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丰沟的变迁

老人河

<p>西丰沟(一九六八年)</p> <p>  黑龙江省的版图上绵延的张广才岭完达山余脉有一条山沟沟,一条季节小河从中蜿蜒流过,隔开了山沟沟与三江平原。山沟沟的名字叫西丰沟,蜿蜒的小河叫挠力河。</p><p><br></p><p> 西丰沟开埠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原属合江地区饶河县。60年至64年,饶河县、虎林县合并成虎饶县,区划面积又隶属于牡丹江地区。64年后,虎饶县分家,再拆分为虎林县和饶河县,虎林县划归了牡丹江市,饶河县则又划归合江地区行署(后改为佳木斯市)。上世纪九十年代饶河县又随宝清县、集贤县、友谊县一并划归双鸭山市隶属。</p><p><br></p><p> 上世纪50年代,西丰沟曾为八五九农场八分场场部所在地,后场社分家,西丰沟始定位为人民公社政府所在地,正式命名饶河县西丰人民公社。六十年代西丰公社下辖西丰大队、山里大队、驼腰子大队,实有人口千余;仅次于饶河镇公社、小佳河公社,是饶河县第三大居民点。西丰公社实有耕地两万余亩,其中,仅西丰大队就拥有耕地一万五千余亩,人口九百,劳力二百余人,下辖生产小队四个;六十年代末又增设机务队、副业队。</p><p><br></p><p> 六十年代初西丰沟与外界的陆路联系只有一条通往县城的宽不过七米,长约二百余里的砂石土道。</p><p><br></p><p> 流经西丰沟的挠力河水道弯曲辗转而不适通航,但却极富淡水鱼资源。西丰公社区划内的挠力河上建有一处打渔点鱼湸子(归县水产局管理),因其地势象形取名王八脖子。西丰沟村西北五里是与挠力河孪生孕育的广袤湿地和水面,村民们称之为北泡子。西丰村前另有控山小溪水两条,名曰,小南河、沙底河。西丰沟地上水资源虽丰富,然而地下水资源却匮乏,村内仅小西山有控山水井一眼,西丰沟主要人畜饮水生活用水大多取自村外一里多地之外的两条小溪水。</p><p><br></p><p> 西丰公社地处饶河县西北,以挠力河走向为界,分别与地处西北方向富锦县行政区划内的七星农场和地处西南方向宝清县行政区划内的八五三农场五分场相邻。</p><p><br></p><p> 上个世纪的西丰公社的经济生活几乎完全以农业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是大豆、玉米、小麦。西丰村内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西丰粮库,人财物直属县粮食局管理。除此,域内几乎没有纳税工商企业,西丰公社财政收支主要依靠农业税留成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农业税费改革被取消后的本级财政收支则完全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由于本级财政收支捉襟见肘,整个上世纪西丰公社所属村镇的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为零。</p><p><br></p><p> 人民公社建制取消后 西丰沟建制改为镇,下辖西丰村、联合村、河南村、河北村、永源村等十几个自然村屯。</p><p><br></p><p> 民间有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西丰沟的人们得天独厚,山水通吃。完达山不高不低不出神仙,却长满了形形色色的山货;挠力河不宽不深不生龙王,却繁衍了缕缕行行的淡水鱼。</p><p><br></p><p> 完达山余脉生长的植被主要是次生林,于是西丰沟家家户户都是从山上砍来柞木或槐木小杆做围栏围架自家的小院和园田地;男人们在公社林业所指定的林区里伐放“站杆”运回村里,再截成小段,统一分配给各家各户做薪材;女人们则从山林里采摘木耳、蘑菇、榛子、猴头、黄花菜、山花椒等做食材;副业队在山里养蜂,窖鹿,打野猪,挖“棒槌”。西丰开埠初期村民多有种植罂粟,往山深处走,不时仍可以发现早年偷种鸦片的撂荒地,五十年代政府组织民兵搜山,并有上谕可斩立决,绝迹了鸦片人。</p><p><br></p><p> 每年四月末挠力河开河一直到六月一日,是国营体制的县水产部门允许集体体制的生产队打渔的季节,西丰大队副业队每年都要在此时从各个生产小队抽调人员组织打渔队,赴二十余里之外的挠力河网滩莲花泡打渔,一个渔季下来总能收获上万斤各类河鱼。然而在统购统销的年代,绝大部分捕获只能等县水产开来的汽船定价收购,只有少部分可供村民尝鲜。挠力河盛产鲤鱼、鲫鱼、鲶鱼、狗鱼,其中尤以鲫鱼是一绝。挠力河鲫鱼常年生长在与河流共生的湿地里,肚皮是红色的,味道极其鲜美,据说是上得人民大会堂国宴。副业队在离西丰二十余里的莲花泡网滩打兜网,挠力河开河跑冰之后上鲫鱼,柳毛子开花上鲤鱼,青草打摆上鲶鱼,非常规律。各个生产小队在开春时节也经常组织人到村外的湖泊北泡子下挂子、甩鱼叉,打点“零食”;冬天则在挠力河上的洄水湾用冰川子穿冰眼,打冬网,鱼多时一网竟达一万斤鲫鱼。听西丰沟老户们讲,挠力河丰水时特别出鱼,尤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和后来的69年大涝期间,挠力河出鱼尤其的多,竟惹得山外人常来偷抢。</p><p><br></p><p> 西丰沟的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由于地处半山区,西丰沟的耕地多是坡地,有较强的抗旱涝能力;土壤级别为黑色腐殖土,松散肥沃;仅西丰大队一万五千余亩的耕地,每年出产小麦、玉米、谷子和大豆二百多万斤,还有马铃薯、荨麻和杂粮等作物。