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心育新路径,同课异构来助力——记20201026从化区跨校结对第三小组心理教研活动

41

为提高从化区城东、北片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水平。从化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跨校结对第三小组于2020年10月26日在灌村中学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活动的第一个议程是同课异构公开课观摩。 第一堂课的授课老师是灌村中学初二(3)班的班主任程金玉老师,主题为《心中有目标,潜力向上飙》。 课堂上,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激发了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认识到人的潜力是无限的。程金玉老师巧妙地运用去年校运会夺得年级团体第一的成功经历,唤醒学生的成功体验并从内心认识到制定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生分享观看视频的感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顾我们在校运会的成功</h3> 结合“校运会夺得第一”这个目标,程老师帮助学生逐步迁移,引导学生如何根据SMART原则制定学习目标,协助学生自主制定合理的目标计划,并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帮助自己克服惰性,激发潜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认真思考,我和目标有个约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积极的心理暗示助我潜力飙升</h3> 在课堂中,程金玉老师积极关注学生,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和讨论表达,认真思考分享,为我们展示了一节温暖又积极的心理班会课。 第二堂课的授课老师是从化三中的专职心理老师吕思怡老师,主题为《梦想奶茶》。 课前吕思怡老师通过“抓梦想”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建立关系并简单地介绍了心理课堂的小约定“尊重”和“倾听”。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心全意“抓梦想”</h3>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梦想幻游唤醒追求梦想的热情和活力,明晰自己的梦想并看到梦想和现实的距离,了解以后探索和努力的方向,感悟行动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并整合自身资源,为梦想“加料”,提高行动力。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梦想幻游”后在奶茶杯上画下自己的梦想蓝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梦想奶茶“加料”,寻找我通向成功的力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生分享专属自己特别的“料”</h3> 在课堂中,吕思怡老师利用聚焦现在,澄清、总结和回顾的形式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搭建梦想和现实的桥梁。 活动第二个议程,由参与听课的老师共同议课。 各学校的非专职心理老师分享了对本次同课异构课堂的感受和收获,看到了广大一线班主任的心育优势和力量,表达了迫切希望得到学习和指导的愿望。听课的老师们也表达了希望能在未来的教学中先打破自身的条条框框,将传统与专业结合,将经典融入潮流,打造更有趣和有效的心理课堂的期待。同时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如何“找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更加自主和深入地探索”提出了思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各校的听课老师积极研讨</h3> 专职心理老师同样进行了分享。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在心理课堂中的课程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加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提出了建议,并为听课老师们澄清了心理课的课堂效果以及教学方式的独特之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化五中心理老师韩少凤主持及发言</h3> 灌村中学的谢国扬校长全程参与了听课和议课,他肯定了心理班会课的形式和程金玉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无论是班会课还是心理课,都重在育人。班会课同样可以春风化雨地传递心理健康的能量,达到激励学生、点燃学习激情、在困惑时找到路径解决问题的目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灌村中学谢国扬校长谈感受和建议</h3> 邓志芳教研员说到,广大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学习时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更多对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和辅导的责任。班主任是最熟悉学生的角色,上心理班会课对学生有很大的心理建设作用。同时班主任的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如果掌握了心理健康课的形式和理念,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也能上出出色有趣的心理课堂。当然这不是一下便能做到位的一件事,需要坚持按心理课的形式和理念去实施,即使是以班会课的形式也是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心理健康。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邓志芳教研员的肯定和鼓励</h3> 本次第三小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各结对学校的老师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也为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交流提升平台。 <div> 在本次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不同学科思维的碰撞、心理健康课与班会课的碰撞,殊途同归,终在育人。</div><div>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同课异构各风采,抱团成长共进步。让我们相信,从化区心理健康教育能更多交流、更多思考、更多角度、更多成长,点燃心育的火焰,传递心育的温度。</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献上我们的合照</h3> 撰稿编辑:吕思怡<div>审核:韩少凤</div>

学生

老师

心理健康

心理

课堂

梦想

同课

班会课

异构

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