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共研共成长—莒县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五、六单元集体备课

董静

<p><b style="font-size: 18px;">  秋云之下,时光静好,为提升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按学校统一部署,我们二年级数学教师第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活动从10月21日拉开了序幕。教师们全身心投入,热情高涨。 本次活动分为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课,评课,集体备课三个环节。</b></p> <p><b>  首先是王云丽,李海娜的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课。</b></p> <p><b> 王老师主讲的《7的乘法口诀》这节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发现相邻两个结果都相差7的基础上,自主尝试编口诀。加深对乘法意义和口诀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口诀,并能灵活的应用口诀解决问题。通过表二相应乘法算式的填写和口诀的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与概括能力,使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得以渗透。</b></p> <p><b>  李老师主讲的《观察物体(一)》这节课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辨认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教师在观察、拍照、展示、评价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及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课堂上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观察物体的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b></p> <p><b>  尹老师教学的《5的乘法口诀》将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续的学习做好方法的准备。在尝试编口诀,交流整理5的乘法口诀时,巧妙地加以引导,启发学生从各方面思考,让学生从具体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在记忆乘法口诀时,采用不同的题型来开拓学生的思路,由浅人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口算熟练程度和兴趣,使学生从大量的抄写与背诵中解放出来。</b></p> <p><b>  展示课后,首先由王云丽,李海娜、尹素龙三位主讲老师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聆听的老师们就备课展示的环节积极发表听课感受。最后刘主任从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教学细节等各个方面,对这几个老师做出了中肯的评价,老师们收获很大!</b></p> <p><b>  接下来进行集体备课,首先由尹素龙老师主备《观察物体(一)》这一单元。观察物体能够了解它的形状、大小、结构是认识物体的重要途径。本单元是教材第一次安排观察物体的内容,让学生观察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结构比较简单的物体。这一单元旨在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本次集体备课尹老师从学情分析、教材编排,教学目标、教学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地剖析。</b></p><p>&nbsp;</p><p> </p><p>&nbsp;</p> <p><b>  最后由马金霞老师主备第六单元,马老师从学情、教材、目标、教学四个方面对第六单元教材做了单元总备。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会归纳乘法口诀,并熟练地掌握7~9的乘法口诀。本单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衔接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b></p><p><b> 接着同组聆听的老师就备课展示的环节积极讨论,每个人都说了自己的看法,年轻人思维活跃,老教师经验丰富,大家通过交流,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也拓展了教学思路。</b></p><p><b>  教师提升在路上,学习收获在心中,每一次的交流碰撞都会是我们前行的动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教学这条漫长道路上,我们将不断探索、追求,使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b></p><p><b> </b></p><p><br></p><p><br></p><p><br></p>

口诀

乘法

学生

备课

教学

单元

观察

物体

老师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