虽然当年的西丰大队农业机械化水平算是很高,拥有东方红54拖拉机两台,康拜因(联合收割机)一台,脱谷机二台,其他播种机、中耕机械一应,但是偌大面积的耕地只有二百多个劳力辛苦劳累,纵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植方式也是个广种薄收(有说西丰人每年要消耗一万斤白酒,一万片正痛片来抵消劳作的辛苦)。不过,广袤的耕地和辛劳的付出总是得到丰厚的回报,西丰大队各个小队收成好时一个工都能勾三块钱,收成差时一个工也能勾个两块上下。每年分红时,劳力多的人家能分得几千元钱(71年队上分红,扣除第二年的豆油钱和口粮钱,我实分到手552元钱)。西丰沟家家户户豆油满缸,粮食满仓。六十年代末,西丰村首富张金喜家在信用社存款竟达五千余元。</p><p><br></p><p> 完达山和挠力河哺育了西丰沟的人们,也造就了西丰沟人们的体性。西丰沟的男人象完达山一样挺拔坚毅,西丰沟的女人们则如同挠力河一样秀外慧中。但是西丰沟的人文脉络却让人梳不清、理还乱。传说,早年西丰沟有窑子馆,内有名谓“喜凤”的一个妓女,长得如花似玉,远近闻名,方圆百里多有人士慕名而来,久而久之,便因此取之谐音“西丰”命名了此地。解放初期,二十来个彪悍的西丰沟的男人们竟打下了饶河县城,还打死一名解放军的营长。直到六、七十年代,闭塞的西丰沟的村民中还混居着俄罗斯裔人、日本裔人以及他们的血亲;还有来自山东海阳的支边青年;有来自关内和山外的无户籍人口;有来自省城的下放干部;有来自县城的问题干部。1968年后,西丰沟又接收了来自省城哈尔滨和与黑龙江省全国唯一一对“两江”省份浙江省的一百多位知识青年。知识青年的到来使西丰沟这个山村与外面的大世界真正开始了交流与沟通,也让村民们认识了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和内容,同时相互分享了各自方式的喜怒哀乐。方圆几十里西丰沟的人们有坐马车,有骑自行车,有徒步,来到在西丰小学学校广场上搭建的简易舞台上,耀眼的汽灯下,看上了知青自编自演的歌剧“张思德之歌”;看上了知青编排的京剧“智取威虎山”选场。西丰沟的年轻人很快与知识青年打成一片,每每在下工后来到知青宿舍,听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听他们吹拉弹唱,看他们玩从未见过的排球。甚至知识青年抱来的一只母狗也成为西丰沟的土狗们争宠的对象,知识青年宿舍前吠声不绝,血迹一片。很快,注定有心的西丰沟男人就在女知青中找准“意志薄弱者”,抱得美人归。很快,西丰沟的人们也体会了“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一对看似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毛主席语录的内在含义。</p><p> </p> <p><br></p><p> 改革开放的浪潮彻底掀翻了西丰沟的农民“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原生态生活,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线的农村经济改革给西丰沟带来的冲击远远超过“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和“中苏珍宝岛战役”。西丰沟农民习惯了几十年的集体经济生活一夜之间化为乌有,集体的资产、生产资料被拆分给个人;特别是世世代代与之打交道的集体土地,也按户、按人头分配到位。如此的变化即使是公社、大队的干部也一时不知所措;就连省城的大领导也因认识上没有跟上中央的改革步伐而被批评为“顶门杠”。不知从哪一年起,最具中国特色的党政不分的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的每年第一号文件必定是关于“三农”问题,即,农村、农民、农业,以示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措施。在经历了短暂的困惑后,西丰沟的农民们很快振作起精神,以更高的激情投入到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劳作中去,生产力改变了生产关系。八十年代初,大批觊觎已久的山外人涌入西丰沟,冗余的土地资源,以及大片的湿地都成为他们“掠夺”、开垦的对象。山沟里大片的次生林被砍伐烧荒种上了玉米和大豆;千百年来沿挠力河两岸衍生的大片湿地排灌成耕地;狍子、野鸡没了踪影,挠力河水灌了稻田。几年功夫这批后来人的户均耕地已远远超过满足现状的前人,成为西丰沟一代新人,新的主力军。随着农村经济改革而来的政治改革,以及西丰沟人口的不断增加,西丰人民公社改建制为镇;原隶属的山里大队脱离西丰领导改建制为乡;原西丰行政区内的“五七”,也脱离西丰领导改建制为永源乡。至此,西丰沟的经济社会又完成了一次巨变,生活在山沟沟里的一部分人们“物是人非”摇身一变成为了城镇人口;还有另一部分人们虽然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是继续以西丰村村民的身份从事着与其相符的劳作。</p><p><br></p><p> 黑龙江省大部分的县乡一级的本级财政的岁入只够“吃饭”,饶河县也不例外。饶河县每年本级财政收入即使在改革开放后的若干年,每年不过三千多万元;说到乡镇一级更是微微聊聊;基本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行政。除了乡镇村级工作人员的工资、必不可少的教育支出,再就是为应付无休止的上级检查工作、视察时的下酒钱之外,根本无钱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此,西丰沟的村镇基础设施,如,道路、上下水等建设几乎处于“一穷二白”的局面。整个上世纪西丰沟只有一条土路通往县城,夏天下雨道路成大酱缸,冬天下雪变迷茫,那条路一年四季运输离不开爬犁,完全是“世外桃源”的山水乡。