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未知,摸索方向,探索未来!--海口一中高中英语组参加海南省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培训活动

陈琳琳

今年的第17号台风“沙德尔”温柔地拂过海南岛后的周一早晨,迎着久违的阳光,在清爽的天气中,海口一中高中英语组的同仁们齐聚海南华侨中学高中部,有幸参加海南省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培训活动。<div>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进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和探讨外研版新标准高中英语教学,展示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而开展的。活动时间及安排如下:</div> 首先,是由来自海南华侨中学的潘庆老师的示范课。她所选择的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四,Unit1的阅读课型,内容包括本单元的Starting out & Understanding ideas.<div>以下为授课所使用的教材以及潘庆老师编写的学案。</div> 下面是潘老师的精彩授课过程。 首先,在导入部分,潘老师借助了鲁迅先生的事迹,用视频和问答填表格的方式,让学生懂得制定人生目标和朝着自己目标前进的重要性。 在正式的Starting out环节,潘老师回归课本,使用教材上的配图,引导学生们思考图片含义,同学们也领悟到了图中的3条道路恰恰就对应着人生意义道路上的不同路径,选择哪一条,它通往的目的地和沿途风景是不一样的。 接着,潘老师顺势带领同学们进入到对自己的人生的探讨,让每个同学们都思考自己的未来的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达成自己的目标。 在下面的课堂中,潘老师结合泛读和精读的步骤,对教材的架构、细节和由其引发的思考进行一一剖析,同学们在此过程中,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并在潘老师的问题引导下,反馈自己的想法。 其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潘老师还引入了解决阅读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可以说非常实用。 课后,潘老师就这堂课进行简单的说课。作为高三老师,潘老师本不用新教材进行教学,但凭借着对新教材的由衷渴望和满腔热血,潘老师还是在忙碌的高三教学中,承担了此次的示范课任务。潘老师给我们陈述了在备课中所遇到的难题,比如词汇量大,但同时话题很有教育意义和引导性,让学生们能更容易走入文本。这一点得到了在场老师们的一致同意。 培训活动进入第三项,由专家刘晓老师来点评及主题讲座--整体单元教学设计。 亲切和蔼的刘老师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 首先刘晓老师就潘庆老师的示范课进行了简单的点评,优点可取,我们一起学习进步;不足之处,我们也同样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加强。 接下来是刘老师带来的专题讲座--聚焦单元整体教学。 刘老师提出,在对整个单元备课前,要基于主题来为单元学习设计内容,有全局性,实现学科育人的最终目的。在此前提下,分清单元主题或单元与单元之间的主题,为学习架好桥梁,使得内容有关联性,以便于能够围绕主题语境精选学习内容,对内容逐步深化、丰富、完善,在主题意义探究的广度和深度上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比如在探讨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要渗透关爱地球和保护环境的主题。 而如果在讨论的的两国间不同家庭与不同文化的故事,借由两国特色饮食与饮食文化,来凸显文化碰撞与融合。这样让学习不再单一、枯燥。 第2点,刘老师提出--多维度话题支撑,共建单元主题语境。 如在介绍舞台艺术与科技艺术形式之间差异和融合时,多给学生提供了解文化艺术的途径,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去体悟文学艺术的多样性,并欣赏理解中外文化活动,提升艺术修养。 第3点,刘老师指出,在教学中,我们要“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用活动整合课程内容” 这一点往往也是我们容易忽略的一点。在课本的后面,每个单元都有配套的学习活动,这些学习活动都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这样,学生们就可以着手身边的生活,在真实语境中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继而发展语言能力等等。 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学习是以语言运用为目的,具体任务为导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第4点,遵循学习逻辑,构建进阶式学习途径。 我们的语言学习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过程,看似分离,但互相作用的一个链条。因此,我们要以主题为唯一目标来进行基于主题学习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开展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学习。 第5点,系统语篇知识构建,提升语篇分析能力。 现在的课文学习,决不再是以前的单纯语法学习模式。我们要懂得分析文章的语篇,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这样,在语篇框架下,我们再去进行信息的梳理与话题词汇运用,从而学习课文中的句子和衔接等就更加容易了。 第6点,语境化、条件化、结构化知识学习,提升学习能力。 第7点,内容、文化融合,潜移默化提升价值观念。<div>在单元学习中,内容的学习与文化的融合时相辅相成的。在主题学习的大背景下,始终要贯彻的是文化的输入,这样学生才能理解语言的特性。</div> 在了解了单元学习的重要性后,刘老师重点讲解了单元教学的建议。其中,我们要明确的是:<div>1. 如何制定和落实教学目标?</div><div>2. 课时如何划分?</div><div>3. 如何依托语篇开展教学?</div><div>刘老师下面逐一介绍。</div> 首先,理解何为单元。单元作为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而主题语境承担着建构课程框架与内容、设计学习单元、整合不同语篇以及设计单元任务的内容。 单元备课,最主要的就是明确及建构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目标包括:课程内容、主题发展、以及学生需求。 刘老师结合具体单元主题来进行举例说明。<div>比如人与环境的主题意义下。</div> 单元学习的各个章节的内容与形式都一一呈现。 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间相结合,运用听、说、读、写、看来表达观点和思想。 最后,要着眼于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要注重学生的反思评价与学习能力反馈的这一步骤,对之后的单元学习进行及时调整。 知识是无限的,但有限的时间让我们与刘老师的交流只能暂时告一段落。通过今天培训活动的示范课以及刘晓老师思路清晰、步骤明了的讲座,相信与会的各位同仁们都获益匪浅,对我们手中的新教材又多了几分的认知,为今后的的科组备课和个人的备课指明了方向。<div>让我们期待下一次与新教材知识间的再一次思想碰撞!</div> 撰稿人:陈琳琳<div>摄影人:陈琳琳,陈美玲</div><div>审核人:钟玉芳</div>

单元

学习

老师

刘老师

主题

第点

语篇

教学

学生

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