高度赞扬和喝彩。</p> <p> 张云霞是今年七月份退休的。王翠波也即将面临退休。“云霞班组”的两位骨干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在她将要退休的这一年里,车间陆续选派了四名职工跟她学徒,以培养和提高核算人员后备力量。她带徒弟是出了名的严格。告诉过的问题不准再问第二遍。所以跟她学徒常常都是帅哥。几位高徒如今已走上了站、车间的基层管理岗位。交接所车间人才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p> <p> 岗位是一个大舞台, 每个人既是演员也是导演,在即将谢幕的一刻,王翠波没有留下什么遗憾,因为她用她精湛的技艺,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出了精彩的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