中苏珍宝岛战役后,为了备战需要,上级又规划建设了一条自西丰沟通往“石场”的60里山路;另一条自西丰沟通往八五三农场五分场十连的65里的平原路。路的等级虽不高,总算西丰又多了几条出路。西丰沟地上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却十分匮乏,村里挖地三尺就出串皮水,不过再下挖三米却无足量地下水,因此西丰沟的人畜吃水问题一直困扰着百姓和领导。西丰沟虽然是产粮大户,但基本靠天吃饭。家庭联产承包前的集体经济制时,大队还有能力搞点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承包后家家户户就各自为战了。除去人畜饮水问题,还有个交通问题,“要想富,先修路”,道理都明白,钱儿哪儿来?整个饶河县对外的交通都是饶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何况西丰沟?!困扰建设的资金问题一朝天赐良机,按着省里的安排,本世纪初包扶饶河县的省直单位由省妇联改为省交通厅。饶河县的领导不会忘记,其邻县抚远,上世纪在交通厅的帮扶下,几年功夫修建了几条高等级公路,极快地拉升了县域经济。因此,按着饶河县委县政府的考虑,饶河县最急需修建改善的道路线形应起自饶河镇,经西林子、八五九、小佳河、大佳河、山里、到西丰沟。这条道路将直接带动沿线饶河县最主要的十几个村屯的路边经济,而且还可以从西丰沟跨挠力河与比邻的建三江农场连接,进而与三江平原的腹地佳木斯市的经济社会连接起来。踌躇满志的饶河县主要领导甚至在项目没有正式获批之前就率先动工。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项目在报批中遭到饶河县的新上级双鸭山市不留余地地坚决否决,饶河县首要的是与双鸭山市紧密联系,“谁是爹,不知道。”按照双鸭山市领导的部署,新道路线形首选自饶河镇起,过大岱,经石场,进宝清县境,联系双鸭山市。西丰沟和饶河县的腹地乡镇村也由此失去了一次绝佳的提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p><p> </p><p><br></p><p>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终将是这个世界默默无闻的过客,但也有少数人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录。“霹雳一声春雷响,来了老赵当县长”。此人在任饶河县县长、书记十余年,殚精极虑后悟出道理,饶河县这个农业县经济社会的发展靠“造血”远不如靠“输血”来得快。老赵执政的后几年,把“跑部进京、进省”作为中心任务,请客送礼,“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功夫不负有心人,终究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饶河县为“国定贫困县”,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称号。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央出台了一项政策,每年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扶持国家级贫困县。资金跟着项目走,学名“以工代赈”。由于国家级贫困县特殊的待遇(每年每个县能无偿得到上千万元资金的国家扶持),因此,“国定贫困县”是打破了脑袋都要争取戴的帽子,甚至有些贫困县在脱贫后还要上级为其“保留国家级贫困县待遇”,完全没有怕被“笑贫”的羞耻之心。果然在饶河县成为国家级贫困县之后,短短的几年之间,西丰沟就利用以工代赈资金修了路,打了井,搞了农田基本建设。虽然远谈不上补上了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但还是给西丰沟的发展带来了从无到有的变化。2004年西丰粮库又争取到国债资金两千余万元,两年的时间新建了四万吨容量的粮仓,以及其他专项设施,顺便盖上了西丰沟真正意义上的住宅楼房,而成为西丰沟地标性建筑,西丰粮库一跃成为饶河县乃至双鸭山地区的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承担起区域粮食宏观调控的责任。接踵而来的是国家拉动经济的4万亿投资带给农村的实惠,“通乡公路”专项投资项目使西丰沟的人们终于有了一条白色路面{水泥路面的俗称}的大路通向县城(即那条让饶河县领导伤透脑筋的路)。西丰沟通往原八五三农场五分场十连的道路得到了修整。特别是在西丰沟河北村的挠力河段上修建了连接大兴农场的跨河桥梁,进而使西丰沟和饶河县与域外的建三江农场管理局,富锦市,三江平原腹地的经济和社会更紧密地连接起来,从此,往日的山沟沟在地理上与外面世界的山门算是彻底打开了。</p><p><br></p><p>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眼花缭乱的种种政策措施着实让西丰沟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欣欣向荣的变化,不过也留下了让西丰沟的人们感到差强人意的遗憾或者是美中不足。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城镇内的城市交通道路建设归城建部门负责;城镇外的道路交通归交通部门负责;“通乡公路”的建设主要由交通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其建设内容主要在“通”,并不包含村镇内的道路建设。因此,西丰村镇内的道路只能由西丰镇另行筹措资金解决。