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与卧龙先生相逢,在一个三角枫换装的深秋!</p><p> 卧龙先生乃诸葛亮也,因才思敏捷,眼光锐利,识见超前,被世人尊称“卧龙先生”。庚子吉月,我有幸穿越历史,拜谒卧龙先生。</p><p> 卧龙岗下,先生眉清目秀、道骨仙风、巍然而立。先生指着一座石牌坊说:“此乃后世之人溢美之词,不可信也。”</p> <p> 顺着先生手指方向,一座青石錾成古牌坊岿然伫立。这古牌坊是清朝光绪年间程文柄任湖北提督期间所建。“古隆中”三字乃陈维周所写。两侧立柱上书杜甫的《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刘备三次拜谒诸葛先生,为的是寻求统一天下的大计。而诸葛亮先辅佐刘备开创江山,而后辅佐刘禅巩固基业,为两朝两代倾尽心血。牌坊左右侧书:“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此两句化用于诸葛亮对儿子殷殷教诲《诫子书》。</p><p> 来到牌坊背面,背面题词更是大气浩然。正中书“三代下一人”,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个朝代后的第一人!两侧立柱刻:“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还是引用的杜甫诗句,可见杜甫乃诸葛亮的铁杆粉丝!这两句是说没人可以同诸葛亮并驾齐驱,除了伊尹、吕尚可以;诸葛亮有将帅之才,打起仗来连萧何、曹参都显得逊色!</p><p> 好一个诸葛亮!</p> <p> 与先生且行且谈,小道右侧,先生请我躬耕亭小憩。亭角如鸟振翮欲飞,轻巧灵动。亭楹柱右书“犁牛耕日月,”左书:“羽扇掌乾坤。”稻田环抱小亭,稻苗青青,穗粒饱满,一派丰收景象。看来诸葛先生躬耕陇亩也是认真的!</p><p> 紧邻躬耕亭是小虹桥,抚摸桥柱石狮,聆听桥下流水如玉石珑璁,清越绵长,残音辽远;又如钟磬余响,绝而复起,徐徐方尽。先生笑谈小虹桥趣事,当年刘备二顾茅庐时,途经于此,见一气韵儒雅之人,忙翻身下马,口称幸会卧龙先生,那不过时我岳父黄承彦而已。我暗自诧异,有此泰山,必有奇女。</p><p> 地势开始徐徐缓升,先生手指路左一片灌木,称曰梅园。原来这是卧龙先生与爱妻黄月英赏梅之处。冬日里,夫妻携手徜徉梅园,摘梅插簪,追蜂舞蝶,嗅梅吟诗,或赌书泼茶,举案齐眉,比翼翩飞。</p> <p> 继续踏阶而上,一平台处目遇六角井。石井栏光滑细腻,六角装饰石球浑圆饱满。六角水井、圆形水井我都见过,井口都不大,但隆中的井对边距离至少一米。俯身看去,十米以内看得真切。神奇的是井里的水竟然是流动的,哗哗作响,粼粼的水波微微起伏。有地下流动暗河的水井也是初见。</p><p> 我恍惚中看见诸葛先生手摇辘轳,弯腰弓背,“吱呀吱呀”地打起一桶清水,然后担起一担清水,晃晃悠悠地走向诸葛草庐。饮活水,活思维,活见识,呵呵!</p><p> 诸葛草庐,已经不复存在,空有一只硕大的石龟,憨态可掬,沉稳安静,勤勉地背负着一块约2米高的石碑,上书“草庐”。原来此地就是诸葛亮起居之处。相距不到5米,有另一只一模一样石龟,断碑已无,徒留断痕,不知碑上所云。我想,后人为什么不在此处建一所草庐呢?</p> <p> 上行百步台阶,抱膝亭与我们打了个照面,三层小亭,精致美观,题曰“抱膝亭”。与亭相对,是一圆形凸出去的平台,平台正中立一石碑,醒目朱红大字“抱膝处”。当年诸葛先生在静斋读书劳顿之余,携一经书,盘坐于此,任清风吹拂,阳光穿密叶而过,投影于书上。抱膝读书,手捋长须,轻吟《梁父吟》,长抒凌云志。</p><p> 再往上走,石阶越发陡峭,登上另一平台,一亭兀然挺立,上曰:“草庐亭”。同行拥军感叹:“为什么不建设成草庐,而是三层小亭呢?”</p><p> 瞻顾遗迹,我对诸葛先生的出山之前生活算作了解一二。