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刘敬伟,中小学一级教师,1994年参加工作,一直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坚持以“关心每一位学生,做好每一件小事”为原则,努力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他对待生活积极乐观,对待工作认真努力,对待学生关爱有加,一件件和风细雨的小事,像一颗极其平凡的螺丝钉,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地尽职尽责。</p> <p>服从领导,任劳任怨</p><p>刘老师以前是一个语文老师,到了五中,学校根据需要,让他教政治,他二话不说就接受了。对于政治课完全陌生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但他没有怨言,熟悉教材,明确内容,翻阅资料,求教他人……直到完全明白为止。</p><p>那时候,刚来到县城刘老师的妻子还在在老家务农,刘老师独自带着上小学二年级的小女儿在县城,到有早自习的时候,只得把孩子从睡梦中叫醒,把她带到学校,让她在办公室里学习。下课后去学校食堂吃饭,很多同事看到他带着孩子守早自习吃饭,就劝他别带孩子,他也只是笑笑,别人不知道的事如果早自习放学后回家做饭,就会迟到啊!即使这样,他也从没有旷过一次课。</p><p>除了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教学工作以外,刘敬伟老师对于年级的安排也是尽量服从,从不会推诿,更不会以各种借口要求减少工作量。去年初冬的一天晚上,年级主任给打电话,问有没有空,他知道肯定是加班,看看在书桌旁写作业的女儿,内心犹豫了一下,但是还是说有空,然后马上骑车赶到学校。原来是扶贫工作要填表,因为工作量太大,班主任们忙不过来,而女教师大晚上出门不安全,所以主任让刘老师和另一位蒋姓男教师来学校帮忙。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开始工作,填表核对信息,一直等到他们离校回家的时候已经是快半夜了。</p> <p>团结同事,乐于助人</p><p> 提起刘敬伟老师,七年级的老师们无不交口称赞,他是我们年级里的热心人。刘老师和同事之间和睦相处,无论谁有事,刘老师都是有求必应,从来没有考虑过个人得失。同事的电脑,如果有了小毛病,只要他知道了就会抽时间,会过去捣鼓一番,一次不行,两次,直至成功。另外,有的老师由于特殊情况,不方便守早晚自习,有求于他的时候,刘老师从不拒绝。</p> <p>关爱学生,亦师亦友</p><p>刘老师是从事教学工作20多年的老教师了,但是他在个人的生活上却非常的节俭朴素。每天都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带着一个装满作业本和笔记本塑料袋子来学校上课,数十年如一日。刘老师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得失,只一心装着班上的几十名学生,只要学生的学习习惯好了,学习成绩上去了,刘老师的脸上就会绽开笑容,尽管这张脸不再年轻,有了皱纹,却是那么的慈祥,可亲,可敬。</p><p>因为政治课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要教会他们做人、做事,再加上刘老师态度温和,所以学生们课下愿意跟他交流,向他求助思想方面的解决方法,我都会不厌其烦地予以解答。甚至课下有的学生向他借钱、用手机给家长打电话,他从不拒绝,刘老师的手机就跟学生的免费公用电话似的,以至于其他老师都看不下去了,让他们去学校的话吧去打。有的学生借了钱忘了还,也就算了。他们毕业了还没有中断跟我的联系,他们还把他拉进他们的QQ群,学生把他当做自己人了。他们的一些秘密也愿意找刘老师倾诉,刘老师就适时地对他们进行教育。</p><p>一个小男生和同学打架,很后悔,偷偷地来找刘老师问咋办?刘和这个同学谈谈一下午……后来这个男生毕业了还经常来学校找他聊天。</p><p>学生聂某某带着自己的数学作业本来找他,说她这道数学题没有做错,可陈老师不知为什么给打了个错号。刘老师悄悄对她说:“这事你不要声张,你去问问陈老师,改过来就行了。”每一个孩子都因为陪伴和关注而有了变化,而他每一次都觉得因为这份付出而成就满满,虽然刘老师一直还是很平凡。</p><p> 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尽职尽责,把自己的满腔热忱统统拿出来,以心灵感动心灵,以行动影响行动,尽管前进的路上仍有风风雨雨、磕磕绊绊,他依然要踯躅前行,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爱的篇章。</p><p> </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