以工代赈的“人畜饮水”项目规定,只负责打井,解决有无的问题,并不负责解决管网的建设;也就是说西丰沟的饮水井打出来了,饮用水通往千家万户的管道建设资金还需要自筹解决。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排干了湿地里千百年来的蓄水,上万亩的湿地被开发成稻田;西丰沟湿地的消亡又直接使挠力河中的鱼儿赖以繁殖的温床不复存在;挠力河从此只是稻田的灌水渠。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曾出现过短暂的粮食供大于求的现象,中央政府曾提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湿”,但在具体实施中才认识到,林地可以还,草原可以还,唯有湿地是不可以逆转的。农村税费改革使西丰沟的农民体会了一把明朝末年民谣所唱出的喜悦,“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但是也让经济结构完全以种植业为主的西丰沟的村镇本来还可以自行组织和运营的一部分农业税化为乌有,彻底丧失了自主进行村镇公益设施建设的能力。此外,轰轰烈烈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带给西丰沟的农民的不是冀望的家园建设,而是“画饼充饥”的精神食粮。不过,西丰沟的人们还是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愈加重视,西丰沟会有让人难以忘怀的昨天,日新月异的今天,更加美好的明天。</p><p><br></p><p> 写在后面的话</p><p> 1968年10月,我刚满18岁,就和意气风发的一伙儿三中的同学,毅然决然地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来到饶河县西丰公社西丰大队插队落户当农民。初出茅庐,对社会、对未来还是一片懵懂,只是很快就投入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村生活中去找寻广阔天地里的“作为”。在西丰沟劳作生活了将近四年,虽然时间并不算长,但在生产队务过农,在副业队打过鱼、打过油、漏过粉、割过蜜,在基建队盖过房,在知识青年食堂做过饭,在县值班连队当过民兵。要用千八百字把当农民的感同身受写出来还是做不到,还是留给他人吧,我自叹弗如。【变迁】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对西丰沟的所见所闻的思考,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求无过。1972年,我就离开了西丰沟返了城,四十年间,由于工作的便利条件与饶河县的历届领导和有关人员保持有联系。期间,有随知青返乡团两次大规模回访;我也乘工作之便,几次在县里有关领导陪同下“视察”过县里和西丰的有关工作。因此,有条件近距离地观察到西丰沟的一些变迁。中国农村问题是几代领导人和经济学家,还有政府部门致力于破解的难题,在多年的努力之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体制上和结构上的矛盾始终困扰着“三农”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西丰沟的变迁】就是一个缩影。</p><p><br></p><p> 【变迁】写作的初衷绝没有研究农村问题的目的,如有此嫌,纯属巧合;只是写来给我那些曾共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解个乡愁。</p><p><br></p> <p>西丰沟(二0一九年)</p> <p> 西丰沟知青史略</p><p><br></p><p>(一九六八年)</p><p><br></p><p> 一九六六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至一九六八年初已经近两年,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逐渐开始平息,社会生活秩序中面临最大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如何安置停课在校的学生,特别是中等学校,由于六六、六七连续两年学校停课,同时形成了初中、高中一共六届的毕业生。当时的大、中专院校仍处于停止招生状态,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也还处于停滞状态,各行各业用工的需求很少。因此,如何妥善输送数千万计的中学生走向社会成为各地的主要矛盾。</p><p><br></p><p> 一九六八年三月十二日,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召开群众大会,正式号召并动员广大学生上山下乡,至此,黑龙江省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上山下乡的主要方向是从号召广大中等学校学生学生“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开始,动员大会上省内部分边疆县份也同时配合作出宣讲报告,合江地区的饶河县在列。</p><p><br></p><p> “上山下乡”的提法始见于195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概念。之后,毛主席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作为对青年人的思想教育,号召年轻人实践政治理想,邢燕子、侯 隽、董加耕是当期其中的代表。