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风习习,阳光明媚。10月24日,东安县小学语文乡村教师工作坊第二次集中研修在东安一小举行。</p> <p> 工作坊的坊主与班委会成员提前布置了培训场地。他们的默默付出为大家营造了一个和谐而美好的培训氛围。</p> <p> 美丽大方的坊主向所有学员介绍此次前来授课的老师,她们是湖南师大附小的陈芳主任和刘师好老师。</p> <p> 来自湖南师大附小的刘师好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低年级语文识字写字课——《我要的是葫芦》。</p> <p> 刘老师最开始是利用图片识字,让学生认识葫芦和葫芦藤。接着就用课文标题巩固识字。在学生自由读课文时,让学生跟同学之间利用生字卡认识课文里是生字。</p> <p> 带着学生品读课文时,刘老师又用到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在教学生字时,她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特点,进行有效记忆,对于容易弄错的字,还用到了比较记忆的方法。比如“棵”和“颗”这两个量词的比较,刘老师让学生记住:跟植物有关的就用木字旁的“棵”,表示小小的、圆圆的东西就用“颗”。</p> <p> 学生上台贴叶子,体会“长满了绿绿的叶子”。</p> <p> 最让我们记忆深刻的是,刘老师最后创编儿歌,把这节课所有认识的生字都串联了起来,达到了这节课的识字目的。</p> <p> 在写字教学上,刘老师虽然没有教学生写所有的生字,但是,她利用“棵”和“谢”这两个字的教学,让我们知道写字除了教给学生字的笔顺,还应该教学生字理。在教写“谢”字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礼貌和谦让,这个意义与“谢”字本身的含义相统一,教会了学生做人的道理。</p> <p> 学员们听得多仔细,笔记本上写得密密麻麻!</p> <p> 湖南师大附小的陈芳主任就刘老师的课跟大家分享《小学低段阅读教学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效结合的策略》的讲座,随文识字“五部曲”让大家茅塞顿开。</p> <p> 汉字记录着中国人独特的思考方式,是中国文化精神价值的源头。</p> <p> 学员们就识字写字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向陈主任请教。陈主任耐心为大家解疑答惑。</p> <p> 东安县教师进修学校的苏建平校长做了题为《十二消息卦与二十四节气》的讲座,苏校长带领大家品《易经》经典,悟生活智慧。</p> <p> 宇宙在手、万法由心、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值得我们去细细体会。我们只有推开心窗,才能感受到春风满面!</p> <p>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一次研修就是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东安县小学语文乡村教师工作坊的老师们:独行快,众行远。未来,我们将携手同行,开启更加美好的明天!</p>