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道,业唯精——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元学校初中部教师展示课

宁夏开元学校初中部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时光清浅,岁月如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唯有教研的芳华,沉香流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教学不停,教研不断。</div> 2020年10月19日至23日开元学校初中部开展展示课教研活动,此次展示课活动的所有授课教师都能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巧妙设计,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有效的课堂训练,为初中部全体师生奉献出了一堂堂高水平的展示课,总体可谓精彩纷呈。 吕新萍校长首先承担了展示课的第一节课,她把两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名词单、复数和名词性物主代词如果放到一节课上,学生是很难消化的,吕校长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整合了文本体量,知识点输入由易到难,课堂使用了学生的学习用品进行课前引入、课中练习、课尾输出,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话题贴合学生的生活与实际,创设情境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训练到位,内容夯实,环环相扣的课堂层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情。 马晓莹老师在本节生物课堂带领学生走进《生物生存的的家园——生物圈》。通过复习生态系统的知识自然过渡到新的内容,使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深学生理解。本节课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课堂内容充实饱满,与实际联系紧密。课堂设置完整,学生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学生参与欲望强烈。 孙士雅老师通过这次的公开课教研活动,汲取到各个老师身上的“本领”和“功夫”,收获颇多,对于提升教师自我课堂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她的英语课堂中,设置了很多游戏环节和小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全员参与,同时在活动及时更正学生的读音,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新单词新句型,最终将内容生成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小组对话并进行全班展示,课堂气氛活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活动。 体育老师任万鑫本节课带给了孩子们一节趣味性的田径课,从趣味的角度,带动孩子们,积极的从快乐中学习。在新课开始之前,任老师和平常一样积极的备好课上要用的道具,细心的指导着学生注意事项。在课中,任老师利用了学案,鼓励孩子们自学,小组合作,先学后教,然后实践,方法很恰当。练习的过程中任老师不断的鼓励学生,提醒学生应用正确的技术动作完成练习,注重培养孩子开心的练,正确的练。整个课堂强度很大,但是孩子依然积极参与,课堂氛围很不错,有始有终,环节完整,和往常一样,课的最后任老师带动孩子们做完放松,认认真真的对这节课做出了总结,提醒孩子们不但要课上学,而且还要课后练,培养孩子们温故知新的好习惯。 音乐老师陈思绮本节课带领学生走进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学习当中。在新课之前通过观看民族管弦乐队演奏视频引入本节课题内容八音和鸣---欣赏《欢欣的日子》。在音乐聆听过程中,不断让学生对情绪有所感知,引导学生对乐器的音色特点进行分析。用声势动作模仿演奏时的状态与力度的强弱,使学生感受深刻,学习兴趣浓厚。并且不断启发学生去发挥想象联想情景,以便于更好地理解作品。 马玲老师展示的是七年级语文《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学。她的课堂呈现出“准、清、活、实”的特点。教学目标 “准”:读准、识记理解“截然、搓捻、疲惫不堪“等词;学习海伦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她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积极乐观的态度。这个目标把握住本课的重点,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教学思路“清”:本节课的思路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文章主题。老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分析领悟,理解人物的独特魅力,在情感上获得共鸣,在语言上得到熏陶。教学方法“活”:马老师利用自读课文的特点,引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前给学生提供了预习学案,指导学生深度预习;课上以问题来引领学生探究,深入挖掘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领会语言的感染力,学生的活动非常充分。教学效果“实”:学生普遍进入文本,深入研讨探究,课堂交流活跃,对人物、语言的理解和感受到位,实现了课前预设目标。<br> 周广仁老师在数学课堂中善用启发式,由浅入深,层层诱引,最后让正确的答案或结论从学生的口中得出。既牢牢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也由于人人参与的讨论或交流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有更强的活用能力。 美术老师陈思宇,本节课从视频《Two Worlds》引入到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学生说一说你眼中的世界,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色彩,又由不同的色彩联想到色彩的味道以及心情,多种感官结合体会色彩的魅力。色卡的练习展示学生对颜色的敏感程度并学习到色彩与情感的关系,又通过介绍画家梵高及欣赏梵高的画作,引入画面强烈是需要对比色进行对比。课程的最后通过本节课的内容完成色卡练习完成作画并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说感受。 马丽虹老师的展示课《让友谊之树常青》以晓丽的故事为线索,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氛围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教师的教学素养,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学会了换位思考、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房卫卫老师的语文展示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注重学生知识的内化。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尤其是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训练呈现了语文味。 历史老师韩卓本节课带学生走进了悠久的大秦王朝。以一首李白的《古风》引入情境,通过视频展示千古一帝”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韩老师语言精练、准确,体现了其扎实的基本功,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课后当堂利用历史填充图册巩固所学知识夯实学生基础。 地理老师马铭劭本节课带领学生探究世界海陆变迁的现象和原因。通过复习旧知识过渡到新的内容,加深学生知识记忆,提升学生课堂专注度。课程过程中利用有趣的猜想和故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把课堂交给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锻炼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曹娟老师根据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教态大方、亲切自然。首先教师通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节课学习要点,其次,讲解知识要点,伴随视频的播放来感受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然后,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布导学任务,学生们体验探究进行操作,掌握计算机任务栏及桌面图标的设置。最后教师发布问卷星测评学生的掌握的情况并进行自评是否掌握本节课要点。本节课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眼界。 10月26日至28日,初中部各学科教师利用六节课时间积极评课。先由授课教师自评,然后其他老师评课,大家互相切磋、互相学习、畅所欲言。例如吕新萍校长评价马丽虹老师的课堂问题的设置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小组合作成为课堂主流,学生内化过程成为关键,学生思维活跃,知识得到理解,但个别环节进度较快,让学生理解再透彻些,真正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周广仁老师的课启发学生有方法,运用关于“数字规律”的儿歌引课,形式新颖,课堂老教师精神饱满,感染力强,学生学习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面广,并能及时评价学生;马玲老师评价陈思宇老师的课堂围绕主线进行展开,学生认知水平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当堂训练效果较好。这种评课形式成为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发展的重要途径。<div> 通过本次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积极落实银川市“推变”课堂评价标准,推进教研制度的执行和实施。增强了本校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逐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改进了师生教和学的方式,确立有效教学意识,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们会更加认真研读教材,努力寻求基于学情的教学,促进实效课堂向高校课堂的迈进!</div> <h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工作者要在增长知识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愿教育工作者们秉承一颗初心,砥砺前行!</h3> <div style="text-align: left;">图片:马晓莹 刘聪颖</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撰稿:马晓莹</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审核:吕新萍</div><div><br></div>

学生

课堂

老师

本节

教学

学习

教师

展示

教研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