</p><p><br></p><p> 动员大会结束后,哈尔滨第三中学革命委员会旋即派出学生随同市、区安置办干部共同奔赴合江地区饶河县,实地做出考察并为后续的工作做好准备。考察组在饶河县工作期间提出,知识青年来到饶河县要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反修保边疆的第一线去,饶河县县里有关领导在考虑了综合性的各种因素后,将哈尔滨第三中学学生到饶河县插队落户的具体地点选择在西丰公社西丰大队。</p><p><br></p><p> 一九六八年五月七日,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再次召开群众大会,纪念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一周年,会上,除了一批党政机关干部开始奔赴“五七干校”,首批被批准上山下乡的中等学校学生也同时誓师。</p><p><br></p><p> 一九六八年五月八日,来自于哈尔滨第三中学的八位同学(王显生、全为民、陈向东、张爱华、李金荣、王秀芳、庄唯、曹汝光)登上去往饶河县的行程,正式插队落户成为西丰公社西丰大队社员。其中:陈向东、庄唯被分配在西丰大队第一生产队,王显生分配在第二生产队,张爱华、曹汝光分配在第三生产队,全为民、李金荣、王秀芳分配在第四生产队。</p><p><br></p><p> 西丰大队是西丰公社所在地,距饶河县政府所在地饶河镇公路距离二百华里,地处张广才岭完达山余脉的半山区(因此得名“西丰沟”),隔挠力河与富锦县、宝清县相邻。一九六八年,西丰大队人口近千人,系饶河县第二大自然村屯。西丰大队拥有耕地面积一万五千余亩,劳动力二百余人,种植结构以大豆、玉米、小麦为主。西丰大队辖四个生产小队、一个机务队、一个副业队;是年以生产小队为核算单位,机务队、副业队人员采取小队平均核算。西丰大队主要集体资产有米面加工厂、油坊、粉坊、酒坊;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两台、康拜因(联合收割机)一台、脱谷机两台等大型农机具;四个生产小队生产资料一应。</p><p><br></p><p><br></p><p> 8月8日,第二批赴西丰沟知青从哈尔滨启程,共有:韩平、陈晓薇、张宏志、杨建新、杨建军、蒋淑萍等,共计六人。</p><p><br></p><p><br></p><p> 10月9日,第三批赴西丰沟知青从哈尔滨启程,共有:冯晓光、国连城、梁钊 、陈频佳、魏今波、迟强、陈文莱、陈树颉、王伟、周小丽、胡红英、白世义、梁铨、张梅青等,共计十四人。</p><p><br></p><p> 10月18日,第四批赴西丰沟知青从哈尔滨启程,共有:曹家年、赵险峰、荆建华、王永红、孙兆华、苏义滨、解钜盛、刘成业、石景荣、孟兆树、杨煜、刘喜光、白永明、王石、李忠范、常颂平、王一丽、刘锐锋、秦宝江等,共计十九人。</p><p><br></p><p> 10月25日,第五批赴西丰沟知青从哈尔滨启程,共有:陆锦斌、王春江、苏桂春、生开元、冯大为、王寿钧、李宝琦、于向东、武胜利、邵卫东、俞增平等,共计十一人。</p><p><br></p><p> 11月16日,第六批赴西丰沟知青从哈尔滨启程,共有:岳云程、崔玉良、王孝勤、张松秀、李艳芬、施哈英等,共计六人。</p><p><br></p><p> 一另有零散从哈尔滨赴西丰沟的知青:衣滨滨、刘晶、张星、庄路、张乃建、王扬、冯晨阳等,共计七人。</p><p><br></p><p> 至1968年底,当年共计七十一名知青来到西丰公社西丰大队插队落户,其中:哈尔滨第三中学五十一名、哈尔滨师范附中十名、哈尔滨三十二中两名、哈尔滨女子中学两名、哈尔滨第七中学一名、望奎县一中一名、哈尔滨铁路中学一名、哈尔滨第十九中学一名、哈尔滨第十八中学一名、未清楚一名。</p><p><br></p><p> 知识青年分配在第一生产队的有:陈向东、梁钊、杨建新、李宝琦、庄唯、陈文莱、荆建华、王伟、王永红、冯大为、孙兆华、李艳芬、施哈英、白永明、刘锐锋、刘晶、庄路、张星、王扬等,共计十九人。</p><p><br></p><p> 分配在第二生产队的有:王显生、石景荣、冯晓光、陆锦斌、苏桂春、王寿钧、陈频佳、于向东、陈晓薇、王孝勤、魏今波、蒋淑萍、衣滨滨、谢钜盛、孟兆树、常颂平、秦宝江等,共计十七人。</p><p><br></p><p> 分配在第三生产队的有:张爱华、曹汝光、杨建军、韩平、邵卫东、赵险峯、胡红英、周小丽、迟强、生开元、俞增平、岳云城、刘承业、王一丽、王石、刘喜光等,共计十六人。</p><p><br></p><p> 分配在第四生产小队的有:全为民、王秀芳、李金荣、张宏志、国连城、王春江、曹家年、白世义、陈树颉、苏义滨、武胜利、张松秀、崔玉良、杨昱、李忠范、梁铨、张梅青、冯晨阳、张乃健等,共计十九人。</p><p><br></p><p> 七十一名哈尔滨的知识青年们以怀揣反修保卫边疆的决心、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的号召、投奔集体、投靠亲友等思想来到西丰沟插队落户,甚至有几位知青由于政审不合格不被批准,不惜“偷渡”来到这里,很快他(她)们就全身心地融入到西丰沟的生产和生活中去。</p><p><br></p><p> 当期西丰沟实有耕地一万七千余亩,西丰大队虽具有较高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但是绝大部分农业生产劳动仍需人力完成。之前,绝大多数从未有农业生产劳动实践的城市里来的青年与西丰沟的乡亲们一起投入到铲地、割地、整地、上山伐木砍柴等各项生产劳动中,生产大队为知识青年统一配备了必要的生产工具。期间,部分知青开始走向新的劳动岗位,庄唯、曹汝光等人分别从生产小队被调入机务队,国连城、王寿钧调入大队木工组,陆锦斌调任西丰大队会计,王扬调入西丰公社邮电所工作等。