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金秋十月二十五日,慕名前往南岭德先楼参观。</p> <p> 远远望去,这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分上下两院,前后两院的四角高高突起,显得方正庄严肃重之势。四角楼上每一面都有炮眼,起看家护院作用。</p> <p>我们几个童心未泯,放着平坦的水泥路不走,偏偏要走带古朴韵味的小拱桥。</p> <p>走过横跨小溪之上的小拱桥,再步行几十米,来到了德先楼的正门前,抬头仰望,“德先楼”三个金黄的大字熠熠生辉。</p> <p>跨入大门,便是前院的二进厅。前厅左右两边墙上,绘满了很多花鸟字画,中间是个大小适中的天井。后厅前端两边立着高大的柱子 ,两根柱子之间镶嵌着一块横匾,横匾上写着“济怀堂”三个大字。横匾后面天子壁上有个大大的“福”字。</p> <p>福字下方挂着济怀公夫妇的照片,紧接着他们夫妇下面挂着他们四个儿子的照片,照片下方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画的两旁是一幅对联,上联是“示后人心田福地”,下连是“创大业勤读礼耕”。一看便知这是典型的客家人诗书礼仪之家,崇尚勤俭。</p> <p>济怀公的四个儿子个个风流倜傥、人中龙凤</p> <p>环顾四周,前院是个二层建筑 ,处处雕梁画栋,古朴典雅,令人耳目一新。</p><p><br></p><p><br></p> <p>穿过回廊直上后院,这里有个宽阔的天坪。站在天坪上眺望,十里八乡尽收眼底,不得不慨叹济怀公的高瞻远瞩。</p><p> </p> <p>在钟家后院正堂大门石墩上留个影,怀念小时候坐在门墩上玩耍的时光。</p> <p>上院是三进式的四合院,上下座均设有通道,上下相通,左右相通,全屋相通。它的院落平房有3层,大小厅堂13个,天井7口。</p><p>上下栋共有122间房,主要通道4个门(不包含内院通道及门),大小厅堂7个,厅堂错落,井然有序。由于房子构造巧妙,德先楼不但厅堂采光良好,空气清新流动,而且冬暖夏凉。</p> <p>2010年,德先楼被省政府批准为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紫金县首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br></p> <p>参观过程中碰到济怀公的嫡孙,老人家八十二岁,身体健硕,非常健谈。问我从何而来,尊姓大名。当得知我也姓钟,兴致勃勃地跟我排资论辈。我告诉他在钟氏总族谱上我辈排88世,在紫金分支族谱🀄️排28世,老人家他排26世,说我应该叫他“叔公”,</p> <p>客家人的热情好客,本家人表现得淋漓尽致。多材多料香气扑鼻的擂茶,穿喉难忘,至今回味无穷。</p> <p>据说解放前紫金县最有名的地主是上义的张元和,蓝塘的邓板灵,南岭的钟济怀。其余两个不了解,从今天参观德先楼感受到,这是一个非常注重勤耕读书的礼仪之家,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书香气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