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情景再现 <p> 童年是人生岁月里一段优美的时光,那里曾幻化出五彩缤纷的梦,令人回味,令人追忆,童年的影子就象在昨天,童年的往事,藏不住,虽去犹在,历历眼前,忘不了的童年。</p><p><br></p> <p> 本人搜集的图片和视频,上了年纪的人都应该目睹过,经历过,几十年后的今天再见到它,自然会感觉特别亲切,现在让我们打开封存已久的记忆,穿越时光隧道,一起来慢慢品味曾经发生过的往事,一定会给经历过的人们带来欣喜,带来无穷的遐想。</p><p><br></p><p> 本美篇共分五个章节,一是童年回忆篇、二是学校活动篇、三是劳动篇、四是童趣篇、五是曾经的浦江,分三期发表。</p> <h3> 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h3> <h3> 童年似水,恍惚而过;童年似树,茁壮成长;童年似光,白驹过隙;童年似梦,一晃而逝;童年似酒,香气扑鼻;童年似歌,嘹亮清脆。说不清童年事情,道不明童年歌,童年的生活随着时间的发酵,深深的印在回忆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每每回忆起来都会在睡梦中笑着醒来。</h3> <h3> 让我们通过走过的足迹,回到过去时光,一起来寻找童年的记忆吧。</h3> <h3><font color="#39b54a">一、童年回忆篇</font></h3> <p> 自行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很受人们的青睐,曾经风光一时。凡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们都有一段和自行车的不解之缘,说起有关自行车的故事,每个人都能娓娓道来。</p> <p> 上世纪60年初,父亲调到黄宅缝业社,当时单位有一辆公车,基本他一个人在骑,1965年父亲自己买了一辆,在那个物质匮乏,生活贫困的年代,个人拥有自行车🚲是十分少见的。</p> <p> 后来父亲调到了内燃机配件厂,70年代母亲也参加了工作,父亲每天载着母亲去一同去上班,来回要骑20公里,就这样骑了40多年,长年累月的坚持,造就了父亲现在强壮的身体。</p> <p> 60年代末,我大概6-7岁的时候,乘父母不在,将车拖到明堂玩,先是玩游车,越游距离越长,由于人矮车大,腿只能从三角架上跨过去,半圈半圈地学着骑,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会跨着骑了,我高兴地在明堂上一圈一圈地骑着,其乐无穷,熟练后,还骑到通向村外的小路上去,由于路窄,有时会冲出路面翻车,轮头往往会被摔歪,避水板会移位,骑车时会发出吱咯吱咯的声音,自己怎么调也调不好,事后还生怕父亲责怪,不敢作声,但到第二天往往被发现,多次发生后,父亲就把车子锁了,我没有了玩车的机会,心理有某种失落感,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车又没锁🔒了,也许是漏锁了吧,趁着这个时光我又偷偷的玩上了……。</p> <p> 上世纪70年代自行车逐渐掀起,90年代达到高峰,马路上骑的都是清一色的自行车🚲,自行车成了那个时代结婚标配。</p> <p> 上世纪80年代初电视机📺也算是奢侈品了,那时我家已经买了,成了村里的第一台,看得人很多,比较清晰的记得播放《西游记》的时候,村里不少人来我家观看,屋小人多,显得十分拥挤,</p> <p> 春节的时候,看的人特别多,晚上干脆把电视机搬到了村中的厅堂里播放。图为上世纪80年代初江南第一家祠堂看电视的情形,张文晖摄。</p> <p> “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那耳熟能详的旋律,至今令人回味无穷。