</p><p><br></p><p> 彼时,西丰沟实行生产小队核算制,劳动取酬按照工分制,实行农闲、农忙两个标准,农闲季节日出工最高分值(标兵分)十分;农忙季节日出工最高分值(标兵分)十二分;十分为一个工,劳动者所取得的工分按照行政年度计算总和;每一个生产小队的工酬标准按照粮食年度于来年初各队核算出结果,实行“分红”(分配)。在机务队、副业队等生产大队参加劳作者,按照各自所属生产小队的均值计算工分,提取工酬。西丰生产大队各个生产小队工分评分标准均采取“大寨评分法”,即,由各个生产队全体社员集体评议个人生产劳动表现,给出评议,知识青年的绝大多数人的劳动表现都得到充分肯定。</p><p><br></p><p> 对于几十名知识青年来到西丰沟,西丰大队的领导尽力安排好知识青年的食宿,在全村动员了十来户老乡腾出自己的部分住房安顿知识青年住宿,又专门开设了知识青年集体食堂,并专门选派了几名社员为青年们做饭。是时,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规定,对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的第一年实行供应国库商品粮,每人每月定量供应五十斤,品种以大米、小麦粉为主。</p><p><br></p><p> 到西丰沟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在参加生产劳动的同时,仍保持较高的政治热情。知识青年中除建立了共青团组织,发展部分青年加入共青团,还建立了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大家学习。部分知识青年还被公社、县有关方面选派参加相应的社会工作。</p><p><br></p><p> 城市知识青年来到西丰沟,同时也为西丰沟带来了活跃的文娱、体育氛围,丰富了边远山村的文化内容。</p><p><br></p><p>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二号,毛主席向全国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在全国进一步掀起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西丰沟知青的历史进入一九六九年。</p><p><br></p><p> (一九六九年)</p><p><br></p><p> 一九六九年年初,各个生产队粮食年度里的各项收成和支出已经基本明了,在生产队(村)提留、公社(乡)统筹扣除后(知识青年在新的行政年度的口粮款、豆油款预留到位后) ,西丰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集体分红”,绝大多数知识青年将是人生第一次领取到走向社会,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所换取的报酬。</p><p><br></p><p> </p><p><br></p> <p>  由于当年西丰生产大队采取“小队核算制”,各个生产小队最终工分分值有所区别。有知识青年提出:在知识青年中实行每个个人在各自所属生产队里应得的收入先集中起来,然后再按照各人实际出工天数平均摊分(知识青年中史称其为“共产主义大花盆实验”),最终此项提议在部分知识青年中得以具体实行。由于68——69粮食年度西丰沟风调雨顺,各个生产队都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特别是影响西丰沟农业主要的经济作物大豆取得了历史上的丰收,西丰粮库一等大豆收购入库价每市斤一角六分八厘钱,各队核算工分分值普遍在3元钱/每工左右,当年来到西丰沟参加劳动的知识青年也普遍收到望外的“分红”。(以陈文莱个人为例:68年10月中旬至年终的两个半月的劳动里,实际分得159元钱)</p><p><br></p><p> 一九六九年 春节过后,原随父母调转工作去了四川的哈尔滨第三中学学生李钰湘、李俭国及其四川同学李昌转赴西丰沟插队落户,已经下乡在某农场的哈尔滨第三中学学生候克环也转赴西丰沟,哈尔滨知青迟英玉赴西丰沟投奔亲属,使黑龙江本省在西丰公社西丰大队的知识青年达到最高峰值七十五名,其中最多的是来自哈尔滨第三中学的知识青年达到五十四名。</p><p><br></p><p> 一九六九年注定是不同凡响的一年,三月二日震惊全世界的中苏珍宝岛战役打响,西丰公社西丰大队上下同仇敌忾,全部适龄青年按照政治条件不同、身份不一的“普通民兵、基干民兵、武装基干民兵”组建了西丰公社西丰大队民兵连,全员战备,西丰沟全体知识青年在列。战备期间,西丰大队选派多名知青参加县里统一组织的民兵培训,培训后作为骨干。五月,饶河县组建饶河县武装基干民兵值班连队,西丰大队民兵连选送多名骨干力量加入,多名来自西丰沟的知识青年在值班连队被委以重任,其中:于向东任值班连队副连长、王春江被任命为连队副指导员、全为民担任连部文书、荆建华出任排长、王显生和生开元分别担任班长。(以后民兵连各期都有西丰沟知青的加入,其中很多人担任过不同民兵干部职务)</p><p><br></p><p><br></p><p> 一九六九年四月,饶河县知青办组织各公社部分干部和知青组团随同黑龙江省有关部门、县市赴杭州市,配合浙江省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并参加宣讲,“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保卫边疆、建设边疆”、-----,无不激发浙江省年轻人到黑龙江的热情。五月十四日,杭州发知青火车专列开往黑龙江省,车载浙江全省八百余知识青年,其中半数分配在饶河县。一九六九年五月十九日,西丰沟迎来了单批次来插队落户规模最大的知青团组。