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遥想铁索桥 心陷云雾海螺沟一一去往心中的稻城亚丁(一)

华衮(国文)

<p>暮秋,我们夫妇偕至亲般友人十人,飞到闲城成都,坐上我们信赖的忘年交司机小雷驾驶的中巴,开始了去往心中久驻的川西稻城亚丁的行程。</p><p><br></p> <p>从成都出发始,心中一直莹绕着经典永流转的一诗一歌。诗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歌曰: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然而,当我们的中巴驶进二郎山遂道,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如此妖娆燎人的灯光秀、红旗秀,随后,我们一路就行驶在整齐、简洁的柏油公路上。令我猜测,感谢这中国解放70年尤其改革开放40年,连二郎山都不再需要盘山翻越而是直线贯穿了,那蜀道不会再难了吧?</p><p>谁知后来才知道,蜀道虽然不再是上青天,但还是艰难……</p> <p>的确,一路上经济建设发展的脚步隨处可遇。墩高182米,连续钢构世界第一高墩的腊八斤沟特大桥仍在施工中。</p> <p>终于,我们踏上了泸定桥!</p><p>仍然记得60年前小学生的我,从课本中读到《飞夺泸定桥》后,心情是那么的激动,从此,十八勇士的形象就牢牢笔铭刻于心!</p><p>我走到铁索桥上,尽管铺了整齐的木板,但走起来依然晃荡难立,比起当年夺桥勇士只能在前方要冒着敌方机枪炮火,脚下是水如滚石波涛汹涌,攀着光溜溜的铁索向前进攻,没有比山还高的信念,没有比钢还强的意志,没有比铁还硬的勇气,岂是能做到的?</p><p>抚今忆往,看到当年偏僻荒凉的穷山沟己变成一个安逸秀丽的集镇,想着我们自己年近老迈仍然能高高兴兴远出旅游,这黎民幸福的一切由何而来?老了老了仍禁不住泪目……</p> <p>泸定桥雄姿。</p> <p>今天的泸定桥,俨然成了一处红色旅游热点。桥畔增添了不少旅游设施。</p> <p>走下泸定桥,我们瞻仰了安顺埸高矗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p> <p>忽然,涌来了一群身穿藏族服饰,手拿讲义夾的人,听他们说话,知道了他们就是真正的藏民同胞。一会儿,他们嗓音高吭又悠扬地唱起了一首人人都熟悉的歌一一《我和我的祖国》。听着听着,我的同伴中有人又一次泪目……</p> <p>天色渐晚,我们到达川西很有点名气的磨西古镇。</p><p>之所以有名气,一是它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有许多明清古建筑,二是当年红军长征时曾路过並驻扎过这里,还在此召开了著名的磨西会议。镇上的天主教堂,曾是红军的指挥部,毛泽东主席住过。</p><p>现在,磨西古镇成了川西旅游的一个打卡地。</p> <p>在磨西古镇住宿一晚后,次日驱车到达的第一个重点景区,就是赫赫有名的海螺沟。</p><p>海螺沟是一处国家森林公园。冰川瀑布、雪岩温泉、原始森林和康巴风情四大特色,成就她在游人和探险者人群中口口成碑。</p><p>本来,我们乘索道车上溯,可以远眺"蜀山之王"贡嘎雪山主峰,还可看到宽一千多米,落差也一千余米,以低海拔著称的大冰瀑布。可是由于这天云雾弥漫,我们都没看到,煞是遗憾。</p> <p>云雾迷茫中,贡嘎山峰若隐若现。</p> <p>我们可以见到的,是一片片千奇百怪,充满野性美的山石。</p> <p>还有一座座供藏家祈福转经佛塔和藏幡。</p> <p>忘忧泉。</p> <p>仙水池。</p> <p>再往上攀爬,一条潺潺溪水两边,是一堆堆,一堆堆藏族人寄托心灵愿望的玛尼石群。</p> <p>本来,我们还要去一个名叫"草海子"的景点游览,可惜我们夫妇因身体原因没去。同行朋友都去了,从他们拍摄的照片看,的确很美,美得清郁,美得醉人!在此,晒出美照以供共享。</p> <p>离开海螺沟,车行不久,我们看到了又一有名景点一一红石滩。据介绍,在适当的节气环境下,这里整个一大片山谷溪滩,都被艳红的石头完全复盖,宛如一片玫瑰花海!</p><p>眼下我们看见的,虽然並不那么完美,但我也不得不在心里承认,红石滩,果然名不虚传!</p><p>今晚,我们将宿营鼎鼎大名的新都桥镇,明天要翻过折多山,进入川藏线,正常情况下花费不到十小时,抵达稻城亚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