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阅读

山里打柴人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关于读书,古人有云:少年读书,井中窥月;中年读书,庭除望月;老年读书,山巅赏月。诚如一百个人读哈姆雷特一样。读书不应是市侩的。“留取丹青照汗青”,应该是书最初的价值功能吧,“传道授业解惑”大概是其主要的衍生作用,“阅读”则是其重要的价值体现。至于阅读,人们说的比较多的一句是:阅读改变人生。实际上改变的不是外在的光鲜靓丽以及生活取向,改变的是内心的愉悦舒畅,更是心态的平静自由。当“阅读”成为“悦读”时,借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的“三个境界”,就是:其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层楼,望尽天涯路。”;其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自以为是一个贴切地表达。</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人与书,好像一辈子都离不开。只要是说起人的事,常常就与书相关。周国平在《孤独是生命的礼物》一书中,如是说:“为什么要读书,我觉得这个问题和一个人为什么要活着是分不开的。”离开了书的世界,是什么?不得而知。古之有志者,多与书相随。不说其他,一句:孔夫子搬家——全是书(输),就流传了千年。长辈们最为喜欢用“头悬梁,锥刺股”,来励志孩子读书。可是又有哪位家长自己是这样呢?对于孩子来讲,读书变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除此别无他求。而且,学校就像一座“标准件厂”,学生都是一个“程序”下练造出来的,不可谓之教育的功德有多高。“寓教于乐”、“因材施教”成为奢望的今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一个两难的事情。上学读书,仿佛在孩子们面前成为一种无奈。每到毕业季,“撕书”竟然成为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年重复激情上演的这出景观,看上去究竟是什么滋味?是什么感觉?侧耳远方,仿佛传来心在撕裂的声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果要问读书的精神是什么?我们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个是我们上学时,在教室、图书馆里经常看到的。其时还可以看到一句更为直白的,就是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中外文化的差异也表现出来。东方的思维方式讲究的是 “修齐治平”。高尔基们表述的更加通俗,人类要进步就必须读书。书籍不仅是人类知识智慧的结晶,更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当然,要读的不是当下弄个书号花上银子就可以付梓之类的书。读书,其实就是在与前人进行着思想与灵魂的沟通,借鉴他们的经验与智慧前行。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方有可为“一览众山小”。“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激励着几代人追逐着“中国梦”。当读书不再是一种文化自觉时,书籍也会发生“革命”。自媒体上流行一句话:命苦不能怪政府,人丑就该多读书。咀嚼过后,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只要读书的人存在,才体现出书的价值。不然,书,真的情何以堪。不久前看到一则消息,说:图书管理员是二十年后消失的职业之一。无论真假,现在去图书馆的人多吗?身在其中,不时的扪心自问。书,究竟怎么了!是价值落伍?还是成为“廉价”商品?还是其他媒体的冲击?也不奇怪有这种说法,纳税人不会愚蠢到颐养那些无所事事的人。职业的消失并不可怕,怕的是世上再无读书人。就读书这点上,当下有多少人一年之中认认真真地读过三本以上的?可找出各式由头来为自己开脱。仔细想来,不过是藉此遮掩自己的愚钝与对知识的藐视。再次走进图书馆时,静坐于书城之中,吮吸着书的清香,感觉到的却是有种刮骨般地刺痛。同时,也为读书之好尚未泯灭而略感一丝欣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