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月26日,骑行第二天,睢县—鹿邑。原计划骑到安徽亳州的,因在柘城邂逅一位有志向的小伙子,延长了时间,减少了距离。</p><p><br></p><p>进入初冬,天气逐渐是昼短夜长。早上六点起床时,天刚蒙蒙亮,整装完毕不到七点就出发了。</p><p>离开旅店,沿路向南骑。因中央大道修路全段封闭,导航让左转时无法过马路。骑到尽头后,转弯处又是修路,经当地人指引,穿过乡村小道,走工程道路,四公里后才到了去柘城的正规大道。</p><p>今天是沿着S214向柘城方向骑行。</p> <p>刚进入大道,天空突然飘起了小雨滴,一会雨滴逐渐变大,今天没有预报有雨呀。骑到前边,看到路边有饭店,停下先吃早餐,再看情况是否穿雨衣。吃饭中雨停了,而吃完出发时,又飘起了雨滴,不一会儿又停了,再也没有下。</p> <p>骑行20多公里,到了柘城界。</p> <p>骑行中路过“慈圣镇”,镇服务中心大厅前的广场上,立有一尊孔子的塑像。塑像下方刻着:</p><p>据柘城年鉴记载,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途经于此,见路边一饥妇怀抱幼子奄奄一息,便将所带干粮捧于母子得以活命。孔子这一慈善之举,在当地传为佳话,人们尊孔子慈善圣人,乃建慈圣庙以纪念,后来以庙为名沿传至今。</p> <p>来到了柘城新高区。</p> <p>昨天在看过“睢杞战役事迹陈列馆”后,查找柘城县的有关景点时,柘城县“古铁斋豫东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这个名字吸引了我。</p><p>今天进入柘城县城内,我按照导航进入一个小巷内不远处,导航说已经到了。本以为纪念馆是政府部门办的,结果没有看到高大的门和和醒目的牌匾。在转头准备离开时,看到对面路边的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门面,门头上方在藤蔓花草的遮盖下露有一块“古铁斋”的匾额。细看旁边的玻璃窗上,贴着“免费参观”等字样,知道了这就是我要找的地方。正在观察时,一位路人告诉我,可以进去看的。</p> <p>我轻轻的推门进入,迎面墙上贴着醒目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三行红字。当向左进入展室时,一个小伙子听到门禁的报告声,从内室出来打开了展柜中的灯光。经询问,这是一家私人纪念馆,而这个小伙子就是主人。</p> <p>经浏览和咨询,两间房的展柜中,放满了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地区的侵华日军使用的武器装备、军刀、相册、日记等重要文献资料。还有我国抗战烈士使用过的装备、文献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实物等。</p><p>看到展出的数十、上百把日本军刀,感到惊讶,有些不敬的问,这些是真品,还是仿品。他说全部是真品,仿品、赝品不要。我说,真品就属于文物了。他说,是的,一二三级文物都有。我又说按照国家规定,国家一级文物是不容许展出真品的(因我办理过文物案件,曾与文物管理部门较多接触)。</p> <p>经看到展柜与交流,得知小伙子名叫李曌国,1984年出生,2002年12月入伍(比我晚当兵30年)在海军服役。</p><p><br></p><p>退伍后不久,就开始了收藏抗战时期的武器装备和历史文献的生涯。</p><p><br></p><p>他的这种情怀源于,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柘城人。从小就常听母亲讲述抗战时期,姥爷协同八路军解放柘城,舅老爷是抗战老红军,保家卫国的故事,以及侵华日军在柘城的暴行,尤其是在北湖屠杀当地百姓和盐商的事情,给幼小的心灵打下了深深的烙印。</p><p><br></p><p>所以,李曌国从小就对侵华日军充满了恨意,同时立志要保家卫国。 长大后,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当他退伍后就回到了家乡,经过了军队的锤炼,他的爱国主义情怀更加深厚,在收藏抗日战争的物品和资料中,对中国的抗战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p><p><br></p><p>2016年,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提供藏品200余件,多数为国家一二级藏品。2016年,受邀参加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办的首届南京大屠杀及侵华罪证交流研讨会。从2016年起,把自己多年来收藏的千余件和抗战有关的藏品,在柘城县内自费建起了这座抗战纪念馆,免费向群众开放。</p><p><br></p><p>为此,2018年获得商丘市委,商丘军分区颁发的首届“商丘好兵”荣誉称号;2019年获得柘城县首届“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p><p><br></p><p>李曌国现为,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p> <p>展柜摆满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物品,这些都是日军侵华的罪证。