</p> <p> 不过我并未受此广告的影响,1986年时候我花了一年的工资积蓄,以558元的价格,从五金公司购买了一台上海美多牌的收录机,此收录机欢乐的陪伴我十来年,每逢过时过节还把它带回老家,用点歌声来增加节日的气氛,现在这台收录机还珍藏在于我家的书房里,十几年不去理它了。</p> <h3> 缝纫机家中了也有一台,可能是七十年代中期购买的,母亲无师自通学会了裁剪,她常常利用空余时间挥动着剪子,把缝纫机踩得轰轰响,家中还有一本裁剪的书,那时我什么也看不懂,做批量衣服时也会邀请后叶村的月华师傅,一做就是好几天,给我量体裁衣的情景还历历在目。<br></h3> <p> 拍照是件很高兴的事,小时候很少拍照,十来岁时偶而和堂弟叶家光有过一张合影,记忆中是叶家兰姐夫拿来的相机,站在村口(现在郑期兴家门口),我用手扶着堂弟的右肩,本来照片是挂在他家的相框上,后来不知为何遗失了,这可是我唯一的一张儿童照片,小学初中毕业也没照,唯一一张是高中毕业证书上的照片,图为上世纪70年代的相框。</p> <p> 小时候,我认为纺线车很神奇,再简单不过的构造,却在轻易间纺出细细的长线。那时候,我常常依偎在奶奶旁边,听着“嗡嗡”的纺线声,她干此活轻车熟路,纺出的线细而均匀,我也时常去模仿,纺出的线质量不高,并且容易断裂,熟能生巧 ,后来做多了,自然质量提高了不少,但还是没有我奶奶纺的质量好,看来还是需要点技巧。</p> <p> 纺纱是前期,织布是整个制布过程属于后期了,开始织布时操作者要端坐布机前,手脚并用,两手有节奏抛着梭子,两脚有节奏配合蹬动,一抬,一踩,同时布机会发出吱咯的操作声,随着操作时间的积累,一段彩色美丽的土布在织布机上诞生了。</p> <p> 我母亲和奶奶都会织布,小时候我也试过几次,不上手,怕织出质量问题,不去多搞,织出来布一般可做被单、床单、衣裤之类。这种手工织布在浦江本地很难见到了,到我们这代失传了。</p> <p> 麦杆扇,上世纪70年代家庭妇女的主活,赚个小钱,张文晖摄。</p> <h3> 上世纪70年代浦江的麦杆扇,这种扇我奶奶也会做,80年代我还带到了工作单位,十年之前我还见到过,现在找不到了。</h3> <p> 小时候的打麦场就在家门口的明堂,因是集体,全村人都聚在一起,热闹非凡,打麦场的设施比较简陋,就一张麦磨或大石块,比不上平一村的机械化,操作了也很简单,夹起大碗粗的小捆麦子,举过头顶,使劲地向麦磨等硬物砸去,麦子砸在上面,麦粒即可轻松地掉下,记得麦打得最快最好的是叶家成的母亲菊华,她打麦速度和频率都比别人快,并且一气呵成,因而对她打麦印象也特别深刻,至今还历历在目,难怪当时的生产队长叶遵立还经常表扬她,要求大家向她学习。图为上世纪70年代浦江平一村打麦场,张文晖摄。</p> <p> 打好的麦耙随手一扔,附近会堆的象小山坡,这小山坡便成了孩子们嬉戏的游乐场,我们这些小孩很喜欢钻到麦堆里玩,将其内部掏空,做个窝,装修得象上甘岭的坑道,还有出入口很隐蔽,外人看不出哪儿是出入口,人趟里面,悠闲自得,快乐无比。</p> <p> 我们小时候棉花种得比较多,除了集体种植,自家的自由地里大多种有棉花,成熟后一般三天一摘,棉花最怕的是下雨,采摘也比较简单,小孩子也很快学会,那时我也经常采摘,记忆最深的莫过于毛主席逝世那天,听到广播里在播报《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得知毛主席逝世了,很吃惊,逢人就告,后来一个人独自去自由地里摘棉花了,来回路上的情境,至今还记忆犹新,这固然是毛主席逝世这件大事有关,它强化了我的记忆。</p> <h3> 在上世纪70年代,豆腐还是稀罕物。磨豆腐的前一天,母亲会将豆子用水浸泡,第二天母亲要上班,一般由我和奶奶去操作,麦磨村里并不很多,记得叶家成家门口和叶遵赞的家里有摆放着,我们时常会到这两人地方去磨,先将磨盘清洗干净,然后进行分工,一个分工负责转架子推磨,另一个一勺一勺往磨眼里添黄豆,石麦磨“吱呀,吱呀”像唱歌儿一般,整个过程起码要半小时,结束后拿回家,下班回家的母亲将白色糊状物做成可口的豆腐,每次做好后,母亲会随手切一小块我们小孩,提前享享口福。