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宫格”构图的心理学分析

润华心理

<p>摄影学其实是一门应用心理学。九宫格构图,顾名思义,就是把画面均等的分为九个格,拍摄时尽量把所要拍摄的主体放在九个格的某一个交叉点上,看起来就比较舒服。那为什么是这样呢?我们需要用心理学的知识加以解释。</p> <p>其实,这与人们的行为习惯有关,比如我们在走路的时候,即便路上没有车辆,我要么走在左侧,要么走在右侧,很少有人大摇大摆的走在中间,这是一种心理学规律。当然你也可以在空旷的路上走在中间,这时候大家就会觉得你有点不正常。当然,当路比较窄的时候,你走在中间是正常的,这就是我们摄影学上的中线(对称)构图。</p> <p>以下是我按九宫格构图法拍的两张照片。你大概会问,为什么人物(主体)都放在右侧呢?原来,这还与人的视线方向有关。这两张图中如果人物的视线方向是向右的话,那就不协调了。一般的规律是:视线方向向左侧,人物主体要放在右侧,视线方向向右侧人物之体应放在左侧。左右边框就像墙壁,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对着墙壁说话说话瞭望。这是环境心理学的内容。</p> <p>当然,主体放在九宫格交叉点上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下图,老者并没有处在九宫格的交叉点上,这是不是就违反了九宫格法则呢?其实没有。这次由于左侧画面上的门洞图案,影响了主体的位置。当人物左侧有物体时,按照视觉习惯,我们就应该把人物和临近物体作为一个混合主体来对待,也就是说在九宫格构图的基础上要考虑画面的均衡性,这与完形心理学(格式塔理论)的整体性原则如出一辙。</p> <p>可见,如果我们能用心理学理论去理解和指导摄影实践,拍出来的片子就会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和审美习惯,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p> <p>欢迎大家参与讨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