</p><p><br></p><p><br></p><p> 到饶河县西丰公社西丰大队插队落户的浙江省知青共计42名,人员来源分布杭州各区县,其中:杭州市江干区25名,主要分布在笕桥街道、闸弄口街道、闸口街道、通江街道、紫阳街道等,原就读学校主要是江滨中学、笕桥中学、杭州五中等学校。成员有:葛凤仙、龚倪福、密长明、顾凤娥、陈胜军、陶月娥、 俞宝娣、俞林法、王元春、王青敏、余泽彪、王国昌、严琴英、程福元、沈培根、金锦木、鞠建华、吴生龙、孙连生、胡莲花、陈红兰、顾建良、赵小毛、王耀坤、裘宝德。富阳县4名:胡志韵、张海鹰、张继国(富阳中学)、柴志琦(新登中学)。建德县1名:柴七一。临安县2名:盛 建(临安 岛石中学)、朱振华。余杭县10名:胡石雪、钱望岳、张 航、孙秀珠、杨兰芳、庄泽建、沈允安、高梦恩、商月娟、王梅仙(临平中学)。42名知青中部分人已经安排在当地下乡,或是已经分配工作,他们再报名去边疆下乡插队。其中余杭县:孙秀珠、钱望岳已下乡到下沙公社、庄泽建、沈允安已下乡九堡公社、胡石雪已下乡双林公社、张 航已下乡翁梅公社;盛建已分配工作。</p><p><br></p><p> 浙江省知青分生产队情况:</p><p><br></p><p>西丰一队(8名):葛凤仙、 陶月娥、 龚倪福 、宓长明、 商月娟 、胡石雪 、张 航、盛建</p><p><br></p><p>西丰二队(13名):王国昌、 顾凤娥 、陈胜军 、俞宝娣 、王元春、 余泽彪 、俞林法 、王青敏 、钱望岳、 沈允安 、王梅仙、 杨兰芳、 朱振华</p><p><br></p><p>西丰三队(9名):严琴英、 沈培根、 程福元、 鞠建华、 金锦木、 吴生龙 、孙秀珠 、高梦恩 、庄泽建</p><p><br></p><p>西丰四队(12名):孙连生 、胡莲花、 陈红兰、 顾建良、 赵小毛 、王耀坤 、裘宝德、张海鹰 、胡志韵 、张继国 、柴七一、 柴志琦</p><p><br></p><p><br></p><p> 随着来自浙江省四十二名知青抵达,与先期抵达的七十六名知青一起共计一百一十八人,整个西丰公社西丰大队历史上接纳知青的总数达到最高值,同时也是整个饶河县单个自然村屯里最大的知识青年集体。</p><p><br></p><p> 分配在第一生产队的有:陈向东、梁钊、杨建新、李宝琦、庄唯、陈文莱、荆建华、王伟、王永红、冯大为、孙兆华、李艳芬、施哈英、白永明、刘锐锋、刘晶、庄路、张星、王扬、葛凤仙、 陶月娥、 龚倪福 、宓长明、 商月娟 、胡石雪 、张 航、盛建等,共计二十七人。</p><p><br></p><p> 分配在第二生产队的有:王显生、石景荣、冯晓光、陆锦斌、苏桂春、王寿钧、陈频佳、于向东、陈晓薇、王孝勤、魏今波、蒋淑萍、衣滨滨、谢钜盛、孟兆树、常颂平、秦宝江、王国昌、 顾凤娥 、陈胜军 、俞宝娣 、王元春、 余泽彪 、俞林法 、王青敏 、钱望岳、 沈允安 、王梅仙、 杨兰芳、 朱振华等,共计三十人。</p><p><br></p><p> 分配在第三生产队的有:张爱华、曹汝光、杨建军、韩平、邵卫东、赵险峯、胡红英、周小丽、迟强、生开元、俞增平、岳云城、刘承业、王一丽、王石、刘喜光、李钰湘、李俭国、候克环、李昌、严琴英、 沈培根、 程福元、 鞠建华、 金锦木、 吴生龙 、孙秀珠 、高梦恩 、庄泽建等,共计二十九人。</p><p><br></p><p> 分配在第四生产小队的有:全为民、王秀芳、李金荣、张宏志、国连城、王春江、曹家年、白世义、陈树颉、苏义滨、武胜利、张松秀、崔玉良、杨昱、李忠范、梁铨、张梅青、冯晨阳、张乃健、迟英玉、孙连生 、胡莲花、 陈红兰、 顾建良、 赵小毛 、王耀坤 、裘宝德、张海鹰 、胡志韵 、张继国 、柴七一、 柴志琦等,共计三十二人。</p><p><br></p><p> 知青中抽调在在机务队的有:庄唯、曹汝光、王伟、胡红英、邵卫东、苏义滨、迟强、庄泽建;在大队木工组的有:国连城、王寿钧;在老头队的有:谢钜盛;大队会计:陆锦斌</p><p><br></p><p><br></p><p> 一九六九年黑龙江省遭受了自一九六一年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先是严重的秋涝,紧接着是早霜和低温,西丰沟当年种植的庄稼也受到了极大的危害。</p><p><br></p><p><br></p><p> (一九七零年)</p><p><br></p><p> 由于六九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69——70粮食年度西丰沟的经济收益大幅下滑,各队核算工分分值不足两元钱,上一年分红时部分知青采用的平均分配制也旋即取消。</p><p><br></p><p> 西丰沟由于地下水资源匮乏,大田种植以旱田作物为主,同时为了拉高粮食总产以及平均亩产,上级要求各个生产队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玉米种植面积,因此西丰沟的老乡口粮长期以玉米为主。一九六九年的秋涝和早霜致使秋粮品质也受到严重影响,粮食的成熟度不够和极高的水分也给粮食保管带来极大的困难,大量的玉米发霉质变。同时,国家给予下乡知青提供一年期国库口粮的优惠政策也基本到期,尽管生产队里动用大量储备玉米供做补充,新的年度里知青们的口粮基本由变质的“捂苞米”替代了大米和小麦粉。</p><p><br></p><p> 届时的国家关于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给予的优惠政策中,还包括了给予每一名知识青年一定数量的“安置费”(上级财政拔付西丰大队知青240元/人),并全部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到知青落户的县级财政,再由县财政下拨到知青所属公社、生产大队。西丰大队开始动用此项资金为知识青年修建集体宿舍,建成西丰知青食堂一栋、知青宿舍两栋,有部分知青搬进了自己的新房。