</p> <p>小李给我介绍,这是一本反映日本军人的书籍。他有一些收藏品,在国内也是极少的。</p> <p>他给我讲,有的地方包括一些官办的展览,出现过一些虚假的情况。他拿出这本日本出的书籍,日本用照片来比对说明我们国内有的展出的照片,经过裁剪进行移花接木而致的。</p> <p>小李说,全国像他这样专业收藏抗战时期物品的仅有10人。他对自己的收藏,充满着信心。</p> <p>但同时也有不少的苦衷。当问他如何运转时,他说在这个展馆的价值五六百万,加起他和朋友一起在日本开的一个公司,加上那里的藏品,共有价值千万。他说仅靠他3000多元的工资是难于维护的。并且还要不断的收藏,也难以维持现状。有关部门任肯拿钱搞虚假的展出,也不帮助支持个人。没有资金维护,急用时只有靠变卖日本军刀而维持,另外对有关部门和人员让他捐赠,也有一定的意见。因为他是拿自己的资金去收购的啊。</p> <p>这是红军时的大刀。</p> <p>我们同是当过兵,又共有深厚的爱国情怀,还有对文物方面一些见解,时间在我们众多的共同语言中悄悄流失,将近12点时为不打扰小伙子,我截住了小伙子兴致的话题,告知我下午还要继续赶路,应该告辞了。</p><p>临走时他告诉我,有机会去日本的时候与他联系,将给予帮助或提供便利。</p> <p>到了门外,当我问小伙子为什么叫《古铁斋》的名字,他告诉我,因为他对古兵器感兴趣,收藏这些兵器多数又是铁制的,所以他就起了个名字叫《古铁斋》。</p> <p>离开时,我对年轻的小李这种浓厚的爱国情怀,表示敬佩。我们在其他方面给不了他帮助,但应从精神上给予支持和鼓励。过往的骑友们路过柘城时,到他那里坐坐,多为他宣传宣传。</p><p>他没有文字资料,我建议他搞些小宣传页,使来参观者,看到文字能加深印象,拿走时便于宣传,小李则说怕有仅显示自己之嫌。我鼓励他,宣传正能量的同时,当然有你个人的功劳。</p> <p>离开时,小伙子说你吃了我们柘城的名吃再走,于是按照小李推荐的地方,来到了这家老字号的“李凤荣羊肉汤馆”。</p> <p>我是最简单的吃法。30一碗,烧饼一个两块,再添汤不收费,味道纯正。</p><p>如果是晚上,再要个凉菜,可以喝个小酒。</p> <p>午饭后,沿G220国道向鹿邑骑行。</p><p>原还有个想去的景点“炎帝朱襄陵”,经小李说,才建不足20年。因此不值得再去。</p> <p>又看到路边有卖葡萄酒的,两斤装20元,经还价15元买了一瓶。</p> <p>途中,看到路边一位老汉在摘柿子,我停车问是脆柿子还是哄(软)柿子,他说是哄(软)柿儿,我问能卖啥价,他说一块钱一斤,我说骑车的不好带,如果好带,会买些的。他说自己家的,给你摘两个尝尝。</p> <p>进入鹿邑地界,鹿邑是老子故里,即老子的出生地。</p> <p>进入城区路中的雕塑。</p> <p>又骑行10公里,来到了“明道宫景区”。</p> <p>明道宫景区简介</p><p>明道宫景区位于鹿邑县城东北隅,与孔子诞生地太清宫东西相望,是春秋宋年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聚徒讲学,传播天下大道的地方,唐名紫极营,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海内外最大的老子思想弘扬宣传基地。主要有众妙之门牌坊,迎禧殿,玄元殿,老君台,文昌阁、藏经阁等建筑构成。明道宫内,亭台楼阁,皆有曲径回廊相连,绿柳翠柏,奇花异草相互映衬,争奇斗艳。游览明道宫,将是一次探幽访道、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p> <p>晚上入住“新颖宾馆”,单间30元。</p> <p>吃晚餐时。听旅店老板娘介绍,他们旁边有一家当地的名吃。名字叫“马虎”(可能是“麻胡”),并已经上了中央电视台。</p><p>从一个大缸里,盛出来是糊糊状,然后撒上一把咸豆。经问旅店老板娘,她说是用小米和黄豆进行拐出来的(和磨豆腐一样磨出来的)。而关键的是像卤水点豆腐一样,有他们自己家的秘籍。别家也有卖“麻胡”的,但是盛出来放一会儿就泻了。而他家的,盛出来放一天也不会泻,仍然是稠乎乎的、黏糊糊的。</p><p>这种“麻胡”只是早晚卖,而中午不卖。价格从开始的一块钱一碗,改为一块五一碗,现在的是两块钱一碗。</p><p>我去时天色已黑,但喝“麻胡”的人仍是络绎不绝。有配着吃其他的,有只为了喝一碗“麻胡”。据说,这是当地比较有营养的吃法。</p> <p>我去时已剩不多,一大缸将要见底(就要卖完了),要了一碗,赶上品尝这种地方特色。同时又要了一只油条,一个鸡蛋煎饼和两个包子,总共才七块钱。这样的吃法,相似我们开封的早餐。</p> <p>今天骑了85.95公里。</p><p>原计划昨天骑到柘城,因已四个月没骑车了,第一天适应一下,只骑了95公里,少骑了40多公里。今天的计划是骑到安徽亳州的,因在柘城邂逅了一位年轻人,延长了时间,在鹿邑住下了,又少骑了30公里。</p><p>这种临时改变进程,骑车快慢由己,变化随心所欲,则独行者的便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