<br></h3> <p> 在儿时的记忆中,过年不仅仅是一种向往,更是一种奢侈,这种充满诱惑的日子,留下了许多开心难忘的回忆!</p> <p> 记得农村有句古话:“大人看种田、小孩看过年”,过年就是小孩子一年的盼头,距离过年还有三个月,小孩意味着已经开始倒计时,掰着指头数日子,天天在盼望着过年的到来。</p> <p> 因为过年可以吃到糖果,过年可以放鞭炮,过年可以吃到肥肉,过年可以吃到白米饭,过年可以穿新衣服……,更高兴的是过了年还可以长一岁。</p> <p> 这些对于我们那个年代来说,就是幸福,就是快乐,对过年的追求,对春节的向往,全部寄托在诱人的食物和漂亮的衣服上。</p> <p> 过年可以吃年饭</p> <p> 过年可以很高兴的玩</p> <p> 父母还可以给压岁钱</p> <p> 每每放学,总会一些小伙伴,丢下书包,拿起镰刀,手挎竹篮,三五成群兴高采烈地约好地方外面割草去,农家孩子没有不割草的 。图 为1978年,官岩山下采草归来的前陈小学生,张文晖摄。</p> <p> 儿时的记忆里,晚上能有一场电影可看,就像过节一样热闹、兴奋、惬意、舒爽!一听到今晚有电影,还在课堂上的我们,一整天都急不可耐,眼睛看着黑板,心却早就飞到了村头。天还没有黑,离电影开幕还有很长时间,一些小伙伴们便早早地拿着板凳,来到场地上占最佳座位,生怕人离开,凳子别人被挪开。(GIF是什么电影知道吗,猜猜看)</p> <p> 放电影最怕的是停电,那个时候农村里经常停电,为了应付停电,除了放映机,还随同带来了发电机,不过发电机也会出毛病的时候,这样观众只能在煎熬中等待。</p> <p> 那时候特别喜欢看战斗片,《英雄儿女》《上甘岭》不知看了几遍,附近村庄如有电影一般都要赶场,在毛尤村看过《神秘的大佛》,在姓应村看过《战上海》,在童村看过《侦察兵》,在仙水村看过《打击侵略者》,在前店看过《卖花姑娘》,走最长路去看电影是中山中学到县城,是整个年级到县剧院包场,排队上路,队伍很长,走了二十五多华里,才到目的地,电影是《洪湖赤卫队》,去的时候的兴高采烈,回来的时候精疲力尽,最大的收获,给了我一生难忘的记忆。</p> <p> 《英雄儿女》</p> <p> 晚上看电影赶路时还发生过一起险情,在和伙伴到三步石村看电影,边走边聊,不知道到了渠道的桥上,一脚踏空摔倒桥下,幸亏脚底先着地,才逃过一劫。</p> <p> 《南征北战》记得好像是后叶村看的。</p> <p> 80年代初,三步石村搭建了一个临时电影院,需要买票进场,场内没有坐位,那时我在浦江中学读书时,从一个同学那儿拿来了三十来张浦江电影院没有日期的电影票,当时是出于好玩,后作为收藏放在那儿,有一次我们到该村看电影,发现它出售的电影票与浦江电影院的一模一样 ,后来我的这些电影票全部发挥了作用,和我同去的人也享受了免费待遇,还看了好几场呢😀。</p> <p>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民的生活,特别是文化生活,被“八大样板戏”包围了,《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剧作,无论从音乐,选材,道具,布景等各方面都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它们都曾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流行音乐”。其中不少经典瞬间已经定格在一代人脑海里,至今都很熟悉。</p> <p> 那个特殊年代,大家电影看的是“样板戏”,戏演的是“样板戏”,广播播的是“样板戏”,大家唱的是“样板戏”,戏曲不要教的,熟能生巧,听多了自然会唱,至今还可以朗朗上口,终生不忘,但看多,听多了自然觉得没有新意,感觉单调、枯燥。