</p><p><br></p><p> 为了丰富知识青年的文娱生活,大队同时购置了手风琴、扬琴、二胡等乐器,劳动之余知青们排练了多部自编自演的小剧目和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选场,极大地丰富了西丰沟的农村文化氛围。</p><p><br></p><p> 七零年初,西丰大队建立合作医疗卫生室,知识青年李昌、常颂平、王一丽担任半脱产赤脚医生;各个生产队也从知识青年中选出不脱产卫生员;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中发挥了作用。</p><p><br></p><p> 七零年夏,西丰大队第一生产队调整人员,原西丰一队知青陶月娥调入二队;陈文莱、盛建、胡石雪调入三队;荆建华、宓长明调入四队。</p><p><br></p><p>同时,还有多名知识青年离开生产队,走向新的工作岗位,其中 :</p><p><br></p><p> 随着社会秩序逐步走向正轨,西丰公社学校开始实行九年一贯制教学,由于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公社决定从西丰大队选派部分具有高中学历的知青到学校里教学。石景荣、王显生、全为民、陈晓薇、张宏志(此后又有岳云城、苏桂春等)陆续被抽调出来充实到西丰学校教书育人,主要承担西丰学校教授数、理、化、外语等课程,几个人后来逐步走上学校的领导岗位。</p><p><br></p><p>王春江、张梅青调入公社广播站工作。</p><p><br></p><p>曹家年调入公社农机站工作。</p><p><br></p><p>十一月,知识青年于向东、苏义滨、曹汝光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的成员。</p><p><br></p><p> 十二月,饶河县在全县财贸系统组织“一打三反”运动,县有关部门在各个公社抽调部分人员参加,西丰大队从知识青年中选派 了李钰湘、荆建华、武胜利、孙秀珠、张航、刘静和施哈英等七人参与此项工作(任务结束后,上述人员全部留任在县里财贸系统内有关单位)。</p><p><br></p><p>年中,先后有部分知识青年入党、入团,积极参加了县里和公社举办的有关社会活动。</p><p><br></p><p><br></p><p> (一九七一年以后)</p><p><br></p><p> 进入七十年代后,全国上山下乡运动势头开始减缓,到农村插队落户的城市里的知识青年数量锐减。除了来自饶河镇里的回乡知识青年和七五年接收部分来自佳木斯市的知识青年之外,西丰沟再也没有接受其它城市里来的知青。同期,城市里的招工、接班、困退、工农兵学员等项政策也开始松动了知识青年的队伍。</p><p><br></p><p> 七零年八月,西丰沟走出了第一位知识青年工农兵学员张爱华;七一年初,七位西丰沟知青走上了饶河县商业科、土特产站、水产公司、五金石油站、百货商店等工作岗位;王春江调转饶河县气象站;七二年初,李金荣调任西林子学校负责人。七二年底,庄泽建从西丰沟应征入伍。</p><p><br></p><p> 一九七二年起,知识青年开始大批离开西丰沟。是年,全国大、中专院校开始大批招收工农兵学员,从西丰沟走进各类院校的知识青年有陈向东、魏今波、生开元、常颂平、冯大为、蒋淑萍、周小丽、胡志韵、张海鹰、王一丽、王永红、苏桂春、柴七一、迟英玉、孙连生、岳云城、邵卫东、胡红英、王伟、崔玉良、梁铨、沈允安、曹家年。</p><p><br></p><p> 一九七二年同年起,哈尔滨市开始招收原哈尔滨籍的插队落户农村知识青年返城参加工作,西丰沟知青庄唯、王寿钧、迟强、孙兆华、刘锐锋、衣滨滨、李宝琦、王孝勤、刘喜光和侯克环等人在列。黑龙江省其他城市工矿企业也从西丰沟招收了部分知青:杨昱、孟兆树、顾建良、王国昌、宓长明、王耀坤、余泽彪、另有沈培根、裘宝德、严琴英、俞林发等四人抽调参加修建福——前线铁路建设(福利屯至前进)后分配在饶河镇工作。白世义、白永明调饶河县发电厂工作。钱望岳、顾凤娥(先在西丰幼儿园任幼师)抽调至西丰粮库工作。</p><p><br></p><p> 还有部分知识青年通过不同方式离开西丰沟,或是返城参加工作、或是参军、或是上学,甚至转赴农场和其他农村继续务农。</p><p><br></p><p> 至一九七九年,当年下乡到西丰沟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的118人中,除赵小毛(八十年代末举家迁回杭州定居)、杨兰芳、鞠建华三人在西丰沟结婚定居外全部离开。</p><p><br></p><p> 1968年到2017年,近五十年过去了,当年的西丰沟的知识青年们都已经是七十上下岁数的人了,他(她)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把在西丰沟劳动、生活的日子那一段往事铭记心头。西丰沟知青王一丽写道:“知青”二字,已被历史在我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没有谁能轻易地将它写就,因为它有太多的内涵,它浸满了一代人的哀怨和深深的遗憾,用我们青春的生命和汗水写就,它是朴实、热诚、顽强、勇敢、牺牲精神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的写照。</p><p><br></p><p>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西丰沟——我们的第二故乡!</p><p> 我们永远缅怀把遗骨留在西丰沟那块热土上的知识青年姐妹鞫建华和杨兰芳!</p><p><br></p><p> 知识青年精神永存!</p><p><br></p> <p>一九九八年,知青集体返乡出发前合影</p> <p>二OO八年,知青集体返乡时与饶河县领导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