</p><p> 遥想诸葛先生,胸怀济世韬略,当明主未遇之时,则任世事风雨飘摇,他只管独善其身,躬耕赏梅,担水做饭,抱膝读书,修炼素养。韬光养晦,实乃人生大智慧!</p><p> 好一个诸葛亮!</p> <p> 稍作休息,便向美景深处寻觅。一处楼宇曰“三顾遗踪”,正中是诸葛先生雕像,两旁是蜀主刘备拜谒卧龙先生的画作,雪景茫然一片,两人触膝相谈,神情悠然如鹤。</p><p> 时光紧迫,又拾石阶而行,这一段台阶历经数人踩踏,已溜光圆滑,显露出岩石深青本色。想想一千多年来,慕名来朝拜诸葛先生的人该有千千万,万万千吧?这一段石阶尽处,是武侯祠。这是一栋一字排开的砖房,屋檐上有飞檐、题字,门口有石鼓一对。从导游口中,欣获门当户对这一成语渊源。</p><p> 武侯祠内是一尊凛然有神的诸葛雕像。殿内左右侧,陈列着据说是先生用过的生活器具。箪食瓢饮的生活,滋养的是一具灵魂高远的身躯,颐养的是一双洞察历史与未来的眼睛。殿外苍苍劲柏,冷对秋风。祈福红带,挂满枝头,迎风而舞。原先生的魂灵,庇佑善男信女虔诚的心愿!</p> <p> 三义殿,我们来了!殿内陈列刘关张雕像,正中是先帝刘备,大仁大义;左侧是张飞,威猛英武;右边是关羽,长冉飘飘。</p><p> 忽闻殿外人语喧嚣,我惊喜看到一群兵吏,举着“三顾茅庐”匾额,一路走来。而后是猛张飞阔步走来,身材高大魁梧,要挎大刀,手扶刀鞘,目不斜视而去。又一猛将,一身浅黄衣服,脸红如血,握一长杆大刀走来。紧接着刘备来了,瘦削的脸庞,仁德的目光,头上竖立一发髻。黄月英来了,白净面孔,一身素洁裙装,袅袅娜娜地来了。诸葛先生的妻子其丑无比,不过讹传。古人取小名阿猫阿狗,以贱名求得好养长生。阿丑不过其小名罢了。</p><p> 三顾茅庐,诚心可贵,一席长谈,一次交心;一次承诺,托付终生。</p><p> 好一个诸葛亮!</p> <p> 远眺卧龙岗顶,一栋五层古代仿古建筑矗立山顶,以蓝天为背景。还去不去呢?我们五人商议,既然来了就要领略巅峰美景。石阶越发陡峭,拉着栏杆铁链,气喘如牛,一步一步往上挪动。两旁树木,郁郁葱葱。问回来的人,还有三分之一。楼阁明明就在眼前,就是难以企及。到了到了,我们高兴地合影留念。征服这个小山头,竟如此不易。</p><p> “腾龙阁”三个遒劲行书题于一楼顶部,基座两层,楼阁五层,加之位于山顶,须仰视才得一睹全貌。扶梯登楼,回旋而上,内层亭面是六角形,每层外部设有走廊围之。倚着栏杆,风呼啸吹来,衣袂乱舞,俯视来路,人群如蚁蠕动,山腰山底尽收眼中,躬耕田明晰可见,心境顿觉阔朗明澈。</p><p> 我问诸葛先生,先生三代下一人,见识超绝,是不是登上此峰,俯瞰山川美景,观星象占卜天下,才生天下三分而治宏图?先生笑而不语。有想起先生饮六角清泉,抱膝亭读得诗书五车,不禁神往之。</p><p> 卧龙先生识见高远,一遇明主,便兼济天下,这就是大格局。</p><p> 好一个诸葛亮!</p> <p> 我,芸芸众生一草芥,今天攀登卧龙岗也才明白了坚持到底、拼命硬干,才得登顶的一点智慧。</p><p> 草庐亭的右侧空地,有一墓碑——简王墓。我好奇地追根溯源。原来,诸葛草庐诸葛先生智慧冠群,卓绝天下,也令天下人羡慕。明孝宗弘治二年,袭封襄阳王的简王朱见淑,羡慕隆中山水佳奇,看中隆中的好风水,选择隆中作为自己的墓地。他毁掉诸葛草庐,在隆中山左臂另建草庐。迁走隆中书院,封山驱民,大造墓地,使原有的土木建筑,碑刻石铭,破坏殆尽,荡然无存。令人不胜感慨。三角枫飒飒落地,绿、黄、红各色尽有,缤纷了多情的秋。</p><p> 时光催人,已是正午,匆匆坐了滑车呼啸而下,大部队已在景点等了五袋烟功夫,迟到者各发了一个红包,才稍稍平息“众怒”。</p><p> 回首遥望,山巅腾龙阁,阳光下,映蓝天而立,白墙红边,不动声色,笑看雾霭流岚,任人事代谢,往来古今。</p><p> 呵,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