</p> <p> 《白毛女》</p> <p> 《红色娘子军》</p> <p> 《智取威虎山》</p> <p> 《沙家滨》</p> <p> 不过,当年流行的“八大样板戏”,其实样板戏有二十多部,并非只有八个,这些“样板戏”本人全部都看过,经典的几部还看了多边,我村电影也放过“样板戏”,舞台上也演过“样板戏”,记忆中演出的是《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的假老虎,还吓哭了不少小孩😄。</p> <p> 附近村庄发生火灾,就会敲锣示警,看到火光或听到锣声 ,村民们就会自发抬出水龙挑起水桶赶赴火灾地投入救火,附近村庄的水龙都会先后赶到,等到县城的消防车赶到,火🔥大多已经扑灭。事后被救村庄会拿香烟糖果向救火的水龙村庄致谢,有的还张贴感谢信。</p><p>(图为郑宅试水龙图片,杨国旭摄)</p> <p> 小时候经常听到附近的村庄火灾,有时广播时也会通知,比较远的火灾,一般我们都站在村口看火势,比较近的,小孩也会赶去看热闹,邻村上祝村就发生过一起,当时连我村的水枪也参加了灭火,白虎头村的水龙也出动了,记得比较大的有西黄村的火灾,我们还到现场看过,烧掉了二十来间房屋,郑宅东庄村的火灾很残忍,还烧死了两个小孩,听了相当震惊。</p> <p> 水龙长时间不用也容易生锈,需要时常检修,以防万一,因此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会试水龙,有水龙的村庄都会自发进行,后来就成为了全县的习俗,水龙比较多的地方,如郑宅,各个村的水龙会聚在一起,比水柱的高低,附近的村民都会争先恐后去观看,谁都不想错过这一年一度的奇观,我也特意跑去看过,真是人山人海 ,图为郑宅试水龙。</p> <p> 风筝即纸鸢,放风筝是小时候的爱好,学生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为了自己拥有风筝,也学会了自制风筝,每年都要制,瘾头来时冬天也会拿出来放,村里最擅长制风筝是郑期怀,他制作的风筝质量好,飞得高,并且制作出了村里最长的蜈蚣风筝,可能有40来米长,晚上放时头上放了一盏用红布包着的手电筒,不知道的人远远看去,还以为是不明飞行物。</p> <p> 作为50-70年代的一代,连环画曾经承载着我们最美好的记忆,是它给我们的童年带来色彩,带来欢乐。</p> <p> 第一次接触连环画是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初,当时不到十岁,一套《西游记》连环画吸引了我,虽然许多字还不认识,但是清晰连贯的图画,引人入胜的情节还是让人如饥似渴,激动不已,那时看得最多的是《三打白骨精》,一个故事一小本,谁有《西游记》就千方百计都想办法借来看一下,看过后还可以讲给他人听,之后又迷上《三国演义》,不过没看到几本,学校里也有不少人有连环画,后叶村的叶林期同学连环画特别多,大家都交换着看,在城里还有小人书摊位, 花1分钱,可租看小人书,津津有味地的可以看它个把小时。记得我十来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去诸暨姑姑家,到牌头镇玩时,别的情节我都忘了,唯独到书店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身上仅有的一点零花钱连买零食都舍不得花,但看到书店的连环画时便嗜书如命,毫不吝啬的买了一本,书名叫《捕蛇记》,至今还存放在老家。家中的小弟叶国庆对小人书也特别钟爱,他也用零花钱买了不少,回老家时我还看到这些丢在角落的小人书,偶而也会去翻翻看看,但已经没有了小时候的那种视书如命的感觉了。</p> <p> 过年时,家里买了成串的"小鞭炮",那时孩子的我们,舍不得一下子点燃放完,将成串的背着父母偷偷地分拆为单个"小炮仗",这样可与小伙伴分享玩得时间长些。还有时将人家放剩、未炸的捡起,折断后,用棉线点燃、溅火花玩,也很过瘾。还有过瘾的是躲在墙角拐弯处,见人来,点着扔一个——“啪!”,吓人一跳,撒开腿赶紧逃,吓的越厉害越开心😁,不少小孩都喜欢这样。