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教体局提出的“4114”教研系统工程,进一步解决村小教学点分散、六年级以下教学单班教研难的问题。结合本镇实际,一至五年级打破校域限制,集中以镇为单位,按学科进行镇本教研,六至九年级以校为单位,按教研组进行校本教研。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采取“五统一”举措研磨课,稳步推进“一课一研”、“一课多磨”活动扎实有序开展。</p> <p> 研磨“五统一”即:一是统一研磨地点:一至五年级镇本教研地点在中心学校大会议室,六至九年级校本教研在镇中镇小集体办公室;二是统一研磨时间:镇本教研每周周一至周四的下午和周五的上午半天时间。校本教研按照学校固定的教研时间;三是统一研磨内容:下周要讲的内容,侧重于课型特点、三维目标的实施、课堂导入、教学内容处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结构化预习导单、导纲、反馈训练、板书设计、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媒体使用、堂堂清等方面;四是统一研磨人员:从周一开始依次五至一年级语文教师参加,考虑到大多教师包班,数学间周参加,同时中心校人员分包年级,做为年级研磨组组长,负责组织研磨签到、监督小组的发言、讨论、参与指导点评等;五是统一研磨流程:按照“自备---个案、研改---共案、研磨---精案”三个阶段进行。</p><p> (1)自备形成个案阶段:中心校提前一周布置下周要研的4个课时,先由各校教师依据研课内容和研课的侧重点,写出详案,初步形成个案。书写要求统一用黑笔,教案右侧预留四分之一空白,供研磨时用红笔批注。</p><p> (2)研改形成共案阶段:按照就近原则,把13所小学一至五年级按年级按学科分别分成4个小组,每组推选1名小组长,研课时,先进行小组内研60分钟,原则上由小组成员按每1个课时10分钟左右时间进行发言,由组长负责记录见;接着进行集体研讨120分钟,原则上由每个小组长代表小组依次逐课发言,4个组每个课时轮流发言大致用时30分钟。研讨人人做记录。取长补短,对个案进行修改,在研讨基础上,达成共识,形成集体共案。</p><p> (3)磨课形成精品阶段:按照研课划分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每周要求至少进行一次集中磨课,组内老师根据研改的共案,结合班级实际,再做适当修改。先由组长带头磨课,再由组员轮流讲,前一个老师上完课后进行教师自评,他人点评,再次反思研讨。第二个老师改进完善教学设计后再次上课,反复研磨,依次进行……达到次次有改进,堂堂有提升,最终形成精品教案,打造高效课堂。研磨的精品教案将分享到年级学科教师群,形成镇本教研和校本教研资源库,供以后教学参考使用。</p><p> 通过这一举措,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全镇教师集体的智慧,达到了以研促备、以研促教,以研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