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大黄山实小又迎来了一个收获的季节。为了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教研结合的教学氛围,10月27日上午,我校特邀区教体局数学教研员耿德军主任进行教学视导。</p> 学无止境-备课篇 <p>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前集体备课时,主备人先从课标对本节课内容的要求、学生学情的分析、教学的重难点以及自己的教学设计等一一阐释,然后年级组老师再提出建议,主备人通过反复修改之后再进行执教上课。</p> 教无止境-教学篇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李孟娣《认识线段》</b></p><p> 李老师的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真正让我体验到了什么是快乐课堂。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李老师注重了数学思想的渗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一节非常成功的数学课。</p> <p> 李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环节层次清晰,循序渐进。从拉直毛线认线段、到不同的角度观察辨别线段、联系生活找线段、动手操作创造线段(画线段、折线段)、练习数线段、直到拓展连线段。其中找线段中,由点及面,先让学生找身边的线段 (正方形卡纸上的线段)然后找生活中的线段;画线段中,由表及里,先自主画一条线段,时时点拔画线段的方法,再看老师示范画一条线段,总结画线段的方法,最后自己练习画一条线段;连线段中,由浅入深,由连两点之间的线段到连三点之间的线段,再到连四点之间的线段,不仅巩固了对线段的特征的认识,而且让学生对线段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了。整个教学过程由易到难,层层深入。</p> <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王蕾《一个数乘10、100、1000......的计算规律》</b></p><p> 上课伊始,王老师通过复习学生熟知的小数的改写,引入对一个小数乘10、100、1000...计算规律的探索。有利于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他们形成对一个小数乘10、100、1000...计算规律的合理猜想,从而为新课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p> <p> 王老师在教学例题时先让学生自己用计算器算一算,然后再让学生猜想:把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最后让学生验证: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乘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与我们猜想的结果是否一致,从而让学生总结出变化规律,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知。教学中,王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同时把新旧知识进行沟通联系,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老师们听的津津有味呢</b></p><p><br></p> 研无止境-评课篇 <p> 课后,耿主任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分别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多个环节进行了分析和指导,同时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不少具有指导性的建议,使得老师们受益匪浅。同时,耿主任在评课时对我校老师的素质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老师们多学习,多思考,争取在教学工作中更上一层楼。</p> <p> 本次的教研活动,给每位数学教师提供了自身发展的平台。同时,教研活动合作、对话、专业探究的过程,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相信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将会有更多的思维碰撞,激起更多数学教学智慧的火花!</p> <p> </p><p>图片:杜祥龙 李敏 </p><p>文字:李敏</p><p>编辑:李敏</p><p>审核:胡彬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