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霜降秋风瑟 斗室温书耦墨香——记林西县第三小学三年级组读书活动

蔫莜

<p>重阳霜降秋风瑟 斗室温书耦墨香</p><p><br></p><p><br></p> <p>借用著名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话: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历三中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开始学习钻研的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人生三境,用于读书,亦是高深。</p> <p>值此深秋时节,菊花盛,枫叶残,霜伴寒风又漫天。然而,林西县第三小学三年级组的全体老师们,却为这霜秋涂抹上一笔浓浓的色彩。</p> <p>交流如雨滴般无声胜有声,一滴一滴默默地流坠,碾着时光的足迹,最终滴穿了人与人之间如磐石般坚硬的隔阂。</p><p><br></p> <p>古人有训: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澧。读书之交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与天共存的默契,如丝缕般交织在一起。</p> <p>房静老师和邵美娟老师和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悟:阅读活动不仅是一种理解技巧,更要保持一种好的心态,不要以我为中心,要纵观大局,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微笑待人,管住自己的舌头,从而掌握阅读交流的主动权。</p> <p>代云雪老师,张学娟老师与李佳楠老师和大家分享《小学数学思想方法解读》的读书相关感悟。让我们懂得了:我们都应该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时刻树立喜欢阅读、享受阅读,自愿自主的与文本对话这种理念,去促进相互了解和学习,共同进步,丰富我们的经验,使我们的工作变得工作更加轻松,也使是我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p> <p>王蕾老师,张艳艳老师,陆文超老师分享到,在阅读《黄爱华与智慧课题》一书时,我深深体会到:黄老师主张“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是有学生主体参与的。换句话说,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不是成功的教学。”他认为,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而这种主体参与,绝非是简单的让学生举举手、动动口,你起来、他坐下,而是要做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情感使我们感知自己以及同事朋友,亲情人际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能力,如果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情感表露方式及程度,就容易了解别人的需求。建立正面的形象以及提高互交能力。</p><p><br></p> <p>褚金艳老师,刘思敏老师和大家分享读书感悟。她们说:“为了达成有效的阅读,建立同理心十分重要,要消除偏见,对生活的观察要转换视角,从阅读的角度思考。逐步找到方法,才能够理解,才能拥有一个崭新的思考模式,增加对学生立场的宽容,由此真正增强师生阅读的有效性。</p> <p>付海全老师分享时说到:“和青年教师一起读书,感觉自己也很年轻”。富兰克林说,“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周国平也说,“读所谓有用的书,可以改变外在的命运;读所谓无用的书,却能改变内在的心灵。”</p> <p>王宗华老师,田成成老师分享说:在这个全民阅读的时代,让我们真正静下心来,捧读一本书,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做一个淡定的读书人。让我们读的慢一点,等待灵魂慢慢跟上来。从书的世界感知生命的愉悦,精神的光亮,灵魂的静美。</p><p> </p> <p>通过教师们的精心准备,形式多样的分享,让大家眼前一亮,阅读教学设计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努力掌握这门艺术,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的纽带和桥梁,积极打造和谐课堂、和谐校园、和谐教育。共建书香校园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希望我们的读书会能引领大家读更多好书,有更大提升。</p> <p>撰稿人:付海全</p><p>定稿人:王宗华</p><p>审核人:王玉敏</p>

老师

阅读

读书

分享

我们

学生

感悟

年级组

林西县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