</p> <p> 除了过年平时很少燃放,因为“小鞭炮”在过年全部放完了,平时要放的话就得想办法,那时的我们没有零花钱,为了玩鞭炮想到也要去挣点钱💰,那时村边陈子树比较多,“陈子”作为中药药材药店可以收购,这样我们爬到树上采“陈子”,再拿去收购,数量少药店还不要,“陈子”比较便宜,辛辛苦苦几天也换不了多少钱,用仅有的这点钱再去换小鞭炮,记得小鞭炮是七分钱一串,一串是49个。</p> <p>再到后来 ,又去制造使用火柴击发的链条枪(洋火枪)和使用火药击发的子弹壳枪🔫,那时候能拥有这样的一支枪,是很牛的事情,身后会跟着几个小伙伴听你指挥,奢望的就是能够打两枪过过瘾,受那种震撼的“炸”声,“炸”得越响越兴奋越开心😁。</p> <h3> 有的小孩喜欢在窨井盖上燃放爆竹,结果遇到危险。</h3> <p> 打铁上世纪60年代我大队就有,当时我只有5-6岁,经常去观看,有一个大火炉,炉边架一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火红的铁从里面拿出来,锻打时火星四射,发出叮当叮当有节奏乐耳的声响。打铁这活感觉比较辛苦,现在基本见不到了,城区环城西路水门口附近还有一家,据打铁的师傅说,他从事此业已经40来年了,有关部门的人说可以申请非遗了。</p> <p> 弹棉花小时候也经常看到</p> <p> 特别是农村嫁女时会请老师傅来做棉被,棉被嫁的越多显示越富有,加工棉絮时会发出嘭嘭嘭比较好听的声音。</p> <p> 现在农村已经看不到了,城区还有几个加工点。</p> <p> 钓鱼也是小时候的一种爱好,大约七、八岁的时候,看到别人在钓鱼,自制简单的鱼具开始模仿着,很快也钓到了鱼,后兴趣渐大,连下雨☔️天带着笠帽也要去池塘守株待兔,瘾来时大热天冒着烈日的阳光☀️也会出去,有一次还钓上了一条五、六斤重的青鱼,那个时候能钓到这样的大鱼是非常少见的 ,不少大人看到后也夸我,有的人说这条青鱼🐠是邻村的一个人养着的,也不知是真是假,钓鱼直到上了高中没有时间才停下来,工作后钓过几次,已没有了小时候的那种感觉,所以到现在也很少钓鱼。</p> <h3> 火熜的使用在我们那个年龄段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那时候的冬天感觉比现在冷,老人、小孩使用较多,老人除了白天经常使用外,晚上还会烘被窝,稍有不慎容易发生火灾,小孩主要用于烘手、烘脚、烘尿布,我们还烤过小豆豆、粉丝条和年糕,吃起来香喷喷的别有风味。</h3><h3><br></h3><h3> 现在的人已经不用火熜了,火熜发生的故事也渐渐远去,怀念那渐行渐远,即将被形形色色的电器永远卷进记忆里的火熜。但在乡村,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还喜欢拎着它,仿佛拎着一段温暖的岁月。</h3> <p> 每当夏天到来时,我小时候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吃一根凉爽的小棒冰,一般在大热天总有几个人,骑着自行车,载着捧冰箱,在各个村流转,吆喝着卖捧冰,捧冰3分钱一根,劳动之余吃一根,相当爽口,感觉透心凉,有时一根还不过瘾,一口气好几根,但还觉得不解渴 。</p> <p> 小孩看到卖捧冰的,有的会吵着父母要钱💰,有的会缠着父母不放,如不答应,会满脸的“多云转阴”,甚至还会“雷阵雨”,有的父母只得顺从。</p> <p> 每到闷热的夏夜,家里热的象蒸笼一样难受,吃完过晚饭后,左邻右舍的大人小孩都会搬出竹床、凉席、塑料布,聚在门口的明堂,一手摇着麦杆扇,或坐或躺,话家常,仰星空,听蝉鸣。</p> <p> 小孩子们会三三两两玩游戏,捉萤火虫,寻蝉捕蛙或缠着大人讲故事,那时候的一切都是那么纯真而快乐,静谧而美好,没有烦扰,没有喧嚣,直到深夜,暑气渐消,才回到家里。</p> <p> 那个时候日子虽然过得清贫,吃饭不讲排场,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或拿着碗到到人多凉快的地方,或到别人家中,边吃边聊,气氛十分融洽。