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新课堂教学,落实物理核心素养——记茂名市教研室教学视导工作及新高考备考指导

周尚

2020年10月23日,天朗气清,秋风送爽。茂名市教育局教研室黎炬老师和信宜市教研室罗海老师莅临信宜市信宜中学开展教学教研视导工作。新高考对物理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信中物理科组组织了两项活动——优质课堂展示和课后研讨会,希望藉此机会展示新高考形势下信中课堂教学改革试验成果,同时希望结合研讨领会上级精神,学习先进理念,进一步推进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将新高考新要求落到实处。下面是这次视导活动纪要: <h1></h1><h1><b>一、优质课堂展示</b></h1><h3><font color="#167efb"><b>第一节课是程相老师的《牛顿第一定律》</b></font></h3> 牛顿第一定律具有着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是其极富逻辑性的定义,还有其有趣的发展历程,程相老师这节课非常巧妙地结合这个理论发展史帮助学生建构物理观念。先从生活经验引入,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运动与力的联系,从讨论中引出问题,再到科学探究验证,讲述伽利略由单摆实验到理想斜面实验,感受实验巧妙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实验设计背后的艰辛,让学生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再补充笛卡尔的理论,最后得到结论,也就是牛顿对前人的总结。主要内容的设计由浅入深,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同时也结合《墨经》中对力与运动的描述,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和物理与文化素养的联系。最后知识应用环节,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影响惯性的大小的因素,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还有生活中惯性的应用和防止,贴近生活,符合新高考对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 <font color="#167efb"><b>第二节课是刘婷老师的《机械能守恒定律》</b></font> 刘婷老师这节课是高三的复习课,引入部分采用了新教材的例题中的滑雪场的设计的情景,再通过视频了解滑雪运动情形,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建构物理模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再由实际问题过渡到理论复习,复习机械能的概念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再通过具体的例题对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进行分析,主要从两个角度:1、力的角度: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2、能量的角度:势能的变化量等于动能的变化量。确定适用条件后,再去深入讨论单个物体到多个物体的问题。内容设置由浅入深,兼具趣味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更注重科学思维方法和学生建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课堂气氛活跃,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一堂高三的复习课! <font color="#167efb"><b>第三节是湛炜武老师的《动能和动能定理》</b></font> 湛炜武老师这节课同样也是高三复习课,所教的班的选科组合是物化生,是典型的理科班。根据学生特点,湛老师选择更偏向于逻辑推理的授课策略。先简单复习动能的概念,再由一道简单的运动学的题目引入,一个小木块在水平面受到恒定拉力和阻力的作用,知道位移求加速度,运动学和力学的角度都能得到加速度公式,结合两条公式得到动能定理公式,即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再在这道题的基础上,引入多过程问题,再由恒力做功到变力做功问题,在这里,湛老师将“舞台”交给学生,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他在学生的讲练最后给出修改意见,引导学生整理得出结论。 <h1><b>二、课后研讨会</b></h1> 首先茂名市教研员黎炬老师对当日的课堂进行准确到位的点评,对三位老师的示范课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备课充分,内容安排恰当,体现物理特色,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新高考新课标要求;教学形式多样,各具特色。<div> 然后传达了近期关于新高考物理的会议精神——1、命题相对稳定且保持广东特色;2、实验题将重视实验的探究过程;3、将会加强创新能力和模型建构能力等的考查。</div><div> 从命题回到对平时教学的本身思考,提出了如下宝贵意见:一、高中物理从高一开始要注重理解能力的培养,注重科学观念的形成,注重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注重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不要急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要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知识;三、高三的复习,在系统全面的知识点复习的基础上,要注重题型的更新,特别是模型建构能力的培养。</div> <div><br></div><div> 感谢三位优秀老师的示范课,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感谢教研员在教学工作上细致的指导,让我们明确努力的方向。这次视导课的结束,将是一个新的开始,做好教学工作任重道远。课堂改革,我们一直都在路上,要不断学习,自我更新,提高课堂质量,教会学生用物理感受生活,用物理去改变生活!<br></div> 撰稿:周尚<div>配图:周尚</div><div>校对:刘婷</div> <br><div><br></div><div><br></div>

学生

老师

复习

物理

高考

课堂

教学

注重

建构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