</p> <h3> 每当挑着爆米花机子的老爷爷来了,小孩可高兴了,不少小孩会緾着父母去做爆米花,等到拿玉米材料去时,往往要排队了,老爷爷会按照顺序把玉米倒进他的那个搪瓷缸子量一量,有时还会放上点糖精,然后放进乌黑的爆米花机里,拧紧盖子,接着在旺旺的炭火上摇动机器的手柄,通过十来分钟的加热,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便用手工让其出货,小孩子总是躲的远远的,捂住耳朵,还生怕发生爆炸,这是突然发出“砰”一声!顿时烟雾缭绕,香气扑鼻,开了花的爆米花就这样好了,自己家的爆米花小孩子抢着吃,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幸福感爆棚,农村娶亲办喜事时到现在还用到。</h3> <p> 小时候春夏天晚上带了手电筒、黄鳝夹子,背着鱼蒌,到田里夹黄鳝,走在田埂间经常会碰到蛇🐍。</p> <h3> 小时候,农村人传统的玉米种植都是等到玉米全部成熟了,玉米粒已经硬了,才釆收,由于生长有快慢,同时采收时,总有一些数量不多的嫩玉米,成年人都喜欢老玉米,它价值高,卖得起钱,而小孩子都喜欢嫩玉米,它烧熟后马上可以吃,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清甜可口,吃了一个还想一个。图为小孩啃玉米。</h3> <p> 小时候洗澡洗遍了村里的所有池塘,学会了潜水和跳水,有一次潜水比赛,我撒了一个花招,头部沉入水中后,潜到了一个比较远的地方,因人多,他们没有发现远处的我,看到对方刚露出水面的时候,我又潜入水中,游到了原来的地方,他们还以为我一直在水下,2分多钟后,我才露出水面,大家十分惊讶,不得不佩服我的潜能,说我可以当海军了,我只能偷偷地笑着。</p> <p> 那时候的拖拉机,我村只有叶遵赞家一辆。</p> <p> 小时候塘里洗衣服的场景</p> <p> 怀念那时候的时光</p> <p>二、学校活动篇</p> <p> 这是我小时候就读的“五星小学”(拍摄于2016年4月4日),我到附近转了一下,已经没有学生在上学了,只留下的陈旧的校舍,现在的学生全部到了岩头中心小学读书。</p> <p> 想当年</p> <p> 那时学生不多,三个年级挤在同一个教室里,老师轮流给学生上课,上学大家独来独往,没有父母接送,非常自由,放学了因为高兴,有时会一路狂奔,有时还会模拟电影里的打仗情节,同学之间会展开“石头战”,以此来寻找打仗的乐趣,这种“石头战”男孩都喜欢,石块象子弹一样飞来飞去,非常刺激,但危险性也大,后来参战人数不断增多 ,还涌现出了不少不怕死的英雄,最后发展成村级规模的“战争”,有一次连女的也参加了,女的主要是运送石头,石块飞来飞去,玩得危险开心😁,如有人挂彩受伤了,一般就收场,事后胜利者还生怕受伤者父母兴师问罪。</p> <p> 小学到初中是在文革中度过的,那时候的人能认真读书的很少,大多不喜欢看书,最喜欢的是玩,玩是小孩的天性,上面展示的各种花样游戏,本人几乎都参与过,课间休息大家争着玩,放学回家更加开心,寒暑假是大家的渴望,过年成了追求的梦想,同样的玩,过年要比平时玩的开心😁。</p> <p> 除了上学读书和劳动,可以说玩伴随着我度过整个童年,我们在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茁壮成长,那时虽然物质缺乏些,生活苦了点,但精神上还是饱满富有的,童年是在快乐中度过的,不象现在的学生压力大,负担重,回到家繁重的家庭作业多得透不过气来,偶而的一点时间便沉迷于手机网络,缺少了与大自然的接触,哪有什么童趣可言。</p> <h3> 开学了</h3> <h3> 放学了</h3> <p> 课间操</p> <p> 课桌上的“三八线”</p> <p> 小学情境再现</p> <p> 初中到了岩头中学,同学之间结伴而行,为了少走点路,学会了爬拖拉机的恶习,越爬胆子越大,从一般拖拉机爬到中型拖拉机,中型拖拉机拖斗特别高,爬上后看不到公路前面的情况,有一次从行进中的中型拖拉机后面跑步下来,竟与对面而来的一辆自行车撞了个满怀,自行车被撞翻,我也受了点轻伤,结果招来了一顿臭骂;有的拖拉机装置作了调整,有了加快功能,车开的速度远比我们跑的快,即使这样我们也能爬上去,但爬多了总会有意外的时候,有一次那车速度实在太快,我助跑的速度没跟上,结果被车拖了20多米,裤的膝盖部被磨破,膝盖部出血,一段时间迈不开脚步,走路时还很痛,至今还留下永不消失的伤疤,也给我一生带来阴影,现在想想真的是太危险,太可怕了。</p> <p> 毛主席语录本有好几本,那时候虽然识不了几个字,但也要跟着老师学,重要的几条语录经常要学,有的背得滚瓜烂熟,到现在还牢记在心,毛主席像章每人都有,家中有30多枚,有一次到岩头小学开会,我们小学也参加,老师叫我用双手捧毛主席像,排在第一个领队,排队走路到会场,队伍长长的,走了三里路,开会内容记不起来了。</p> <p> 学校时常会组织春游、参观之类活动,每当有这些活动时, 小朋友个个心花怒放,如同放电影、过节一样高兴。</p> <p> 小学阶段我记得参观过嵩溪石灰厂、浦江印刷厂,初中时参观过义乌飞机场,出发前父母会给一点零花钱,安排带一些零食,参观的距离比较远,都在二十华里以上,从没有走过远路的,去时没觉得什么,回来时走的精疲力竭,不少同学脚上走出了水泡。</p> <p> 学校还组织大合唱、演出、劳动、学农、忆苦思甜、斗私批修等各种活动。</p> <p class="ql-block"> 记得小学时期,有一个同学偷了别人家的鸡蛋,被同学揭发,老师为了教育大家组织开了一次班级批判会,还带领大家喊口号打倒他。</p> <p> 那个时候的形势就是这样,是时代造就的一种现象。</p> <h3> 当然最不能忘怀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如同过年一样,同学们早早的在盼望这一节日的到来,除放假,学校通常会安排系列活动,那些蒙眼摸气球、丢手绢、跳绳比赛、记忆小礼物等趣味游戏至今还历历在目。</h3> <p> 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小学生也参与到各种政治运动,我们与刘文彩、南霸天、周包皮之类的大恶霸不共戴天。我们心灵深处充满着对领袖的崇敬,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热爱,对旧社会的无比痛恨。</p> <p> 那时候学习的榜样是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欧阳海、刘文学、刘胡兰、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样的一些英雄人物。</p> <h3> 带着笠帽,披着蓑衣,穿着高跟雨鞋,担着装着菜的篮子,牵着牛回家,一派上世纪60-70年代的景象,很有年代感,看了自然会把我们的思绪带回那个一去不复返的过去。</h3> <p> 这是50后之前的人的情怀,他们看了会感动。</p> <p> 60后、70后、80后的人看了会共鸣</p> <p> 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示60–80年代农民生产、生活的场景,文章共收集、挑选了300来幅图片和视频,手头还有很多优秀作品未纳入,因为美篇有图片限制,因而只能将入选的一部分图片进行了裁剪、拼图、拼接处理,造成这部分图片尺寸偏小、清晰度不足或景物不全,对浏览效果会产生一些影响,敬请读者谅解。 </p><p><br></p><p> 老前辈张文晖摄的老照片基本上从他家翻拍,很多作品还是首次发表, 其它图片来自网络,在这里向张文晖摄影师以及网络图片原创者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